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
《你在為誰讀書1:一位CEO給青少年的禮物》
楊略是個初二學生,卻沒有感覺到升學的壓力,一如既往地渾渾噩噩,成績不盡如人意,時好時壞,與他的認真程度成正比,是個典型的腦子聰明而不願用功的孩子。
暑假裏的一天,他收到一封神秘來信,署名“倪甫清”。信中的一段話,讓他醍醐灌頂:
年輕人,你年方十六,正是初升的太陽,充滿著希望。你是要去高遠的天空中放射光芒,給人間以無限的溫暖;還是僅僅在地平線上優遊,不思進取,浪費時光?
他不由地想:我真的甘心一事無成,了此殘生嗎?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在世界上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呢?他決定改過自新。同時心裏又滿是疑惑?這倪甫清到底是誰呢?
而神秘的來信每個月初都準時翩然而至,談意誌,談勤奮,談愛心,談興趣,一共十封信,且對楊略的一舉一動明察秋毫。就是這十封神奇的來信,把楊略修理得口服心服,並按照信中教給他的招式修煉起來,最後竟成了世人眼中的好孩子。
在第十一封信中,楊略得知,“倪甫清”就是“你父親”的諧音。原來爸爸忙於工作,平時父子很少溝通,因此想到了用神秘來信的方法,給兒子以幫助。這令楊略非常感動。
《你在為誰讀書2:青少年人生規劃》
進入高中以後,楊略學習努力,成績不錯,但不幸遭遇了一場車禍,讓他產生迷茫:既然人生充滿意外,又很短暫,那麼努力和享樂又有什麼區別?他父親告訴他人生意義在於實現自我價值。從這裏開始,眾多人物開始陸續登台。
淩霄、餘振、楚當當,都是出身工人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又很叛逆,有自己的愛好:淩霄愛電腦,餘振想經商,楚當當迷畫畫,但家人不支持,於是陷入迷茫,乃至反抗。餘振獨自去做生意,遭遇現實的殘酷。楚當當輟學去自由畫畫,遭遇畫技的瓶頸。
還有葛怡,她長得清純優雅,門門功課都好,但沒有特長。她羨慕這幫朋友:“楊略喜歡寫作,猴哥喜歡電腦,大頭喜歡經商,雖然現在跌跌撞撞,但至少有個方向。可是我呢?唉,每天努力學習,到底為了什麼?”
陳高照是名貧困生,買不起菜,就在食堂裏避開同學,舀點免費湯。他偷偷出去打工掙錢,不幸受傷,加上誤選了文科,更覺百無聊賴。
富家子弟陶坷坷一出場就飛揚跋扈,自命不凡,以楊略為假想情敵,處處與他爭高下,寸步不讓,倒也積極上進。在全市籃球比賽中,他迫不得已與楊略合作,結果獲得了勝利,於是盡釋前嫌。他不再與楊略競爭,卻失去了人生方向,又變得頹廢迷茫。他的人生,似乎不是為自己而活。
現狀如此嚴峻,有沒有辦法解決呢?書中出現了一個人生導師——楊略爸爸。他告訴這些青少年如何進行人生規劃:
人生意義在於實現自我價值,自我實現需要人生目標,而人生目標需要設計包括崇高理想的培養和職業道路的規劃,崇高理想需要責任心的培養,職業道路規劃需要了解自己、了解社會。有了人生規劃以後,還需要堅強的意誌、和諧的心態去達到人生目標,實現自我價值,收獲人生意義。
通過這些課程,葛怡愛上了教育學。陶坷坷因為家庭背景,選擇了學習管理。而楊略呢,實踐了自己的寫作夢想,有了成績,也發現了不足,好好進修。淩霄、楚當當、餘振經過與家人的溝通,都堅持了自己的夢想。陳高照傷愈返校後,選擇了理科。因為對草木蟲魚感情很深,想為生態文明的建設做出貢獻。
迷茫的少年們得到啟示,終於各自確定了人生方向,精神麵貌也變得陽光開朗。
《你在為誰讀書3:自控力成就傑出青少年》
空有雄心萬丈,卻常常隻有三分鍾熱度,稍作堅持就偃旗息鼓;
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哭著做完;
不懂時間管理,做事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忙忙碌碌,效率卻很底下;
一心批判應試,敢於炮轟教育,但又不知何去何從。
……
楊略經過人生規劃,確立了目標,卻遇到了種種新的問題。麵對高考的重壓,他陷入了極大的恐慌。父親及時地告訴他:要取得好成績,實現自我價值,必須具備強大的自控力。
那麼,自控力怎麼培養呢?父親融合心理學、神經分析、人格與情緒管理、思維與動機分析原理,凝結成十堂課告訴他,自控力訓練要走兩大步:
(一)開源。通過鍛煉加以提升自控力,科學方法有:人生規劃、使命感、克服拖延、刻意練習、專注熱忱。
(二)節流。因為自控力有極限,需要科學方法加以利用,科學方法有:目標分解、時間管理、壓力管理、勞逸結合、習慣培養。
楊略深受啟發,逐一認真修煉,提升了自控力,不僅取得了成績的進步,而且養成了受益一生的進取心態和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