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商業鏈條(一)(2 / 2)

但是仔細一觀察就會發現,熱情的服務僅僅隻是河底撈的一個優勢點,還達不到形成競爭壁壘的成都,隻要競爭對手想學,這一點是很容易被模仿的。

河底撈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公司涉足來整個火鍋全產業,打通了整個餐飲鏈條,

通過嚴格控製食材的品質和價格風險、建立完善的培訓和管理體係,來給顧客提供價廉質優的服務。

你敢相信一家火鍋店旗下竟然有一個裝修公司嗎?河底撈就做到了這一點。

除了覆蓋全球的四百多家門店之外,河底撈的關聯公司還包括提供火鍋底料的頤海國際;

負責原料供應和物流的蜀海集團;發展裝修項目管理的蜀韻東方;

負責人力資源管理及谘詢服務的微海谘詢;以及致力於餐飲服務研發的紅火台和訊飛至悅等等。

可以說河底撈明麵上隻是一家連鎖的火鍋店,其實背地裏早已經串聯起包括食材批發、底料供應、人力資源、裝修設計、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

最牛逼的是這些關聯公司還並不僅僅服務於河底撈一家企業,他們中的很多甚至都已經滲透進了競爭對手的地盤。

就拿先於母公司在港股上市的怡海國際來說,其生產的底料隻有不到百分之五十是用來供應河底撈的,剩下的一半則通過各種渠道直接流向了c端的家庭餐桌以及少量的b端廚房。

也就是說很多小型火鍋店連最核心的底料都是采購自河底撈這個競爭對手的,他們除了搞差異化經營,還有什麼資格競爭?

這套體係從最開始各項成本都比較低的時候就建立起來了,可以說它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但是不可否認這種獨特的管理結構也成了河底撈在火鍋屆的競爭壁壘,按照目前的市場環境,其他品牌很難複製它的成功。

當然很難複製並不代表不能複製,起碼張十三就給抄了個差不多。

雖然最開始創業的時候張十三沒有特別遠大的目標,隻是想做教育掙點快錢。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七色陽光開始發展連鎖的時候就或多或少的帶上來河底撈的影子。

而且隨著產業的不斷擴大,兩者的模式也是越來越接近,甚至得益於張十三重生者的優勢,新家校通的在某些方麵還要做的更好。

比如河底撈堅持全自營不加盟,七色陽光也是全自營,就算後期因為成本原因開始發展加盟商,也是純粹的特訓經營而已,在管理上跟直營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河底撈的店長可以享受門店利潤分成,七色陽光的店長在享受利潤分成的同時,甚至可以選擇自己盤下店麵自己經營。

河底撈有自己的人才培養中心——河底撈大學,新家校通則更進一步,直接收購了整個洛山師範這個人才搖籃。

河底撈通過熱情的服務提高競爭力,新家校通則是收購來維斯特學院和成立黃海學院來提高造血能力。

而且隨著留學中介項目的上馬,新家校通整個鏈條愈發的完善,可以說一個教育托拉斯(trust的音譯,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之一)的整個骨架已經差不多搭建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