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司交談時要注意:不可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下屬的聰明才智需要得到上司的賞識,但如果在他麵前故意顯示自己,則不免有做作之嫌,上司會因此而認為你恃才傲慢,盛氣淩人,而在心理上覺得你難以相處,使彼此之間產生隔閡。
其次,要讓上級自己去權衡選擇,做出最後的決定。
當下屬發現上級的決策、意見有錯誤和失誤而提出忠告時,不是直接去點破錯誤、失誤,而是用征詢意見的方式,向上級講明其決策、意見本身與實際情況相違背,使上級在參考你提出的眾多資料時,自己得出你要說出的正確結論。
最後,要體諒上級。上級在整個領導活動中,由於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製和製約,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對於下屬提出的要求,也不可能做到有求必應。所以,作為下屬,應該了解和體諒上級的難處,多站在上級的角度換位思考,替領導著想。必要時主動運用自己的才能,為領導分憂解難。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與領導產生矛盾和摩擦,而且能夠密切上下級關係,為獲取領導信任和重用奠定基礎。
體諒領導要設身處地替領導著想。上級領導做決策、處理問題,總是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具有對整體的指導意義,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心願。
對待上級的缺點錯誤要客觀公正。對於任何人來說,缺點、錯誤都是與生俱來、不可避免的。上級自然也不可能違背這一規律。所以隻有正確對待上級的缺點、錯誤,才會使我們不失原則地處理好與上級的關係。
獲得上司的器重,無疑是下屬愜意的事情。它對於你的工作環境、事業興旺,意義重大。怎樣做,才能獲得領導的器重呢?
1.在每個方麵都努力進取
不要隻滿足於做好自己分內事,而應在其他方麵爭取經驗,提升自己的“價值”。即使是困難重重的任務,也要勇於嚐試。分析一下哪些問題才應勞煩老板注意,如果真有難題,請先想想有什麼建議,更不應投訴無法改變的條例。
在任何方麵都努力進取,容易招人妒忌。所以你要小心別人的舌頭,平日最好與同事們打成一片;別離群獨自去吃午飯,有什麼好消息(如某商品大減價)不要忘記告訴他們。這樣,就沒有人會反對你了。
首先,你必須了解上司的脾氣。例如,在接受下屬意見時,有人喜歡白紙黑字的書麵報告;有人則喜歡簡短的口頭報告。有些上司要求下屬自動自覺,自己做出決定來完成任務;但有些卻要求下屬定時向他報告,凡事皆以他的意見為準。你若一言一行均令上司滿意,要升職還不容易嗎?
其次,若你能幫助上司發揮其專業水準,對你必然有好處。上司經常找不到需用的文件,你趕快替他將所有檔案有係統地整理好吧,要是他對某客戶處理不當,你可以得體地代他把關係緩和。如果他最討厭做每月一次的市場報告,你不妨代勞。這樣,上司覺得你是好幫手,你自己也可以多儲備一些工作資本。
假如上司每天早上9時前總給你幾份文件,那你該提早5~10分鍾抵達辦公室,配合他的步伐。若上司習慣10點才開始工作,你就要避免過早與他談論公事。
要是他每天午飯時總一邊吃盒飯一邊看文件,你更應將午膳時間縮短。當然,聰明的你,應利用上司開會的時間來休息,並且隻有在他離開辦公室時才打私人電話。
2.做個精明強幹的人
很多人常常感歎運氣不濟,懷才不遇,終日自怨自艾,把自己視為社會的受害者,敵視老板,卻不懂得自我鞭策,靜候機會來到,脫穎而出。如果你希望成為人中鳳凰,得到上司的賞識,你要做個精明強幹的人:當上司吩咐你處理一些你並不熟悉的工作時,你要欣然應允,隨即尋找有關方麵的資料,虛心請教有豐富經驗的同事;你要培養自己豐富的創造力,卻又能兼顧實際環境的需要;就算上司對你的工作表現很欣賞,你也不要在其他同事麵前炫耀自己的成就;不要介意超時工作,盡量保持良好的工作紀錄。待人接物有原則而富紀律性,幫助有需要的同事,共同解決工作上的難題;無論遇到任何問題,你要客觀地分析它的成因與解決方法,處事英明果斷,以公司的利益為大前提,不抹殺其他同事的功勞;保持思維活潑,嚐試以嶄新的方法處理工作,迎接挑戰,不害怕失敗;避免卷入辦公室的是非圈子,不說任何同事的壞話,對上司的態度恭敬。
3.工作之餘進行充電
工餘進修能收到不尋常的效果,隻要你懂得利用機會和一點點手段。如進修一些與工作有關的項目,或者是有助晉升的科目。例如,如果你是老板的秘書,不妨選讀一些管理的課程,如人事課、公司秘書等,可使你在強迫自己進步。同時,向公司申請補貼學費,這並非純屬金錢的問題,而是讓公司和上司知曉,你在學一些什麼課程,你是不斷要求進步的人,你有自己的事業目標……好了,當公司有更高的職位空缺,管理階層必然就會想起你。這樣,機會不是由自己製造並抓住了嗎?當然,麵對下屬和同事,別讓他們曉得你的進修計劃或進度!這並非“秘密練兵”的狹隘想法,而是避免為自己樹敵或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有許多人的心態是,不喜歡別人強過自己。所以你的目標暴露,對你隻會有害無益。
要爭取上司的器重,當然不是一朝一夕。有人認為“比其他人做更多的工作,例如超時工作”是最重要的。事實並非如此。新一代的雇主可能有另一種想法:工作並不算繁重,卻要超時才完成,太低能了吧。要使上司對你刮目相看,最實際的是除在工作上盡責外,還要學懂每一個程序的進行,了解公司的立場;注意你的上司如何做他人的工作,怎樣與主要行政人員溝通,在其他部門又擔任什麼角色。當你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時,上司又豈會忽略你呢?
向上司“要”的藝術
加薪是每個身在職場的人最大的夢想,也是許多人心中暗暗盤算的“陰謀”。既然能幫公司談成許多筆生意,也能為自己談成這個問題吧!可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許多人不懂得加薪談判不能直來直去,而是要曲折一點,換句話說,就是盡量用暗示的方法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加薪談判和所有的談判都一樣,必須先稱稱自己的斤兩,再決定開口要多少。所謂薪水,其實就是你的表現和老板給的待遇在中間彙合的那個點。如果你的表現老板滿意,老板給的待遇你滿意,兩點基本上是重合的,雙方都滿意。如果你覺得自己表現很好,老板給的待遇比預期的低,那就隻有開口去要了。
不隻是薪水,還有地位,有時候也得善“要”,老板才給你;而不是大家所公認的那樣,你的表現達到了,自然就會給你相應的地位,要知道,老板也是人,也有忘記的時候和看不到的時候。
能否要到你的預期利益,關鍵就看你怎麼去要了。
宋太祖有一天答應要任命張思光為司徒長史,張非常高興,一直引頸企望皇帝正式任命,但是始終沒有下文。張思光實在等得不耐煩,隻好想辦法暗示。張思光故意騎著瘦馬晉見皇帝,皇帝覺得奇怪,於是問他:“你的馬太瘦了,你一天喂多少飼料呢?”張思光回答:“一天一石。”皇帝又疑問道:“不少啊!可是每天喂一石怎麼會這麼瘦呢?”張思光又冷冷地答曰:“我是答應每天喂它一石啊!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給它吃那麼多,它當然會那麼瘦呀!”皇帝聽出言外之意,於是馬上下令正式任命張思光為司徒長史。皇帝終於通過自己的行動兌現了諾言。
既然是要,那就得講究點藝術,像上述這位官員,麵對自己的最大頂頭上司,他的做法其實還是冒了一定的風險的,萬一皇帝心裏不太高興,一怒之下把他現有的也給奪去了,他豈不是得不償失了嗎?封建社會,什麼樣的情況都會發生。而在現今社會,你的要求可以正當地提出來,不必擔心有“性命危險”。
比較好的方法是告訴老板:“我在公司也做了這麼久了,對公司也有很深的感情。但現在我麵臨‘財務危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來跟你商量一下(先把老板拉到同一邊,而不是對立)。你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為公司多貢獻一些,並能交換多一點兒的待遇,以讓我渡過這個難關。如果公司一時之間真的有困難,而另一家公司表示可以解決我的問題,那麼,我可能隻好轉到那家公司了。等將來‘財務問題’解決了,如果公司需要,我還是希望回來,為公司再次效力。”
什麼事情都要看勢頭、觀風向,加薪談判也是這樣。這裏要看的是時機,涉及“大氣候”和“小氣候”。
“大氣候”指公司的經營狀況,這一點大家都比較懂。“小氣候”指的是個人因素,比如老板最近的心情如何;最近別人要求加薪是否成功,老板反應如何;應該趁老板高興的時候一起要求加薪,還是過一段時間再說,免得老板一下子碰到那麼多要求加薪的人而被搞得焦頭爛額,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還有,比如你要求老板給你加薪10%,因為你過去5年都沒有加薪,你這個要求應該是合理的,老板也同意,但如果他一下子接受不了那麼多,你就可以暗示他未來5年每年給你加薪2%,這也是可以考慮的建議。由於把壓力分攤在幾年內,老板興許就接受了。
當你打算向上司“要”的時候,首先要清楚你的貢獻和你所要求的是否能夠對接上,如果你的要求有點過分,那最好還是免開尊口,以免到時下不了台,最終隻有走人的尷尬結局。
人生修行課
要想得到上司的賞識,成為上司的知心人,就需要平時多與上司交往。
當你想要向上司說出某些話時,不管這樣的話是好的還是壞的,都盡量用暗示的方式去說,而不要當麵與上司交涉,要給上司留下足夠的餘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跟你每天相處8小時的上司,與你的性格有衝突嗎?無論如何你必須知己知彼,在表現自己之餘與他相處融洽。
運用自己上司的長處,才是部屬自身有效性的關鍵,唯其如此,部屬的貢獻,才能獲得上司的支持;也隻有如此,部屬才能完成其本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