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陰麗華再看一眼便隨劉秀繼續往前走。走到一菜攤前,陰麗華再次駐步不前。

劉秀順著陰麗華的目光看去,隻見一個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小孩正咽著口水把沒有吃過的糖人遞給一位白發蒼蒼的瘦老人。待瘦老人小小的吃了一口後,那小孩方津津有味地吃起糖人。

劉秀見此,對近侍打了一眼色。

近侍會意,馬上向老人與那小孩的菜攤走去,走到那裏假裝問路與老人攀談起來。

劉秀便攜陰麗華與兩個侄子到對麵的茶館坐下。

良久,近侍回稟說,那老人與小孩乃是爺孫關係,五年前老人的兒子入伍從軍,不知生死,他的兒媳身子不好,生病無錢醫治四年前便病故了,如此便剩下他與孫子相依為命。本來家裏有些田地,奈何水旱蝗蟲成災,顆粒無收,還要繳稅,他隻得放棄田地,挖野菜為生,潦倒度日。

劉秀與陰麗華聽後皆默而不語。稍作歇息,便再度啟程。之後,他們在停歇處也常遇到類似那對爺孫的貧民百姓。

走走停停,回到舂陵住了兩夜,車駕回轉洛陽。

回到洛陽,陰麗華第一時間便是去看自己的兒女,見他們皆安然無恙,忐忑的心終於得以安定,方有心細聽柳嬤嬤說起這數日來後庭的情況。

也不知是柳嬤嬤與青玉等四人穩妥之故,還是此番郭聖通謹慎,後庭竟安然無事。陰麗華對此也並無遺憾,畢竟此番她寧願無事。

劉秀對宮裏安然無事亦頗為詫異,但並未因此對郭聖通消疑,反而更為謹慎看待。他希望郭聖通從今往後真的乖覺,隻要郭聖通從今循規蹈矩,那麼即便郭聖通犯過錯,他還是願意繼續給她該有的尊重,畢竟他對太子劉強還是挺滿意的。

對於此番路上見聞,劉秀與幾位近臣及戶曹商議後,下了一道詔令,詔曰:往歲水旱蝗蟲為災,穀價騰躍,人用困乏。朕惟百姓無以自贍,惻然憫之。其命郡國有穀者,給稟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疾、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二千石勉加循撫,無令失職。

隨後沒多久,劉秀再下詔改舂陵鄉為章陵鄉,世世免徭役,與高祖時代的豐、沛相同。

詔令頒下後,劉秀在陰麗華來到宣室殿時,特意說了此事,他知道陰麗華雖然不說,但心裏卻是惦記的。

誠如劉秀所料,陰麗華這幾日心裏的確一直擱著這事,不過她相信劉秀定會有所應對,隻是沒想到會如此迅速,陰麗華為之高興。陰麗華不得不承認,劉秀是個有道明君,雖然她沒有嫁對心儀之人,但嫁與劉秀這樣的一代明君其實亦不算委屈,陰麗華如此想著,第一次主動投懷入抱。

劉秀對於陰麗華如此主動投懷送抱親近自己,頗為驚喜,要知道陰麗華素日裏言行舉止盡是大家閨秀模樣,除了上次親他,不曾有逾越之舉,即便與他燕好亦不曾有所放縱。今日難得陰麗華投懷送抱,劉秀豈能不高興。

陰麗華此舉雖然發乎於情,但仍然有些赧然不適,可感覺著劉秀胸腔有力的跳動,聽著劉秀那暢快的笑意,她忘了赧然,心裏難抑歡悅。

劉秀含笑對陰麗華說:“皎月如此,我心中歡喜,往後不妨盡如此待我。”說著,環報陰麗華的雙手緊了緊,恨不得將陰麗華揉進骨裏,與他融為一體。

劉秀灼熱的氣息落在陰麗華敏感的耳垂處,讓她的身子不禁生出異樣,她為此有些惶恐,連忙壓製。為了不讓劉秀發現,她慌忙掙紮,意欲從劉秀懷裏掙脫。

可劉秀本來就是有意為之,他不過是想逗弄一下陰麗華,但孰料陰麗華的身子起了反應的同時,他亦情不自禁,更難受的是,此時陰麗華還在他懷裏掙紮,當真是玩火自焚。眼看還是白日,地點又不對,可真苦了他。他當機立斷一把將陰麗華抱得更緊,啞著聲說:“別動。”

陰麗華聞聲,豈不知怎麼回事,當即乖乖的不動了。

良久,劉秀平複欲望後方鬆開陰麗華,卻在鬆開之際說了一句,“晚上再收拾你。”

陰麗華羞得落荒而逃。

劉秀見此,開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