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S倍速創造力(SUPER CREATIVITY)(6)(3 / 3)

要精確估計害怕失敗和躊躇不決對人的心理影響,是十分困難的。追求盡善盡美的人往往並不能盡善盡美,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他們神經敏感,前怕狼後怕虎,小小的失敗風險就是以使他們望而卻步。一位醫生發現,“至善論者”頭疼病發病率最高。他說,頭疼病有十分之一是由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引起的。

害怕失敗的心理大多表現得十分隱蔽。我們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地位和價值,誇大別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可能做出的反應。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調查研究表明,新手往往可以發現專家所忽略的問題。關鍵在於不要怕犯錯誤,不要怕出醜,不要怕別人笑話。”

就是真的一敗塗地,也要繼續努力嚐試。重新開始本身就是創造。創造的奧秘在於頂住失敗,戰勝逆境。決不要停止努力,決不要放棄嚐試。若被擊倒在地,要設法反戈一擊,殺他一個回馬槍。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失敗的原因。經常被提及的失敗原因包括:產品自身的缺陷,資金的拮據,投放產品的時機選擇不當,競爭對手的反應,飽和的市場以及成本過高等。如果事先沒有進行周密的創造性思考,產品就突然產生出一些出乎意料的缺陷,資金就可能出現短缺,這時競爭對手也許已經或將要推出一種與我們相似甚至高出一籌的新產品,而且價格更便宜。這樣,我們就會坐失良機,丟掉到手的市場,種種不測會導致產品成本的一漲再漲,思考得越少,失敗得就越慘。

一家企業可以采取低姿態低格調,求得審慎穩步的增長;可以改進充實現有的產品,擴大到新的應用領域;可以從其他企業引進現有的成功的產品;也可以大刀闊斧報出自行設計的新產品。最保險的做法是改進充實現有的產品,將其擴大到新的應用領域,從而提高利潤。企業十分了解自己現有的產品,懂得如何推銷出售,知道它的長處短處。對企業來說,擁有拳頭產品,質量高,生產能力足,這是莫大的幸福,不會擔驚受怕,不必時刻提防飛來橫禍。

從其他企業引進成功的定型產品也比較安全。這些產品的經濟效益已被證實,市場也比較穩定。當然,決不可掉以輕心,在做出決定之前應該先問一問:引進這種產品需要花多少錢?價格是否合理?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適於生產這種性質的產品嗎?該產品一且上馬,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等等。

一般說來,風險最大的做法要數大刀闊斧地推出新產品,進入新市場。失敗的可能最大,但潛在利潤也很高,甚至高得驚人。

大部分企業實行的方針是對上述種種可能性重新進行組合。通常,企業將主要人力物力集中在最保險的方向上,或者換湯不換藥,不過藥量更大些,而不敢貿然推出新產品。根據企業長期或近期的利潤增長目標,有時也會推出老牌產品的新的改進型,或引進若幹條新產品生產線。

就我們個人來說,個人成長往往取決於個人願意承擔的風險的程度。我們可以“順應自然”地穩定地成長;可以應用現有的知識和經驗,涉足新的領域;可以嚐試別人已在著手實行的新思想;也可以大膽報出自己首創的新思想。

商業舞台上風雲莫測,競爭激烈,涉及許多複雜的因素:資金周轉,人員素質,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股東的性格等等。個人成長可以說更為複雜,它涉及的因素有: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需要和目標,身體素質,精神狀態,智力結構,收入情況,工作環境,家庭生活,甚或還有來自社會、法律和宗教信仰方麵的影響,等等。但是,商業增長的戰略策略技巧,同樣通用於個體,可以幫助你減少失敗風險。像商業一樣,我們應當將最大的精力放在順應自然的正常進步上。這種做法最為安全可靠,但成長速度當然不會很快。我們應該使用少量精力,去涉足別人已證明行之有效的新思想,嚐試自己的獨創性設想。許多大企業僅僅應用196的力量開發新設想,進行基礎研究,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豐碩成果。自己堅信倘若運用1%的精力,每天花15分鍾思考新觀念,追求新方法,則將受益無窮。

在日常生活以及企業發展中,突破性進展並不來源於單個的重大決策或重大變革。相反,它往往是由許許多多不起眼的改良積累而成的。像晶體管和飛機這樣劃時代的發明創新畢竟極為罕見。重大的發明創造如果沒有先前的科學發明和發現作為鋪墊,往往是不可能的。要設法使用階段性成果謀取重大突破,這樣做可以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不論個人成長還是企業發展,要做出重要抉擇,嚐試重要的新設想,總免不了擔驚受怕。逆向優化法和權衡決斷法等媒介有助於縮小風險,就像深謀遠慮的行動計劃有助於縮小風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