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魅力表達,自在溝通(4)(1 / 3)

“任何決心有所成就的人,決不肯在私人爭執上耗費時間。爭執的後果不是他所能承擔得起的,而後果包括發脾氣、失去了自製。要在跟別人擁有相等權利的事物上多讓步一點,而那些顯然是你對的事情就讓步少一點。”

卡耐基更是告誡我們:論我們用什麼方式指責別人——可以用一個眼神、一種說話的聲調、一個手勢;或者用語言來直接告訴別人他錯了——或者我們告訴他錯了,他會同意我們嗎?絕不會!因為我們這樣做直接打擊了他的智慧、判斷力、榮耀和自尊心。這會使他想反擊,但決不會使他改變主意。即使我們搬出柏拉圖或康德的所有邏輯,也改變不了他的己見,因為我們的做法傷害了他的感情。

如果我們想要改掉自己與人交談時的壞習慣,比如好爭論、不顧他人意見等,要時時提醒自己,即使常常因一不小心又舊病複發,也不要氣餒。想想富蘭克林,想想卡耐基的告誡,他們是如何做的是如何經過努力才得以克服的。這樣我們的心裏就舒暢的多了,行動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5.口語表達的魔方

言語詞彙可以說千變萬化、奧妙無窮,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都可以有幾種說法。且表達的意思不同,也起到了不同的效果,這就是言語變化的“魔方”!

在人們說話的口語表達中,不同的語序排列能改變人們思想感情信息的性質和力度,並對交際後果產生不同的反響。也就是說,口語表達的效果不僅與所表達內容本身的性質和分量有關,而且與這些內容展開時的語言順序和結構方式相聯係。

對它進行巧妙的拆分組合,可以變出各種花樣,產生不同的效果,也能達到不同的目的,最終征服對手而成功!我們來看下麵這一則利用三寸之舌,變化言詞花樣,達到自己多種目的的故事:

張儀與蘇秦是戰國時代提倡“合縱連橫”的策士。張儀主張的是“連橫”政策,他曾經到楚國遊說,但受到楚懷王的冷遇。楚懷王昏庸無能,驅逐了忠貞的屈原,又十分好色,特別寵愛南後和鄭袖兩個美人。

張儀以此為突破口,胸有成竹地謁見楚懷王。他說:“我在這裏也呆一段翳子,一直沒有什麼成就,因此我想前往晉國試試看。”

“好吧!”楚懷王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麼,晉國的物品有什麼是您想要的?”張儀說。

“在我的國家裏,黃金、寶石、犀角、象牙……樣樣都有,我沒有想要的。”楚懷王說。

張儀單刀直入地說:“美女也不想要?鄭、周等地的美女,簡直就像仙女下凡一樣。”

楚懷王動心了,他說:“楚國是個偏僻的小國,這裏的女人無法與中原諸國的美女相提並論。如果有出色的關女,我當然是喜歡了。”

於是楚懷王賜給張儀珍貴的珠寶以及到晉國去所需的費用。

而張儀卻又巧妙地把他要去晉國為楚懷王帶回美女的消息傳播出去,南後與鄭袖聽說整日焦慮不安,生怕張儀真的帶回來比她們還美的美人,使自己失寵。於是,她們也派人給張儀送來了貴重的禮金。

麵對這種情況,張儀毫不為難,他以辭別為借口謁見楚懷王。請楚懷王賜他一席離別之酒。在宴席上他又進一步提出:“席上隻有你我二人,著實有些寂寞,是否能請出你所寵愛之人來相陪?”

楚懷王就讓南後和鄭袖出來,斟酒作陪。

於是,張儀仔細打量著這兩個美人之後,便很恭敬地對楚懷王說:“在下有一事,真是抱歉。”

“什麼事?”楚懷王說。

“我走遍天下,至今未看見像南後、鄭袖這般美女。而我卻又不自量地要為懷王您到晉國去找美女,真是愧對懷王的厚愛。”張儀認真地說。

楚懷王一聽張儀盛讚自己所寵愛的兩個美人,也喜不勝喜,高興地說:“你的想法和我一樣,我也覺得她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張儀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楚懷王、南後、鄭袖三人的寵信與寶物。

在與人交涉時難免會被人冷落,這時候不妨以退為進,表麵上說自己犯了錯誤。實際上是間接讚揚對方,這樣比直接表揚,會讓他人心裏更舒服。

故事中張儀的說辭采用的是以退為進的方式,在受到冷遇的情況下,他先說可以為楚懷王找到美女,得了楚懷王的一批珠寶。但他又設法讓得寵的兩個後妃得知,從她們那害怕失寵的心理上又撈到一筆重金。

然後,就恭維楚懷王說自己找不到比他的兩個後妃更美的女子,這樣,又滿足了楚懷王的虛榮心。因此,他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楚懷王與兩個後妃的寵信與厚禮。張儀的語言“魔方”可以說運用的精彩之極,巧妙之極!

變化莫測的口語魔方

口語變化的效果不僅與所表達內容本身的性質和分量有關,而且與這些內容展開時的語言順序和結構方式相聯係。因此,語序的變化組合如同智力魔方一樣,巧妙地轉動它,就可以變換出多種花樣、形式,把說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最終征服對手。下麵是幾種常見的口語變化魔方:語句變序增強表達效果。為了謀求理想的表達效果,不僅需要對口語表達中的個別詞序和句子的順序加以考慮,而且還應從宏觀上對表達內容的先後順序做通盤的策劃和設計,可以使表達更切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