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縣領導的到來,這個傳言終於得到了“證實”,張家變得更熱鬧了。
受夠了被當猴子看的日子,張十三不得不決定提前返京。
正好趕上年前收購的中介公司轉型完成,依托原有線下資源成立的“考拉留學網”剛準備開始灰度測試。
以往留學中介的運營模式跟傳統公司沒有任何區別,上至老板下到前台的所有從業者都信奉“銷售為王”的經營原則。
隻要能賣的出去產品,就算過程並不光彩,銷售人員依舊是公司的英雄,是所有人羨慕的對象。
但是張十三的目標可不僅僅是掙錢,比起剛剛創業時的窘迫,此時的他早已實現了夢寐以求的財務自由,所以成就一番事業才已經取代了物質滿足成為他新的人生追求。
那麼像傳統中介這種偏向灰色的行業已經不適合他了,畢竟他還做不到像木子羅賓那般喜食人血饅頭。
前文早已經說過中介公司其實就是通過信息不對稱來掙錢的,這其中既有時代的局限又有人為的幹擾,唯一的原因就是“錢”。
從06年到10年這短短四年之間,海外留學人數從不到十萬人迅速增長到近三十萬人,自費留學生人數更是翻了三倍還多。
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財富的國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下一代上,導致海外留學市場急劇膨脹。
行業發展初期必然伴隨著各種混亂,嗅覺靈敏的各種牛鬼蛇神總能想到一個又一個坑錢的辦法。
然而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壟斷已經成了一種奢望,中介這一行也變得越來越難。
否則考拉留學的前老板也不會選擇抽身,實在是承受不起巨額的線下推廣成本了。
作為一個見慣了互聯網對傳統企業進行降為打擊的重生者,張十三很明智的避開了線下拚刺刀這個大火坑。
從接收公司以來就一直在收縮線下業務,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網絡上,原先線下門店的優秀留學顧問全都轉移到了線上。
跟普通中介坑一個算一個的經營模式相比,“考拉留學”的經營模式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張十三對新公司的期望就是力爭完成從以中介服務為核心的信息提供商向一家以衍生業務為核心的服務提供商的轉型。
所以網站從一開始就挑起了“免費”的大旗,原本被同行們藏著掖著的一些基礎信息全部在網站上公開發布,還安排公司旗下的留學顧問寫了一堆各種留學攻略和小竅門。
隻要不嫌麻煩,按照考拉留學網上提供的信息,很多考生都能獨立完成申請工作。
當然,讀者大大應該都清楚,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免費。
跟網站上那些費點力氣就能收集到的信息相比,真正核心的東西仍舊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良好的****和校企關係。
因為並不是每個考生都有耐心和能力獨自完成申請,所以提供明碼標價服務的考拉留學完全不用擔心掙不到錢。
與之相反,披著“免費就是良心”外衣的考拉留學剛一上線就在留學生圈子裏引起了軒然大波,運營團隊還沒開始宣傳,網站的注冊用戶就已經超過了三萬人。
哪怕每天隻有千分之一的人選擇向留學顧問谘詢,這個人數都要比原本線下推廣時所能接觸到的人數多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