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S倍速創造力(SUPER CREATIVITY)(2)(2 / 3)

許多人偏執地認為,隻有正正經經的“工作上的問題”--設計一種機器零件,推銷新產品,畫一幅水彩畫,等等--才值得使用創造力。其實,隻要處理得當,一切問題都會給我們的創造性成長提供創造性的挑戰和機會。

意誌的消失

倘若對我們自己抱有過分的期望,那麼缺乏信心與其說是謙虛,不如說是虛榮。一天晚上,愛迪生的一個科研小組聚在一起對一個新的無線電傳聲零件進行調試,一些年齡較大的人提出各種意見,年輕人傾耳細聽。愛迪生知道,在這些青年人之中,有一個人比他更富有創造才能,於是就問他,“你為什麼不發表任何意見呢?”他解釋說:“我擔心我提出的意見有負於你對我的希望。”他之所以沒有提出任何意見,不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在創造方麵無所作為,而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估計過高。這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因為有許多好的機會能夠說明他提出的某個思想要比我們提出的大多數的思想好得多。

羞怯一般來自我們自己對於創造才能所產生的某種本能的疑慮。按照莎士比亞的說法,這種疑慮使我們失去了我們本應取得的但因不敢嚐試而實際上沒能取得的成就。如果擺脫這種疑慮的束縛,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具有想象才能的。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更好地發揮我們的想象才能。

但當我們思考問題時,我們經常猶豫,不敢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思想。一家大企業主的私人秘書的前途十分暗淡。他的個性得不到發揮,他的工作總是老一套。盡管如此,在以後的年代裏,這位秘書超過了其他秘書,成為這個企業的三個領導人之一。他自己介紹說:“在我任秘書工作的最初10年時間裏,我沒取得任何成就,因為當時盡管我有一些好的設想,但是我不敢向任何人提出。有一天我對自己說,最壞的情況無非是受到別人當麵的嘲笑。於是,我便開始大膽地說話。當看到人們接受了我的某些建議時,我便越發鼓足勇氣。從那以後,我就能做到毫不猶豫地提出我的思想。”

當我們試圖創造某種東西時,即使是非常粗略的,我們也都傾向於建立某種習慣。工作的開端總是很容易的。我們愈是進行反複的試驗,我們的成功就愈變成為本能的產物。正像V·瓦格納指出的那樣:“提出問題,研究事實,收集經驗,處於戒備狀態;任何時候,都要目光遠大;要知道2加2不僅等於4,也可以成為22或者0;在你的實際工作中,尤其要充分利用上帝賦予給你的禮物--想像力。當想象變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你將會看到,想像力就像宗教信仰一樣,它可以推倒幾座高山。”

羞怯會使我們已經開始了的創造研究工作半途而廢。甚至愛迪生在他年輕的時候,也不得不和這個幽靈作不懈的鬥爭。倘若人們相信一名與之共事的同事,那麼“他失敗的經驗與其說是他日常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如說這是取得新的經驗的開端。”

許多科學家堅持自己的看法,夜以繼日的從事科學研究工作。R·羅斯在印度從事研究戰勝瘧疾的方法。開始的時候,他一事無成,工作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繼續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直到取得良好的開端。他給倫敦發去電報說,揭開瘧疾的奧秘已經為期不遠了。幾個星期之後,他終於解決了戰勝瘧疾的問題,為古老的英國贏得了榮譽。他感到樂觀的是解決問題的期限,而不是最終取得的成果。

在開始研究乙醇氣體的時候,一些年輕的科研人員去找他們的老板C·凱特林,提出抗議說:“我們想從事一些偉大的事業,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無限期的研究下去,再說,對這個科研課題我們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當時凱特林正在準備動身去紐約,他回答說:“讓我考慮幾天,待我回來的時候,我看我是否可以給你們提出別的課題。”當他返回的時候,在代頓,他剪下報上的一篇文章,題目為《一位大學教授發明了一種萬能溶劑》。第二天,他把這篇文章送給他的科研人員說:“在放棄這項研究課題之前,你們必須發現它。”

這些年輕的科研人員又重新開始了對乙醇氣體的研究工作,最後,終於獲得成功,發明了四乙基鉛。最後凱特林做出結論,指出:“這種心理變化說明,在科研工作中總會有最困難的時候。但是,當你深信這個問題的價值的時候,你會排除各種困難和障礙,繼續從事你的研究。你完全有機會獲得成功。”

創造力的敵人

說得玄一點,移動一下電視機的位置,出外散散心,都可能產生某種危險。例如,散步時說不定會摔倒在地,輕則擦去一層皮,重則傷筋動骨,心髒不好的還可能誘發心髒病。

不論我們做什麼,都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敗的危險。如果我們害怕出錯,害怕失敗,不敢冒一點風險,那就隻好虛度此生,一事無成。

作家雷·布拉德伯裏說過,生活就是“嚐試種種事物,看看它們是否有用”。他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嚐試既可能帶來豐厚的報酬,也可能帶來失敗的風險,我們過的就是一種充滿刺激和激情的生活。逃避失敗就是逃避創造,逃避失敗就是逃避生活。逃避的方式可以是不持已見、惟命是從;可以是畏新如虎、因循守舊;也可以是引經據典、照本宣科。如此謹小慎微,也不會捅大漏子,但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他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因為人之所以稱為人,就在於能反省和破除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習慣,有能力認識和限製自己的生物本能,創造性地發展,創造性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