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 / 2)

這邊劉荊與陰麗華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無獨有偶,北宮的郭聖通與劉強的關係也進一步疏遠。

郭聖通聞知劉強再次上奏自辭後位,見到劉強便趁機說:“凡事適可而止,莫要失了分寸,弄巧成拙。”

劉強馬上意會郭聖通的深意,他麵色平靜地回道:“母妃,兒臣乃是誠心為之。”

郭聖通聞言,陡然變色,她一直以為劉強多次上奏自辭儲君之位隻是迫於形勢,以退為進使的計策罷了,哪裏想到劉強竟然是真心如此,她肅然問道:“為何?”

劉強立即從容如實地回道:“一來兒臣自知難堪大任,二來兒臣素來對權勢並不熱衷,三來兒臣有一己私心。”

郭聖通聽了,不禁冷笑一笑,然後道:“何必將話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你不是對長秋宮母子心懷愧意,欲行彌補罷了。”郭聖通一直都知道劉強的作為,她清楚劉強想要和陰麗華、劉陽他們修複關係,從來沒有放棄過,劉強這樣的心意和作為讓她有時想想都不快,但她卻什麼也沒說。她以為時間久了,劉強自能看清時局,和長秋宮的那些劃清界限。

劉強聽了郭聖通所言,沉默了片刻之後,方說道:“母妃如此認為亦無不可。”他不怪郭聖通過於看重儲君之位,而沒有認真地了解過他。

隻見郭聖通的臉色越發難看,她麵含慍色道:“堂堂****太子,竟為個人私欲而置天下黎民於不顧,你捫心自問,可對得起這些年對你悉心教誨的太子太傅等人?”

劉強回道:“兒臣確實愧對兩位太傅。”在劉強看來,不管是之前的****太子太傅,還是後來的張湛太子太傅,他們的確都悉心教誨他,意欲讓他成為一名合格的儲君,可惜他有負於他們的厚望。雖然退位讓賢的決定是他自己做出的,但是張湛對此默然的態度也讓他知道—其實他這樣做事正確的。在他的認知裏,張湛洞察世事,看事清晰深遠,如果尚有幾分可能,張湛定會對他有所規勸,可惜張湛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在郭聖通被廢後稱病不再上朝,改任為太中大夫,繼而譬後住在洛陽中東門官舍之中養病,今被人們稱他為“中東門君”,與他關係已經不再密切。

郭聖通見劉強軟硬不吃,不由得勃然大怒道:“難道你心裏隻有長秋宮母子,便沒有母妃和王弟?”

劉強對此從容回道:“兒臣若非心係母妃與王弟等人,亦不會如此行事。”

“你…”郭聖通指著劉強,氣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郭聖通方緩和過來,她臉色鐵青地看著劉強說:“好,很好。太子羽翼漸豐,出言不順亦成了順口張來之事,可不管太子你如何想,本太後皆不同意。”

劉強其實不想出言頂撞郭聖通,可是人都是有脾氣的,他一再忍讓,失去了那麼多東西卻仍然得不到理解,他有多受傷隻怕隻有他自己知道了,他難掩黯然地對郭聖通說:“母妃,兒臣心意已決,昔日你無法左右於兒臣,今日亦是如此。雖然母妃一直不曾愛護兒臣如輔弟,然兒臣會對你一如既往的孝順,不過決計不是言聽計從。”

郭聖通聞言,不由得怒氣更盛,為免自己一時衝動再次砸傷劉強,她別開眼,冷冷地對劉強對:“你走,馬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