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十五年四月初四,以太牢告廟祭祀,按年序封王子劉輔為右翊公、劉英為楚公、劉陽為東海公、劉康為濟南公、劉蒼為東平公、劉延為淮陽公、劉荊為山陽山、劉衡為臨淮公、劉焉為左翊公、劉京為琅邪公。
十七日,劉秀追封大哥劉縯為齊武公,二哥劉仲為魯哀公。劉秀感念大哥劉縯功業未成,為此撫育劉縯的兩個兒子劉章、劉興,十分寵愛。因為他們年輕而地位尊貴,想讓他們親身體驗了解行政事務,便派劉章暫時代理平陰縣令,劉興暫時代理緱氏縣令。後來劉章升任梁郡太守,劉興升任弘農太守,此是後話。
諸子受封,才及月餘,劉秀因為全國的耕地麵積自行申報,多不據實,並且戶口、年齡都有增減,於是下詔,令各州郡進行檢查核實。當時州刺史、郡太守多行詭詐,投機取巧,他們胡亂地以丈量土地為名,把農民聚集到田中,連房屋、鄉裏村落也一並丈量,百姓擋在道路上啼哭呼喊;有的官吏優待豪強,侵害苛待貧弱的百姓。
當時各郡各自派使者呈遞奏章,劉秀發現陳留郡官吏的簡牘上麵有字,看到上麵寫的是:“穎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劉秀為此責問陳留的官吏是怎麼回事,官吏不肯承認,抵賴說“是在長壽街上撿到的。”劉秀大怒。當時東海公劉陽隻有十二歲,適侍帝側,進言道:“:“彼乃吏受郡守之令,欲以與他郡丈量地之況作比較。”
劉秀便問:“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
劉陽從容不迫地回答說:“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製,不可為準。”
劉秀命虎賁中郎將責問陳留官吏,那個官吏才據實承認,事實正像東海公劉陽所回答的一樣。劉秀於是更加喜愛劉陽。。東海公劉陽,10歲能通《春秋》,劉秀視為神童,多有讚譽,今日聽了東海公一番議論,越發喜愛,自悔立嗣太早。
郭聖通窺透到劉秀的意向,免不了出語譏,諷刺劉秀乃是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卑鄙小人。劉秀對此置若罔聞。
劉秀得知事實後,派遣謁者對二千石官員中循私枉法的行為進行考察核實。冬季,十一月甲戌(初一),有大司徒歐陽歙因先前在汝南太守任內丈量土地作弊,獲贓款一千餘萬,被逮捕下獄。歐陽歙家世代教授《尚書》,有八代人是博士。學生門徒守在宮門外替歐陽歙求情的有一千餘人,甚至有人把自己的頭發剃掉,自處髡刑。平原人禮震才十七歲,請求替歐陽歙去死。劉秀終究未赦免,歐陽歙死在獄中
十二月庚午(二十七日),劉秀任命關內侯戴涉當大司徒。
陰麗華在得知此番朝廷的動蕩後,心裏頓時明白了劉陽當日問的那一句話,直到此時她才察覺出劉陽奪儲之心,心裏不免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