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李明成得到普法戰爭的詳細消息後,也是幹瞪眼了半天,自己在太平洋這扇了一下翅膀,確實讓歐洲刮起一陣狂風。他也沒想到,自己隻是為了報複一下法國佬火燒圓明園的事情,讓吳如飛在法國稍稍劫掠一下,僅僅是稍稍劫掠一下,李明成可以發誓當時就是這麼對吳如飛說的,而且還掐著小手指甲打了比方的。可是這個土匪、流寇,竟然把凡爾賽宮給搬空了,連國王套房裏麵的金紅織錦大床都沒放過。也不知道法國人會不會被氣的發瘋,李明成現在也隻能祈禱法國人不要找到自己的頭上,這些怒火應該由德國人頂著才對,自己的小身板可頂不住法國人的怒火。
“蝴蝶效應”所引起的變化,確實不是人們能夠想象的,僅僅現在李明成什麼也不做,這個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變得麵目全非。首先,美國丟失了阿拉斯加這塊領土,國土麵積也隻有不到八百萬平方公裏了,而且美國也沒曆史上那麼安全了。
而李明成向普魯士派出的雇傭軍引起的變化現在也隻是很小的一點,隨著曆史的發展,太平洋王國不僅分得了法國大筆賠款,還按照規定獲得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塊割讓予德國的土地中的十分之一,梅斯北部靠近盧森堡的兩個市鎮,大約1500平方公裏的土地成為了太平洋公司的殖民地。在帝國成立後,經過外交談判,德國用膠州灣租借地和天津、漢口的兩塊租界換回了其中一個,而另一個城市則用德屬東非的奔巴島和東弗裏西亞群島中的博爾庫姆島換回。
奔巴島成為帝國在非洲大陸東海岸唯一的一塊殖民地,直到成為帝國的海外省一個直轄區。
不到三十平方公裏的博爾庫姆島,所有權則一直屬於太平洋公司。博爾庫姆島因為其麵積狹小,雖然距離德國和荷蘭海岸都很近,不過附近海域卻是一片淺灘,當時帝國也是為了交好德國,象征性的交換了這個無用的小島。而擁有所有權的太平洋公司也沒有去開發,而是在島上為普法戰爭中去世的雇傭軍們建立了一個公墓和一座寺院,一些參加了這次戰爭的老兵因為種種原因留在了那裏,與那些長埋於此的雇傭軍一起慢慢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中。
直到二十一世紀,太平洋公司因為瀕臨破產,在整理公司檔案時,一張由德語和漢語寫成的交換協議拯救了太平洋公司,博爾庫姆島這個小島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因為德國和荷蘭的幾家公司在附近海域開采了幾十年的石油,從而讓太平洋公司得到了大量的賠償,使公司起死回生。當人們來到這座長滿荒草的島嶼時,隻有一座孤零零的的破爛寺院依然沐浴在北海的海風中,寺院後麵是一排排的墓碑,訴說著昔日英雄們的事跡。
以後會怎麼樣?沒人會知道,李明成也隻能拚命的拍打著翅膀,盡力地把籠罩在華夏人民頭上的陰霾扇走。而這一次拍打著翅膀,李明成決定在東南亞掀起一陣台風,或許最後隻發展成為一陣微風,可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誰知道是否會變成一個橫掃一切的風暴呢!
一個月前,一艘掛著英屬香港旗幟的船隻在北部灣沉沒了,這原本沒什麼的,在這個時代海上依然擁有著無盡的危險,可是這艘船的沉沒卻引起了多方的關注,甚至讓李明成對東亞幾個國家的“友好訪問”都暫時取消了,這也是李明成在琉球一停就是一個多月的原因,這是在樹立一個姿態。
沉沒的船隻名為“浮鷹號”,一艘中式木質帆船,在香港注冊,隸屬於“紫荊花船運公司”,船長是一個威爾士人,船員則大多是太平洋王國國籍。當時“浮鷹號”正由香港開往越南的海防,在到達越南沿海時,不知什麼原因(英屬香港和太平洋王國認為是越南水師扮作海盜,打劫商船,這是西方人經常幹的,所以大家都這麼認為。而後世專家對此表示懷疑。)遭到越南水師軍艦的追擊,在受到炮擊之後受傷,在北部灣一帶沉沒。
當時越南水師的軍艦就在附近,卻沒有立刻趕往救援,一直過了一個多時辰才慢吞吞的趕過來進行“人道主義救援”!讓越南水師官兵們目瞪口呆的是,“救援”上來的屍體不是已經不再讓他們感到恐懼的宗主國國民,大部分都是讓他們畏懼的金發碧眼的洋人,這可把阮朝的嗣德帝阮福時都給驚呆了,要是北麵宗主國的國民,管的人都沒有,而這些洋人每個性命都會引起一堆麻煩的。前幾年因為法國的入侵,簽訂了割地賠款的《西貢條約》後,阮福時可比滿清勳貴們還怕洋人的,現在一下子死了近百的洋人,阮福時哪能不急!
當了二十多年國君的阮福時,初登基時也想有一番作為,不僅對越南境內的天主教進行鎮壓,甚至在事發後拒絕與法國拿破侖三世的來使交渉。不過,在與洋人的幾次“扳手腕”比賽中,阮福時把南圻(越南南部)輸掉了大半,時值壯年的阮福時也沒有了當初的意氣風發,即使北圻(越南北部)的太平軍餘黨鬧了七八年,阮福時也是以撫為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過且過。可是現在一下子死了這麼多洋人,越南滿朝上下都慌了神,而阮福時一時著急,派人把當事人東京(北圻)水師提督翁益謙給宰了,這一下子讓整個北圻都亂了起來,翁益謙可是在剿撫太平軍餘黨時,剛剛把北圻太平軍首領吳鯤給一炮轟了而立了大功的。而作為受害人,香港總督麥當奴和李明成都派人來詢問此事,把阮福時憋的沒轍,最了解此事的翁益謙給自己殺了,現在誰來解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