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服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剛開始時便著重講一些你和所有的聽眾都同意的事,然後再提出聽眾所樂於獲得解答的一些問題,再和聽眾一起去討論出答案。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所觀察的事實提出來,聽眾便會不自覺地受引導,而接受你的結論。他們會對你十分堅信,因為他們覺得是自己所發現的。
18、美結尾的演講藝術
當一個優秀的演說者退席後,他最後所說的幾句話,將會在聽眾耳邊回響,將被保持最長久的記憶。“餘音繞梁”即是如此,因此結尾也須精心設計,它表現了演講的藝術。
演講的結尾和開頭一樣,也是最能顯示演講藝術的重要環節。可以說,結尾是一場演說中最具戰略性的一點。當一個優秀的演說者退席後,他最後所說的幾句話,將會在聽眾耳邊回響,將被保持最長久的記憶。“餘音繞梁”即是如此,因此結尾也須精心設計。
結尾是走向成功的最後一步,結尾結得好,能曲終奏雅,給聽眾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反之,則會功虧一簣,令人失望和掃興。因而這最後的部分也是演講中最需要講究策略的地方。
林肯在一次有關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演說中,其結尾就富有藝術性。
“這使我們回憶起過去。當哥倫布首次發現這個大陸,當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當摩西領導以色列人通過紅海,甚至當亞當首次自其造物者手中誕生時,那時候和現在一樣,尼亞加拉瀑布早已在此地怒吼。已經絕種但其骨頭塞滿印第安土墩的巨人族,當年也曾以他們的眼睛凝視著尼亞加拉瀑布,正如我們今天一般。
“尼亞加拉瀑布與人類的遠祖同期,但比第一位人類更久遠。今天,它仍和一萬年以前一樣聲勢浩大。早已死亡,而隻有從骨頭碎片能證明它們曾經是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史無前例的巨象,它們也曾經看過尼亞加拉瀑布。在這段漫長無比的時間裏,這個瀑布從未靜止過一分鍾,從未幹枯,從未凍上過,從未合眼,從未休息。”
這一段演講,可以說他的每一個比喻都比前一個更為強烈,他把他那個時代拿來分別和哥倫布、基督、摩西、亞當等時代相比較,從而累積了高潮的層層疊進,達到了激情結尾的完美效果。
對每一個演講者來說,都希望自己的演講完美而成功。一般來說,演講的結尾方式有以下類型:
借用名句結尾:在所有的結尾方法中,如果我們能找到合適的名句或詩句結尾,那是最理想不過的。它將產生最合適的氣氛,將表現出一個人獨特風格,產生美的感受。
世界扶輪社社長哈裏·勞德先生以這種方式結束他的演說:
“各位回國之後,你們之中某些人會寄給我一張明信片。如果你不寄給我,我也會寄一張給你。你們一眼就可看出那是我寄去的,因為那上麵沒有貼郵票。但我會在上麵寫些東西:春去夏來,秋去冬來,萬物枯榮都有它的道理。但有一件東西永遠如朝露般清新,那就是我對你永遠不變的愛意與感情。”
這段話很配合他演說的氣勢。因此,這段結尾對他來說,是極為合適的。
總結觀點:演說者往往有錯誤的想法,認為自己要講的觀點在自己腦海中如水晶般清楚,因此聽眾也會同樣清楚。其實不然,演說者對自己的觀點已經思考過相當長的時問了,但對聽眾來說這些觀點卻是全新的。
它們就好象一把丟向聽眾的彈珠,有的可能落在聽眾身上,但絕大部分則零亂地掉在地上。聽眾隻能“記住一大堆事情,但沒有一樣能夠記得很清楚”。所以,演講者有必要在演講結束時總結一下觀點。
我們來看芝加哥的一名交通經理在一場演說中的結尾詞。他在這方麵做得比較成功。
“各位,簡而言之,根據我們在自己後院操作這套信號係統的經驗,根據我們在東部、西部、北部使用這套機器的經驗,它操作簡單,效果很好,再加上在一年之內它阻止撞車事件發生而節省的財力,我懷著最急切和最坦蕩的心情建議:在我們的南方分公司立即采用這套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