劉陽和劉京說了一會話,玩耍一會之後便讓宮人把劉京帶了下去,等旁人都離開之後,劉陽對陰麗華說:“聽聞母後最近在為王姐覓駙馬。”
陰麗華含笑回道:“正是。前年你王姐及笄,不巧恰逢多事之秋,及笄之禮亦隻能從簡,更別說婚嫁之事宜,去年將此事提上議程,豈料你王姐依舊不從,總說不舍母後、父皇與你們,便順其意推遲至今。時至今日,縱使你王姐不舍,你父皇、母後與你們不舍,亦不能再拖緩,畢竟每個人都理應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之事,母後怕你王姐一推再推而錯過諸多好駙馬,到最後又不得不將就。”雖然說天子之女不愁嫁,但嫁得好不好還是另當別論。劉義王作為劉秀的長公主,駙馬人選的確可以千挑萬選,可是就怕選到最後徒惹滿城笑話,又有苦難言。
劉陽理解陰麗華的擔憂,便問陰麗華:“不知母後心中可已有人選?”
被劉陽這麼一問,陰麗華倒是直言不諱,她說:“母後早就給你王姐物色好,隻是在這幾人中尚未能有所定奪。拿此問你父皇亦是徒問,問你王姐你王姐隻會說聽母後的,既然你問起,不妨給母後參詳參詳。”說著,把案桌上的關於備選駙馬的資料遞給劉陽。
劉陽接過,認真地看了起來,發現備選名單上赫然有左將軍膠東侯賈複長子賈忠,大司馬廣平侯吳漢長子吳成,祝阿侯陳俊之長子陳浮,征羌侯來褒以及陵鄉侯太仆梁鬆。看過一遍,細細思量之後,他對陰麗華說:“這幾人皆堪配王姐,想必母後定是為此大煞苦心,母後這般為我們費心勞神,兒臣既心懷感激又心生愧意。”
陰麗華聞言,欣慰不已,她含笑對劉陽說:“你們皆是母後最親近之人,母後如今能為你們做的並不多,母後以之為樂。”
劉陽為此微微揚起了嘴角,他說:“對王姐駙馬人選,兒臣竊以為賈忠最為適之。”無論是賈忠的家族背景還是能力,都足以與劉義王相配,最重要的是賈忠與劉義王相識,兩人皆眉目有情。
陰麗華不知劉義王與賈忠兩心相悅的事,聽劉陽這麼一說,倒是有些好奇,便對劉陽說:“母後願聞其詳。”
劉陽優雅地笑了笑,莞爾道:“母後興許不知,王姐與賈忠近來私下通信頗為頻繁。”
陰麗華聞言,頗為意外,說:“竟有這事?”陰麗華感到意外之餘也感到十分高興。在劉義王尚年幼之時,雖然她當時走得步步驚心,但她也從了柳嬤嬤的建議與一些朝廷命婦相交好,不時召她們帶孩子進宮說話,為的便是培養小孩子的感情,趁機觀察他們的性情,這些年,劉義王備選的這幾個駙馬越來越讓她感到滿意,可讓她愁的是不見劉義王對誰特別的,原以為以後隻能讓劉義王與駙馬再培養感情,豈料情況竟有這樣的變化,倒是十分可喜。她喜道:“如此甚好,母後便不用愁了,兩情相悅而共結連理才是最好不過。”
劉陽對此笑而不語。
陰麗華笑著看向劉陽,說:“陽兒真是長大了,已能為母後分憂解難,母後甚是歡喜。”
劉陽微微勾起嘴角說:“母後過譽了,兒臣隻是盡己之孝罷了。”
陰麗華對於劉陽的自謙,並沒有說什麼,隻是說:“今個兒就在母後這裏用膳吧。”
劉陽自是不拒,當即應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