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衡的冷漠與疏離讓陰麗華很受傷與難過,但對於如今的她來說,最緊要的是想清楚接下來如何行事。劉秀留而不發,也不知是根本沒有當回事,還是留而後察,明明知道卻又要假裝不知,陰麗華無法在劉秀身上試探一二,她為之苦惱。
劉陽明白陰麗華的憂慮,他從容地對陰麗華說:“母妃大可不必多慮,兒臣自有應對之法,屆時若有需要,定遣人知會母妃。”
陰麗華觀劉陽神色,見其鎮定自若,便知所言之誠,於是順從地放下心中的重重顧慮,轉即想到近日所聞,便問劉陽:“據聞太子如今與馬援相近,可有此事?”
劉陽為此愣了一下,回道:“實乃太子對馬援頻頻示好。馬援前不久私下勸兒臣與太子潔身自好,轉身太子即置若罔聞,一反常態,拜訪馬援更是殷勤。”這其實也是劉陽曾經為之猶豫,動搖的原因,因為劉強是當真要把儲君之位讓出來,劉強曾經跟他說過,隻要他想要,劉強就給,而劉強並非隻是說說而已,如今但凡劉秀不喜的,劉強便會做,反其道而行。劉強這樣的作為讓劉陽看到了劉強的誠心,畢竟是曾經敬愛的兄長,有德有能,劉陽又非鐵石心腸之人,劉強待他以誠,他的心便會軟和。
陰麗華也知道劉強的心意,不過在劉強做出一次又一次讓她傷心的選擇後,她對劉強抱上了一顆防備之心,她就怕劉強這是故作姿態,於是她叮囑劉陽說:“不管太子如何表現,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小心為上。”
劉陽對此微微頷首。
陰麗華想到馬援對劉陽與劉強的叮囑,她不免問一句劉陽:“馬援讓你們潔身自好,你可有從之?”
劉陽當即告訴陰麗華:“兒臣認為此乃睿智之舉,尤其是兒臣當下如此境地。”
陰麗華對此頷首後,一臉疼惜地看向劉陽,“委屈陽兒了。”此時此刻,陰麗華再次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努力爭取。
劉陽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說:“孟子有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兒臣甘之如飴。”
劉陽的見地讓陰麗華感到十分欣慰與自豪,她莞爾道:“母妃相信陽兒他日定能達成所願。”
劉陽對此莞爾一笑,回去之後佯裝若然無事,泰然自若地修身養性,醉心學問,與朝臣之間的來往僅止於點頭之交,但依舊沒有藏拙。
劉強因為長久以來的鬱鬱不快,加之身體本就有些孱弱,突然一病不起。郭聖通所出的劉輔、劉禮劉、劉康等紛紛第一時間來看望劉強,雖然他們都真誠地關懷劉強,祝福劉強早日康複,但劉強知道他們這份誠心不過是出自利益關係,而非出自他們的真情。臥病在床的劉強忽然之間感到自己的一生甚是淒涼,本應親近自己的人並沒有親近他,不應親近他的人卻成了他的眷戀,但又偏偏造化弄人,他把他喜愛的人都弄掉了,如今真心待的他似乎都已經沒了,他的心空蕩蕩的,有時實在過於悲觀,他會想也許就這樣離開才是最好的。於是,他的病反反複複,一直沒有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