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角鯊烯(1 / 2)

一、角鯊烯的化學結構

角鯊烯(squalene)又名三十碳六烯、魚肝油萜,學名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族烴類,分子式為C30H50,相對分子質量為410.7。

可以看出,角鯊烯是由6個異戊二烯構成的無環三萜烯,六個雙鍵全為反式。

角鯊烯在常溫下為無色或微黃色透明油狀液體,具有令人愉快的氣味,吸氧變黏成亞麻油狀液體。不溶於水,難溶於甲醇、乙醇和冰醋酸,易溶於乙醚、石油醚、丙酮、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20℃時相對密度為0.8592mg/mL,折光指數n20D為1.4954,凝固點為-75℃,在常壓下350℃沸騰,並有部分分解。

角鯊烯化學性質活潑,易被空氣氧化產生特殊臭氣,在鎳、鉑等催化加氫時形成角鯊烷。

二、生理功能與用途

鯊魚能夠在缺少陽光、氧氣稀薄,壓力很高的深海處生存,是以其巨大的肝髒作為能源支柱的,其肝髒的活力推斷與其中高含量的角鯊烯有著密切關係。

1.強化免疫調節和增強新陳代謝

角鯊烯屬不飽和烴類,易結合氧原子,並隨血液循環將氧氣攜帶至各個組織、器官後釋放,供組織、器官利用。角鯊烯的這一功能可提高機體的耐缺氧能力,並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以供給機體富有新鮮氧氣的血液,使氧氣需求量最大的大腦、心髒發揮正常功能。角鯊烯還可以強化肝功能,促進膽汁分泌,起到增進食欲、加速消除因缺氧所致的各種疾病的作用。研究表明,角鯊烯是一種烷氧基甘油的前驅體,這種烷氧基甘油具有很強的“奪氧作用”,使血液內含有充足的氧氣供生命活動所需。

角鯊烯在人體內參與膽固醇的生物合成等多種生化反應。同位素標記角鯊烯的動物試驗證明,角鯊烯可在腸道內被迅速吸收,並沉積於肝髒和體脂中。角鯊烯能與載體蛋白和7α-羥基-4-膽甾烯結合,顯著增加12α-羥化酶的活性,從而促進膽固醇的轉化,並能提高血清銅藍蛋白與轉鐵蛋白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與乳酸脫氫酶的活性。

許多研究表明,角鯊烯可以抑製腫瘤細胞的生長,並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對腫瘤的抵抗力。角鯊烯也能抑製致癌物亞硝胺的生成,從而起到抗腫瘤作用。臨床實驗發現,角鯊烯可與其它抗腫瘤藥物同時使用,提高抗腫瘤藥物的藥效,這適用於淋巴腫瘤等多種腫瘤。

2.抗心血管疾病

角鯊烯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攜氧細胞體的含量,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及治療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的心髒病、高血壓、低血壓及中風等疾病,對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有顯著緩解作用。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強化某些降膽固醇藥物的藥效,此外還可抑製血清膽固醇濃度,降低脂蛋白濃度,加速膽固醇從糞便中排泄,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3.抗感染作用

角鯊烯具有滲透、擴散等作用,對白癬菌、大腸杆菌、痢疾杆菌、綠膿杆菌、溶血性鏈球菌及念珠菌等有抑製和殺滅作用,可預防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皮膚病、耳鼻喉炎等;還可治療濕疹、燙傷、放射性皮膚潰瘍及口瘡等。

4.提高機體免疫、防禦及應激能力

角鯊烯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類固醇類物質的原料,而類固醇類激素在體內具有調節免疫、防禦及應激能力等功效。因此,服用深海鯊肝油不僅可預防感冒、改善體質,還可以緩解因免疫調節功能失常所致的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炎等症狀。

5.抗氧化作用

角鯊烯的化學結構與維生素E相似,含有多個雙鍵,可以與自由基等過氧化類物質結合,中和這些物質的過氧化作用,而起到預防、改善機體因過氧化物質引起的動脈硬化、髒器及組織器官的老化、血行不暢、老年斑、皺紋、皮膚鬆弛等現象,從而起到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