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神傷的劉荊回到自己的殿裏沐浴之後,獨自一人喝起了悶酒,喝到醉醺醺的,他跟從著自己的心再次來到長秋宮。當時陰麗華正和劉義王一起用晚膳,見到醉態畢露的劉荊,陰麗華不免一驚,連忙起來走過去攙扶劉荊擔心地問:“荊兒怎麼啦?”問完見劉荊沒有反應,她不禁有些不悅地看向劉荊隨行之人,責怪道:“你們這些侍候的怎麼也不勸著點主子?”
侍候劉荊的人愁苦滿麵的低下頭,有苦難言,不敢吱聲。
陰麗華見侍候劉荊的人一個個惶恐不敢應答的模樣,心裏自然也明白了他們的難處,遂也不再多言,和青玉一起將劉荊扶去坐下。待劉荊坐下,陰麗華正要離開讓位給宮人服侍劉荊,但已醉了的劉荊忽然抓住陰麗華鬆開的手。
劉荊抓著陰麗華問:“母後,你為何時到今日都不曾為衡弟報仇,讓凶手逍遙法外?你難道忘了衡弟?”
陰麗華聞言,身子頓時一僵,臉色有些蒼白地看向劉荊,然後用力掙脫劉荊,毅然轉身,默然不語。
一旁的劉義王見此,心裏既好奇又驚疑,她對這個問題也一直心存疑慮,可陰麗華卻從來都是三緘其口,隻是讓她驚訝的是,這一次陰麗華的反應有些奇怪,痛心疾首的神態雖然隻是那麼短暫的一瞬間,卻讓她看到分明。
已經失去清醒的劉荊見陰麗華再次避而不談,便猛然站起,痛心地揚聲追問:“母後,告訴兒臣為何。”
陰麗華聞言,交疊於腹前的雙手不由得漸漸握緊,麵上依舊佯裝平靜,她從容地回道:“母後有說不得的苦衷,不告訴你們是為你們好。母後今日再說一遍,衡兒之死不得再追究。”
劉荊聽了,不加思索地就問:“如果兒臣非要知道呢?”
陰麗華聞言,沉默了一會,方沉痛地問道:“荊兒何必要如此執著?在世上有許多事情值得你去堅持,但不會是這一事,聽母後的話,放下吧。”
劉荊聞言卻勃然大怒地拒絕道:“不!兒臣不管值不值得,兒臣隻想為衡弟報仇雪恨。母後,既然你執意放下不予追究,那就不怪兒臣他日多有不孝。”說罷,醺醺然地拂開宮人,搖搖晃晃地離開了。
陰麗華看著劉荊踉踉蹌蹌的背影,眼淚終於忍不住無聲地落下。
一旁的劉義王聽了陰麗華的話本就心驚,如今見陰麗華失態,更是驚愕,她不免問:“母後,到底你有何說不得的苦衷?就算荊弟疏離、忤逆你,你不願說。”
一旁的柳嬤嬤,這些年即使泰山崩於前也能麵不改色,如今也不免露出淡淡的哀傷,她輕輕地歎息之後對劉義王說:“大公主,你們永遠不會知道王後心裏所承受的苦楚,你若心疼王後,還請莫要多問,忘了此事。”
劉義王見陰麗華一副悲痛不已的模樣,黯然不語,對柳嬤嬤默默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