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少的方案往往傾向於最佳。根據方案等級的總數值,結論是:我應該加入體育俱樂部。方案等級係統並不保證最佳方案一定總分最低。如果你堅持認為邀請別人赴宴或穿漂亮些是最佳方案,那就相信你的直感好了。但是,我們之所以決定選擇某項方案,首先是因為它很可能是更為正確更合邏輯。
逆向優化
任何時候,隻要有新思想出現,就會有一些人大驚小怪,指手畫腳,做出迅速的反應。“嚴肅的懷疑態度”審視新思想及其可能具有的優點,苛刻地挑出它的不足。這種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批評態度並不總是壞事。我們不應該完全排斥批評,因為這些批評意見不僅是新思想必須回答的,而且可以使我們的謹慎從事,減少盲目樂觀情緒,以增大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提出某一思想的人總是傾向於拒絕和抵製批評,不管這批評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這就像一個人,一旦陷入感情的泥潭,做出要結婚的決定,就拒絕傾聽任何相反的意見,不管它有沒有道理。而這也許正是一樁錯誤的婚姻,隻是這個人自己沒有意識到罷了。這就叫做當事者迷,旁觀者清。萊布尼茨說:“我寧願走二十裏地去聽取最凶惡的敵人的意見,隻要我能從中學到什麼。”
忠言逆耳,切莫對批評意見充耳不聞,拒之門外。多聽不同的意見,我們才能有更大的成功把握。你不妨多同對手談談,從他們的攻擊中你一定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逆向優化法可以用來克服自我躲閃、自我批評和外來批評的傾向,幫助優化我們的選擇。為此,首先必須明確地確定我們方案的消極方麵,然後設法把消極轉化為積極。它強調自我批評、自我優化,同時借助批評者的力量,化不利為有利。
新近時興一種冒險運動:在空中飛行著的飛機機翼上行走。有記者采訪了一名機翼行走者,問他是怎樣頂住強大的氣流的。對這些冒險家來說,風是他們在空中遇到的最危險的敵人。機翼行走者回答說,他使風“為我所用”。他站立的位置恰到好處,風力不僅不會把他刮離機翼,反而有助於他穩立在機翼上。風可揚帆,亦可翻船。機翼行走者成功地將風力轉化為穩定力,化敵為友,化險為夷。
我們可以看到,政治家往往通過化消極為積極的方法加強和優化自己的地位。有些為公眾所熟悉的政治家,他的曆史常常遭到歪曲。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家便指出,自己被歪曲的曆史恰恰證明,他已經經曆了最嚴峻的考驗,現在真相大白天下,今後再也不會遭到歪曲了(歪曲也無濟於事了)。而那些自以為聰明的對手充其量不過是不習世道、易受腐敗醜惡左右、易於受騙上當的羔羊罷了。
如果我們決定緊靠住它種一棵遮蔭乘涼的樹,批評者可能會指出:首先,秋天一到,樹木凋零,屋頂和庭院到處落滿討厭的樹葉;其次,這種樹必須經常修剪,太勞神費事;第三,它會遮擋住宅的光線,使住宅內部潮濕陰暗,等等。采用逆向優化法,我們首先要設法將這些批評意見變消極為積極:秋風落葉可以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變換;經常修枝剪葉使我們有戶外活動的機會,並掌握一門園藝技巧;遮蔽住宅給我們提供了更清靜的環境;住宅內部的陰暗可以保持房間的涼爽。
如果這些化消極為積極的嚐試仍然不足以使我們滿意,為了減少批評非議,我們還可以采取下麵一些措施修改優化原來的方案:為排除落葉起見,我們可以種植常青樹木,秋天就不會枝葉凋零了;為減少頻繁的修剪,我們可以植一種株形不高的樹木;為了不遮掩住宅,我們可以將樹植於住宅的拐角;為保持住宅內部的明亮,我們可以種一種葉子稀少的樹木,或將樹種在遠離窗戶的地方。
“如果你不能感謝你已經得到的東西,那就去感謝你還沒有得到的東西吧。”這種積極樂觀的思考方式往往可以產生有益的結果。但是,這樣得到的愉快往往又是短暫的,不可靠的。如果我們不能借此真的擺脫一種窘境,比如弄傷了腳踝,汽車半路拋錨等,積極化的思考方式可能有助於我們保持樂觀情緒,減少身處窘境時的心理負擔。反之,如果積極化的思考方式不能改變窘境,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成了我們的絆腳石了。如果我們缺少紮紮實實的進取精神,盲目的樂觀情緒和單純的積極化思考就會使我們消極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接受本來我們可以改造的環境,從而也就阻礙了自己的成長。
逆向優化法不單單是“積極化的思考”。我們不要隻想替換掉批評,不要強詞奪理,說什麼“我栽的樹不會落許多葉子的”或者“修枝剪葉嘛,我就是喜歡”。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設法認清方案的真實麵目,既不文過飾非,也不自暴自棄,而應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