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崛起(小修)(1 / 2)

四年後,天和二十六年秋。

京城依舊是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茶館酒樓的生意爆好,人們每天為生計奔波,忙碌又異常充實。

說書現已成為各茶樓必不可少的招攬客人的手段,小說、段子更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為的便是吸引客源。若說到吸引客源,那不得不說神一樣的存在,金庸大師,這五年中,陸續寫了《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龍記》,後者正在連載中,可以說金庸出品,必出精品,那茶樓是人山人海,書更是銷量一流。

小六依舊打理出版社,搞得如火如荼,財源廣進,此外還監管一品居,而當年的東家林詢一直處於失蹤中。

林亦陽當然也沒閑著,在皇帝麵前他是聽話上進又頗負才能的孝子賢臣,在大臣眼裏他是能幹謙虛、正直有禮又被皇帝青眼相加的後起之秀,宦官們,尤其是皇帝身邊的太監們更覺得這林大人不僅是他們的財神爺,更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將他們當做人、且以禮相待的大人,是他們要盡力報答之人。暗地裏,各位大臣的陰私之事、犯錯的把柄等均被林亦陽逐漸掌握,一切都被林亦陽暗暗盡收眼底。

最近更有消息傳來說這個金庸的身份貌似為當朝五駙馬林亦陽,於是掀起了大家茶餘飯後八卦的熱潮,眾人在滔滔不絕地八卦這林亦陽的事,殊不關心邊境的人民過的如何。

如今大順兵強馬壯,百姓富庶,國庫充盈,皇帝終於在天和二十五年春揮師南下,至今這仗已打了一年零五個月。大順雖有神器火藥相助,但南越拚死抵抗,且是大順首先背棄盟約,師出無名,民心所向,自然拖得時間較長。

宮內的局勢很不明朗,眼見皇帝的身子骨大不如前,到了各位大臣站隊的時刻,可皇帝對兩位最有可能即位的大皇子和三皇子一直本著一碗水端平的態度,任誰也看不出方向。可明眼人都能看到一個事實,皇帝對這位喪妻的五駙馬另眼相看,連內庫都由這林大人打理,財政大權在握,任誰能不眼紅?於是大皇子和三皇子便輪著往駙馬府套近乎。

林亦陽隻能微笑著與這倆人虛與委蛇,卻一點甜頭都不給,令雙方極其不滿,隻有在想到他拒絕了自己的同時也拒絕了另一方時,這二位大爺才心情通暢。

令林亦陽更為頭大的是,近兩年同僚們外加幾位皇子最近是拚了命的給他送女人,隻因兩年前方浩銘家兒子周歲,林亦陽前去道賀。

那日又是個秋恨狂生的日子,秋雨冷冷清清地下著,雨打芭蕉,葉零花殘,秋風瑟瑟。相比眼前這兩人依舊甜蜜如初,其樂融融,兒子更是可愛的緊,形單影隻的林亦陽心底不免有些嫉妒,更多的則是落寞,是惆悵。晚上與方浩銘喝酒時不免多喝了兩杯,心情不好時最容易喝醉,很快林亦陽便搖搖晃晃。

方浩銘也看出林亦陽心情不好,“林兄弟,這麼久你也該放下了,再找個好姑娘結婚生子,我想公主也不會怪你的。”

林亦陽露出一抹苦笑“你去問你爹為什麼不續弦。”

“抬杠是不?這麼忠貞你還總去逛青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可是倚翠樓的常客,摘星閣什麼的你也常去”方浩銘臉上分明寫著大家都是狼,你裝什麼羊。

林亦陽沒事確實去青樓坐坐,一為了讓皇帝放下戒心,表示他不是非雲沐熙不可,想當初還費了挺大勁兒演戲呢;二,這京城中有三家青樓都是楚馨集團的產業,如此好的地方不利用實在是浪費。於是林亦陽定期去溜達溜達,順便處理徽門的大小適宜,又讓皇帝覺得這是個正常男人的舉動。

或許是真喝多了,今日林亦陽破天荒地沒有諷刺回去,仿佛沒聽到這葷話似的,又灌了一杯酒“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風於月。”

“呦呦~在我這奸商麵前裝有文化啊,大詩人,給我作首詩吧。”

沒想到林亦陽今日來勁了,“請文房四寶!”

方浩銘二話沒說,就當陪他瘋了,讓人備了筆墨紙硯。

林亦陽隨之抄起一壺酒一飲而盡,將酒壺“啪——”扔到身後,提筆便寫,頗有詩仙李太白之風,豪放之際,寫出的詞竟是一派婉約。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爭知我,倚欄幹處,正恁凝愁!”

一首缺詞少句的詞結束後便與周公相會去了,畢竟許久不念詩,詞記得也不甚全,怎曾想這一詞竟如長了翅膀迅速傳開,眾人均感歎林亦陽才華橫溢,可不知怎的,有人將之解讀為林亦陽孤獨、惆悵、隻因無人暖床。眾人均想,是啊,公主都去世兩年了,他一直打光棍兒呢,該不是礙於皇帝不敢再婚吧。於是便有了各種人來拉皮條,有求林亦陽娶自家女兒的,更有直接送美女暖房的,躲都躲不掉,林亦陽真想拍死自己,他沒事悲什麼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