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按兵不動屈人兵,終得河套人心歡。(1 / 2)

由於匈奴左賢王和匈奴右賢王這兩個僅次於單於部族的大型匈奴部族的不支持,以及其餘一些中小型匈奴部族的怯懦,頭曼單於原本準備再次於河套組織出一支大軍來抵抗中原大秦軍隊的計劃,最終宣告失敗。

雖然心中極度不忿,但既然自己再次組建軍隊對抗秦軍的計劃失敗,頭曼單於也就隻能將河套這塊水草極為肥美的寶地讓給大秦軍隊了,因為他可沒有膽量用自己單於部族單個的這點實力,去與背後有著比匈奴還要多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人口的大秦軍隊對決。

頭曼的單於部族這一走,河套之地上其餘的匈奴部族趕忙開始收拾營帳帶上牛羊馬匹,開始大規模向漠南進行搬遷。眼看著秋季已進到了中旬,卻要在這個時候放棄可以輕易兵進中原並水草肥美的河套之地。無論是匈奴最底層的仆騎、奴隸,還是中高層的那些部族首領們,都知道少了這次秋後去中原打穀所帶來的錢財。‘二腿羊’,在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季中,不知道要損失多少牛羊和剛出生沒多久的匈奴幼兒。

“報!派去監視匈奴的斥候傳來消息,大量匈奴部族以及開始舉族搬離河套!”喜訊很快通過斥候傳到公子扶蘇和蒙恬、呂布等人的耳朵裏。當他們切切實實得到經過確認並核實的消息之後,臉上無不掛上了燦爛的笑容。

公子扶蘇深深吸了一大口清新的空氣,雖然這次與匈奴掙脫河套的戰役整個過程他隻是一個看著蒙恬與呂布這兩名秦軍將領肆意施為的旁觀者,但是無論怎麼說他也算是參與了這次大秦與匈奴在河套平原上的重大會戰,當最後戰役獲得勝利的時候他的內心也充斥著一種極度自豪和喜悅的心情。也正是這一刻,公子扶蘇才懂得他的父皇為什麼要將他這個尊貴的一國公子,送到邊疆去參加到與外族之間的征戰中。

“本公子要親自寫書將喜訊彙報父皇,各位將軍可不要和本公子爭啊!”經過這些天的相處扶蘇與蒙恬、呂布這些年齡相差不大的秦軍將領混的已經很熟了,這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也顯示出扶蘇與其父皇截然不同的性格差異。

“哈,公子若是想要親筆寫這封喜訊,臣等自然是沒有意見的,但是這送信之人可一定要是由臣等來派遣,畢竟公子千金之軀可不能去做那種事情。”蒙恬笑著對公子扶蘇打趣道。

雖然公子扶蘇的腦子裏還有不少儒家思想殘留著,但是經曆了這段時間的曆練,公子扶蘇已經不再像之前剛來的那樣,完全讓自己被那些儒家思想所掌控,更多的時候公子扶蘇可以用冷靜的思維去判斷一些事情是否是正確的。這種顯而易見的成長,也是蒙恬對公子扶蘇最看好的原因之一。公子扶蘇表現的越是優秀,蒙恬就越要加大在公子扶蘇身上投下的支持力度。始皇帝嬴政雖然如今對他蒙氏一族極為看重,但是蒙恬作為現任的蒙氏家主,也要為博取下一任皇帝的信任而早做籌劃。

呂布作為唯一知曉未來公子扶蘇悲慘命運的知情人,雖然對逐漸往積極方麵改變的公子扶蘇愈發看重,但是還沒有達到甘願為公子扶蘇與日後整個大秦帝國對抗的程度。雖然像扶蘇這樣的人當上了皇帝必定是個仁義之君,不過公子扶蘇的一些理念還是無法然呂布滿意。

所以日後若是真的出現如同史書上記載的那段悲劇之時,呂布頂多會來告知公子扶蘇一番真像,至於最後公子扶蘇能不能逆天改命就需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反正呂布是沒有那個興趣去幫公子扶蘇爭奪大秦皇帝寶座。

匈奴,在曾經橫行中原邊關的東胡人沒落之後,這個草原新貴就逐漸取代了東胡人的地位,成為中原邊關那些中原人的噩夢。多少年來除了趙國的李牧曾經狠狠教訓過匈奴人一頓之外,邊關無數中原人大多數隻能過著‘聞匈變色’的悲哀生活。而每到一年農作物收獲的秋天之時,中原腹地和南方的人們絕大多數都是在內心充斥著喜悅之情。可是這些生活在邊關的中原人在這個豐收季節,內心之中卻充斥著恐懼之情,因為那些來去如風手段殘忍的匈奴人一年一度的‘打穀’活動又要開始了。他們就要像一群長著兩條腿的羊羔一樣被前來收割的匈奴人抓回去奴役、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