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規劃,尋找屬於你的舞台

親愛的讀者:

您好。

先講個故事吧。

在一個遙遠的國家,有個男孩剛剛高中畢業,正在為婚事發愁。這個國家法律很奇特,規定男女不能同學,從幼兒園開始,他一直和男孩子在一起,從來沒有和女生打過交道。但是按照該國法律規定,高中畢業後半個月內必須結婚。這下子他著急了,我該跟誰結婚呢?於是二舅五叔三姑六婆全體出馬,七嘴八舌,出謀劃策,穿針引線,折騰了半個月,男孩就迷迷糊糊地結婚了。

這很荒誕,對嗎?如果把婚事改成填報大學誌願,卻成了目前教育的現狀。平常學生埋頭學習,爭分奪秒,卻沒有仔細思考出路問題。專業、職業,似乎是遠在天邊的事情。等到高考結束,他們作為考生從戰場上下來,懷揣著分數,卻要在半個月內,匆匆忙忙填報誌願,挑選了自己並不了解的專業。其實專業往往預示了未來的職業,職業則事關一生的成就與幸福。如此重要的終身大事,卻這般草草決定,而且一茬茬的學生都是如此,不也荒誕至極嗎?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許多學生選擇的專業,完全不是他自己的喜愛和特長。如果他沒有在大學生涯或職業生涯中作出調整,他今後的人生可想而知。如果學習和職業不能帶來樂趣,那他也很難取得突出成績。

之所以有這番感慨,是因為我自己在專業選擇方麵,曾有切膚之痛。

找到適合的路,才有幸福人生

雖然我高考時語文成績名列前茅,但聽別人說21世紀是生物學的時代,於是就心動了。我一想,自己生物的成績不錯,還拿過奧賽的獎牌,加上我有一個堂哥正在美國研究生物學,已經拿到博士學位,做了教授,是我的榜樣。況且,生物學多有意思啊,整天看動物世界、植物世界。得,就它了!誰想一進浙大生物係才知道,壓根兒不是那麼回事兒。雖然我熱愛動植物,但並不喜歡對著顯微鏡看它們的細胞。況且,還得整天學微積分、物理、化學,這些讓我叫苦不迭,怎麼也提不起興趣來。想讀自己喜歡的中文係,卻轉不了專業。那段日子非常痛苦,非常迷茫,甚至想過退學。

而與此同時,我在詩歌寫作方麵倒是進步很快。盡管沒有老師,甚至連詩友都沒有,孤單的身影,抱著幾本書,獨自穿行在校園裏。在圖書館,在華家池畔,在教學樓,眼觀花開葉落,細察內心起伏,一遍遍讀雪萊、北島、海子等人的詩集,在書頁邊上加以注解,逐漸有了感覺,寫出了一些現在讀來猶覺生動的詩句,並且在校內外發表了一些,漸漸有了知名度,在浙大文學大賽中取得詩歌組第一名,內心極受鼓舞。於是我知道,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可能就在文學上。因為真正的潛能興趣,有四個特點:很渴望、學得快、很滿足、有長勁。

於是在大學畢業前夕,我認真地進行了人生規劃,決定報考文學研究生。同學都不理解,眼睛瞪得銅鈴那麼大:“這,這,這跨度也太大了吧!”但我心意已決,就算考不上,係統地學一遍文學史,也大有好處。過了半年多朝六晚十的緊張日子,自學完中文係四年的專業課,並有幸被順利錄取。到了讀研階段,有導師為我引路,有同學與我交流,看書寫作,真是如魚得水,非常快活。所以,我當時的體會就是,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如何尋找熱衷一生的事業

現在我當了大學老師,發現很多學生和我當年一樣,填報大學誌願時迷迷糊糊,讀大學時則普遍陷入了迷茫。我總結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對專業不滿。

我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42.1%的大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滿意。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有65.6%的大學生表示將另選專業。而現實中他們是怎麼做的呢?有三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