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培養良好口才,提升語言魅力(2)(2 / 3)

我們再了解一下表意識和潛意識的區別。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一般都會先思考,先判斷是非價值,這是表意識。沒有判斷,也沒有思考,遇到問題時自動地做出舉動,這是潛意識。比如,有一天你走在草地上,突然聽到地麵上“唰”地一聲,你的直覺反應可能是,那是一條蛇,沒有第二個答案。因為每一個人的潛意識裏麵都認為草地裏麵通常有蛇出沒。

我們要給自己的潛意識不斷地輸入積極的因素,時間久了以後,就會對自己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但是,反過來,如果對潛意識施加負麵的影響,可能自己也會朝著負麵的方向去想、去行動。比如,你爸爸總是打你,而且打你的時候總是說你很笨,打一次說一次。打三次五次,可能你還不覺得自己笨,可是打到第二十次的時候,你可能就會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了。

現在我們來和負麵的潛意識舉行一個告別儀式吧。拿一張A4紙,把你負麵的東西寫在上麵,比如說你有拖延時間的毛病,你就在紙上大大地寫上“拖延”兩個字,如果你沒有自信,你就在紙上寫上“不自信”,諸如此類。等把所有負麵的東西都寫好以後,鄭重其事地把這張紙撕碎,代表從此以後你再也不要有這些毛病了。有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搞一些儀式,我們不想要這些負麵的東西,就一定要揮揮手,和它們說拜拜。

說話辦事的時候,我們要記住一個原則: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嘴巴裏當然說的是好話,心裏麵也一定要想好意,你的話才能真正地傳到聽話人的耳朵裏,乃至心裏。即使你說話的時候很笨拙,也不順暢,但是隻要那是你真心說的話,別人就一定能明白你的意思。

這裏給大家提供幾種說話的方式。

第一種,單刀直入。有時候,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再迂回委婉地說明問題,隻能立刻實話實說,不然來不及。單刀直入的說話方式有時候也是聰明人的選擇。

第二種,先提結果,再談過程。比如我們做某一個報告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先把結果提出來,然後再和大家詳細地解釋過程。比如:“各位,今天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經過一個小時的討論以後,我們將知道如何成為百萬富翁……”這就是先把結果講出來,然後再分析過程的典型例子。大家也就知道,我們要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了解如何成為百萬富翁。

第三種,運用三分法的說話程序。先接受命令,然後複述,最後對內容進行確認。意思就是,當別人跟你說什麼的時候,你要先仔細聽;聽完以後,再說一遍給對方聽;然後再問對方,有沒有什麼遺漏的地方。有時候,對方說完話以後,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完全了解了他的內容,就沒有對他的話進行確認,結果後來卻誤解了人家的意思,造成了不好的後果。因此,我們一定要對別人說過的話進行確認,尤其是在通電話的時候,一定要問明白你剛才聽到的是不是就是對方所說的。

很多人站在眾人麵前講話的時候會非常害羞,最後該說的話都忘了說,下去後又後悔不迭,心裏就想,下次一定不要站在台上,不然又要出醜。其實我們要不怕丟臉,這樣才能給自己更多的機會鍛煉。隻有不停地鍛煉,反複地練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一個人有壓力的時候,表現的會比沒有壓力的時候好很多。所以,我們也要有意地給自己一點壓力,讓自己有更好的表現展現給大家。

事實上,一個人的信心來自於不斷的反複練習,並且假裝做到好像是……“假裝做到好像是”這七個字很重要,我就經常用這七個字來說服我自己。我知道我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演講家,但是我總是假裝做到好像自己就是全世界頂尖的演講家一樣。有時候,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處理一個問題,但是我假裝我能做到,並且好像我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假久了,最後就變成真的了。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演練,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