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了南陽的叛亂,劉秀站在偌大的素帛地圖前,俯身審視,不禁緊皺眉頭,苦苦思索著下一步。
劉秀定都洛陽,隻占有黃河南北的中原地區,而周圍都被眾多的割據勢力包圍著。東有梁郡的劉永、青州的張步、東海的董憲、廬江的李憲,其中劉永勢力最為強大;西有天水的隗囂,據有隴西地區,毗連巴蜀,靠近關中,擁有十萬多的兵馬,他的項背,是守住長安的關鍵;西南有成郡的公孫述,結交關中的呂鮪、張邯等地方豪強,窺視江陵;北有彭寵,占有廣陽、上穀、右北平諸郡,並與匈奴、張步等連衡;南有田戎,占據著南郡、夷陵。這些割據勢力,自霸一方,互不統屬,對中原地區形成包圍之勢,其中威脅最大的是靠近帝都的關東豪強。隗囂曾遣諸將士堵擊赤眉軍,有功於漢,又受了鄧禹的封爵,而蜀郡的公孫述相隔甚遠,道路阻隔,暫時都與洛陽無妨。由此看來,應當要先定關東、後攻隴蜀,由近及遠,各個擊破。
戰略大體已定,劉秀迅速付諸行動,把定關東的大任交給了馮異。馮異得命徐徐圖之,然時逢春荒,百姓饑餓,黃金一斤方易豆五升,加上當時道路又是斷隔,軍資無法及時輸送,軍士全部便隻能吃果實果腹。
劉秀聞訊,當即詔封南陽大姓趙匡為右扶風,命其領兵協助馮異。趙匡領命,並給馮異送去了大量的衣物糧食。軍中頓時高呼萬歲,士氣陡漲。接著,馮異與趙匡合力,誅殺不聽命令的地方豪強,褒獎降附有功者,遣其渠帥到帝都,散兵眾歸本業,發放種子、工具,提倡耕織、賑濟百姓。如此一來,關東除了呂鮪、張邯遣使降蜀外,其餘都已得到平定。
而就在這時,公孫述派兵偷襲長安。劉秀為此深以隴、蜀為患。這一日,他問來歙說:“今隗囂為附,公孫述稱帝,道路阻遠,諸將方務關東,思西州方略,未知所任,君叔有何妙計?”
來歙對此早有謀劃,但還是故作沉思片刻,方獻上聯隴製蜀、西和東攻的計策,並請命道:“臣與隗囂,素相友善,其人起兵時,以漢為名。今陛下聖德隆興,微臣願得奉威名,開以丹青之信。隗囂必來自歸,公孫述無外輔,必然自弱,不足為慮。”
來歙之計與劉秀之策不謀而合,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劉秀當即派來歙為使臣,執節出使隴右。
在出使前,來歙把自己近日來費心搜集來的經書交給陰興,說是自己偶然所得,對自己也沒有多大用處,既然陰興需要,他便送來了。
陰興這邊拿過來一看,發現全是難求的篇章。他受了陰麗華所托,尋了很久都沒有尋到,沒想到來歙竟然偶然得到了。見來歙是好友,也不客氣,便收下了,說看過之後定當歸還。
來歙對此也沒有說什麼,就算沒有歸還他也不會在意的,這本來就是他特意給陰麗華的,但終究是他的旖旎心思作祟,想著畢竟是陰麗華看過的,拿過的,非同尋常,便也沒有拒絕陰興奉還。
自從陰麗華出月子後,來歙在劉秀那裏僅看到過陰麗華兩次,見她氣色甚好,一切無礙,便也放心了。雖然這樣無異於望鴆止渴,但他甘之如飴。從陰興那裏得知陰麗華最近在尋經書看,他便將自己珍藏多年的經書奉上,沒有不舍,反倒是難抑歡喜。他如今能為陰麗華做的隻有這些了,他知道要能幫到陰麗華,他必須讓劉秀更為看重,必須累積功業,方能在朝廷上更有說話的資本。屆時,就算陰家幫不了陰麗華,他想著至少還有自己。所以,來歙這一次義無反顧地主動請纓。隻是,不知道此番一去,歸期何時。
當然,來歙的心思,陰麗華是不知道的。這時的她,既要用心嗬護劉義王,又要配合柳嬤嬤積極調養身子,同時,還要一邊用心侍候劉秀,為他分憂,一邊防備郭聖通,日子過得並不輕鬆。雖然郭聖通自她難產後,對她一直很友好,也不再有加害之舉,但陰麗華怎敢掉以輕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