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婦產科診療及手術病人的護理(1 / 3)

第一節 生殖道細胞學檢查

生殖道細胞檢查是將生殖道脫落細胞或脫落到陰道的細胞製成細胞塗片,經過染色及相應處理,觀察細胞形態特征。最多見的為陰道壁及宮頸陰道部的上皮細胞,其次為頸管內皮細胞及宮腔上皮細胞等,簡便實用。由於陰道細胞受卵巢激素的影響而有周期性變化,因此陰道脫落細胞檢查,既可了解卵巢功能,又可作內生殖器腫瘤的篩選。

【適應證】

1.肉眼觀宮頸有潰瘍或贅生物需明確診斷的病人。

2.臨床有宮頸接觸出血或可疑宮頸癌病人。

3.宮頸癌篩查,3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應每年檢查一次。

4.特異性宮頸炎如阿米巴、結核、尖銳濕疣感染等病人。

5.卵巢功能檢查,適用於月經紊亂、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性腫瘤。

6.胎盤功能檢查,適用於妊娠期間懷疑胎盤功能減退的孕婦。

【禁忌證】

月經期;急性生殖器官炎症。

【物品準備】

陰道窺器1個,消毒鉗1把,宮頸刮片2個,宮頸吸管1根,長方形平麵玻璃片2個。無菌幹棉球若幹個,長棉簽2支。

【操作方法】

1.陰道脫落細胞檢查 主要目的是了解卵巢或胎盤功能。對已婚婦女,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窺開陰道後,用刮板在陰道側壁上1/3處,輕輕刮取分泌物及細胞,薄而均勻地塗於玻片上,置於95%乙醇內固定20分鍾。對未婚婦女用卷緊的無菌棉簽先在生理鹽水中浸濕後,伸入陰道側壁上1/3處塗抹,取出棉簽,橫放玻片上向一個方向滾塗,置於95%乙醇固定20分鍾。

2.宮頸脫落細胞檢查

(1)宮頸刮片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窺開陰道後,以宮頸外口為圓心,用小腳刮板(近年來使用一次性宮頸雙取器,可同時采取宮頸鱗-柱狀上皮交接處及宮頸管上皮兩處的標本)刮取1周,將刮出物均勻塗抹於載玻片上(見圖23 1,圖23 2),玻片置於固定液中固定。經巴氏染色、封片,觀察細胞形態染色及分布。此法獲取的細胞數目較少,製片效果不理想。

(2)宮頸管塗片 主要方法是利用特製的“宮頸取樣刷”在宮頸管內旋轉取材,將宮頸脫落細胞洗入有細胞保存液的小瓶中,宮頸刷在小瓶內攪拌數秒鍾,再通過離心、過濾後,將標本中的雜質分離。塗片時若加用薄層液基細胞學製片法,則製作的單層細胞塗片,效果清晰,提高了識別宮頸病變的敏感度。按TBS分類法作出診斷報告。

3.吸片 可用於宮頸、子宮內膜及輸卵管病變的診斷。用吸管吸取陰道後穹隆積液塗片;也可將吸管輕輕伸入宮頸管,吸取子宮頸管內的分泌物塗片;子宮內膜病變者,可用專門製備的纖維宮腔吸管,伸入子宮腔,吸取宮腔內液體,製備細胞塗片。

【檢測結果及臨床意義】

1.生殖道脫落細胞成熟指數 成熟指數是陰道細胞學卵巢功能檢查最常用的一種。用於內分泌及婦科疾病診斷。上皮細胞分為底層、中層和表層。一般存在雌激素影響者,塗片上基本無底層細胞。輕度影響者表層細胞占20%以下,中度者表層細胞占20%~60%,高度影響者表層細胞占60%以上。如果卵巢功能低落時則出現底層細胞。輕度低落底層細胞占20%以下,中度低落底層細胞占20%~40%,高度低落底層細胞占40%以上。

2.生殖道脫落細胞學診斷的報告形式 目前我國多數醫院仍采用分級診斷,臨床常采用巴氏5級分類法,近年來更推薦應用TBS分類法及其描述性診斷。

(1)巴氏5級分類法 巴氏Ⅰ 級:正常;巴氏Ⅱ級:炎症;巴氏Ⅲ級:可疑癌;巴氏Ⅳ級:高度可疑癌;巴氏Ⅴ級:癌。

(2)TBS分類法及其描述性診斷

1)良性細胞學改變:包括感染及反應性細胞學改變。

2)鱗狀上皮細胞異常:包括不典型鱗狀細胞;低度鱗狀上皮細胞內病變;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鱗狀細胞癌。

3)腺上皮細胞改變:包括不典型腺上皮細胞、腺原位癌、腺癌。

4)其他惡性腫瘤。

【注意事項】

1.刮片、陰道窺器必須消毒、幹燥,未吸附任何化學藥品或潤滑劑,必要時可用生理鹽水濕潤陰道窺器。另外,所用的載玻片應行脫脂處理。

2.取標本時,動作應輕、穩、準,以免損傷組織,引起出血。如白帶較多,可先用無菌幹棉球輕輕拭去,再行標本刮取。

3.塗片應均勻,不可來回塗抹,以免破壞細胞。

【護理要點】

1.向病人講解陰道脫落細胞檢查的意義及步驟,讓病人了解有關的知識。

2.將用物準備齊全,並協助病人擺好體位。

3.檢查前2日應避免性生活、陰道檢查、陰道衝洗及上藥。

4.載玻片應作好標記,避免混淆病人姓名和取材部位。

5.給病人講解生殖道脫落細胞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囑病人及時將病理報告反饋給醫師,以免耽誤治療。

第二節 宮頸活組織檢查

宮頸活體組織檢查簡稱宮頸活檢,是采取子宮頸病灶的小部分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以確定子宮頸病變性質,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方法。

【適應證】

1.異常陰道出血者,(如接觸性陰道出血、絕經後陰道出血等)或疑有宮頸癌者。

2.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巴氏Ⅲ級及Ⅲ級以上者;巴氏Ⅱ級經抗炎治療未見好轉者,TBS分類鱗狀細胞異常的病人。

3.慢性特異性宮頸炎症,如結核、阿米巴、尖銳濕疣等,需進一步明確診斷者。

4.肉眼見宮頸有潰瘍或贅生物等,需明確診斷者。

5.宮頸細胞學檢查已查到癌細胞,需進一步確定浸潤範圍者。

【禁忌證】

近月經期、月經期或妊娠期;有出血傾向疾病者;急性或亞急性生殖器官炎症者。

【手術時間】

月經幹淨後3~7日內為宜。

【物品準備】

陰道窺器1個,活檢組織鉗1把,宮頸鉗1把,刮匙1把,無齒長鑷子1把,刀柄1把,尖刀片1個,帶有線尾的宮頸棉球,普通棉球數個,棉簽數根,裝有固定液的標本瓶4~6個及消毒液等。

【操作步驟】

1.鉗取法

(1)囑病人排空膀胱後,取膀胱截石位。

(2)用陰道窺器暴露子宮頸,拭淨分泌物後,用消毒液進行宮頸、陰道消毒。

(3)用活檢鉗在宮頸外口鱗-柱交接部鉗取小塊病變組織,如疑宮頸癌者在宮頸按時鍾位置3點、6點、9點、12點4處,用活檢鉗各取下適當大小組織。必要時可用小匙搔刮宮頸管部組織。

(4)將所取組織立即分裝於標本瓶內,並做好標誌。

(5)用帶有線尾的宮頸棉球壓迫鉗取部位,並將尾端留在陰道口外。

2.錐形切除法

(1)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和陰道,並導尿。

(2)用宮頸鉗夾住宮頸前唇,用手術刀在宮頸病灶外0.5cm處做環形切口,根據不同的手術指征,可深入宮頸1~2cm作錐行切除,殘端止血。此種方法現在多被宮腔鏡等方法取代。

(3)將切下組織放入裝好固定液及作好標記的標本瓶中,送病理檢查。

(4)用無菌紗布卷填塞創麵,壓迫止血或縫紮止血。

(5)術後留置導尿管24小時,持續開放。

知識鏈接

高頻電波刀的電圈切除術(LEEP)現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也叫“大環狀宮頸移行帶切除術”。該技術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治療宮頸疾病手段,適應證為:子宮頸炎、宮頸外翻、宮頸息肉。宮頸濕疣,亞臨床HPV感染可用藥物治療,但如果合並CIN,或病變範圍較大,無條件隨訪者,應行物理治療或LEEP治療。懷疑CINⅡ或CINⅢ,適用於持續CINⅠ 或CINⅠ 隨訪不便的病人。LEEP適用於重度非典型增生,但不宜用於宮頸原位癌。懷疑宮頸非典型鱗狀細胞。

【護理要點】

1.術前準備 向病人講解手術的目的、過程,以取得病人的配合;護理人員陪伴在病人身邊,提供心理支持。

2.術中配合 為醫師提供所需物品。標本瓶應注明標誌,寫清取材部位。

3.術後護理 囑病人於24小時後自行取出陰道內紗條,如出血多,必須立即就診;保持會陰清潔,宮頸活檢者1個月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錐形切除者,2個月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

第三節 診斷性刮宮術

診斷性刮宮術其目的是刮取子宮內膜作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並指導治療。如疑有頸管病變,應對宮頸和宮腔分別進行診斷性刮宮術,簡稱為分段診刮。

【適應證】

1.不明原因的子宮出血,需證實或排除子宮內膜癌、頸管癌或其他病變者。

2.月經失調,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閉經,需了解其子宮內膜的變化及對性激素的反應情況者。

3.不孕症需了解有無排卵者。

4.疑子宮內膜結核者。

5.疑宮內組織殘留並欲明確診斷者。

【禁忌證】

急性或亞急性生殖器發炎症者。

【物品準備】

人工流產包1個,內有:陰道窺器1個、宮頸鉗1把、長持物鉗1把、子宮探針1根、有齒卵圓鉗1把、宮頸擴張器4~8號各1根、刮匙1把、彎盤1個、中方紗布2塊、棉球2個、棉簽數根;輸液、輸血用具1套,搶救藥品、吸氧設備1套,95%乙醇、固定標本的小瓶。

【操作步驟】

1.受術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後鋪巾,雙合診查清子宮的位置、大小及附件情況。

2.暴露宮頸,清除陰道分泌物,並消毒宮頸及頸管,然後鉗夾宮頸,探測宮腔。

3.按子宮屈向,用宮頸擴張條逐號擴張宮頸管至8號擴張條能放入,即可送入中型刮匙。

4.順子宮屈向送入刮匙達子宮底部,自子宮前壁、側壁、後壁、子宮底部刮取組織。

5.在刮宮過程中,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應全麵徹底清除肥厚的內膜,既可止血,也可作組織病理學檢查,了解子宮內膜分泌期或增生期及增生的程度,結合臨床明確診斷;對絕經期病人疑內膜癌者,刮宮時應特別細心,輕柔操作,刮出少許組織送檢即可;如疑內膜結核者,須注意刮取子宮兩角部的組織。

6.分段刮宮者,先用小細刮匙取宮頸管內組織,然後再刮宮腔內組織。刮宮前不探查宮腔的深度,以免將宮頸管組織帶入宮腔混淆診斷。

【護理要點】

1.術前準備

(1)熱情接待病人,向病人講解診斷性刮宮的目的、手術過程,解除病人的恐懼情緒,使病人主動配合手術。

(2)填寫好病理檢查單,並準備好固定標本的小瓶。準備好各種搶救物品。

(3)預約時,護理人員應告訴病人在手術前5日禁止性生活;對不孕進行刮宮者,應選擇月經前或月經來潮6小時內進行,以便判斷有無排卵或黃體功能不良。

2.術中配合

(1)陪伴在病人身邊,教病人放鬆技巧,如深呼吸。

(2)協助醫師仔細觀察刮出組織後,將組織放入已作好標誌、裝有固定液的小瓶內立即送病理科檢查,並作好病人記錄。

3.術後護理

(1)術後觀察病人1小時,無腹痛、內出血征象時方可離院。

(2)保持外陰部清潔,按醫囑口服抗生素3~5日。禁性生活和盆浴2周。

(3)1周後到門診複查恢複情況及了解病理檢查結果。

第四節 輸卵管通暢檢查

輸卵管通暢檢查是女性不孕症檢查、診斷和治療的最常用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檢查輸卵管是否暢通,了解宮腔和輸卵管腔的形態及輸卵管的阻塞部位。其常用方法有輸卵管通液術及子宮輸卵管造影術。

【適應證】

1.女性原發或繼發不孕症,男方精液正常,疑有輸卵管阻塞者。

2.檢驗和評價輸卵管再通術的效果。

3.輸卵管在通水後經宮腔注藥液或通氣,可防止吻合部粘連,以保證手術效果。

【禁忌證】

1.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或亞急性發作者。

2.月經期或有子宮異常出血者。

3.有嚴重心、肺疾病的病人。

4.體溫高於37.5℃者。

【物品準備】

陰道窺器1個、子宮導管1根、彎盤1個、卵圓鉗1把、子宮頸鉗1把、子宮探針1根、長鑷子1把、宮頸擴張條2~4號各1根、紗布6塊、治療巾、孔巾各1張、棉簽數根、棉球數個、氧氣、20ml空針1副、生理鹽水20ml、慶大黴素1支、地塞米鬆5mg、造影劑1支、搶救用品等。

【注意事項】

1.輸卵管通暢檢查過程中,子宮頸導管必須貼緊宮頸,以免漏液。推注液體時速度不可過快,以免輸卵管壁受傷或破裂,甚至引起內出血。

2.通液所用生理鹽水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以免過冷刺激輸卵管發生痙攣。

【護理要點】

1.術前護理

(1)向病人介紹輸卵管通暢術的目的、簡要過程及配合要點,臨床診斷及治療疾病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知情合作。

(2)根據醫囑準備好相關器械及物品,如為輸卵管碘油造影者,須在術前應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24小時做碘過敏試驗。

(3)月經幹淨3~7日進行檢查為宜,術前3天禁止性生活。

2.術中配合

(1)為醫師提供手術所需物品。

(2)了解病人的感受,鼓勵病人,配合醫師順利完成手術。病人如有不適,應立即處理。

3.術後護理

(1)安置病人休息,觀察1小時無異常方可讓病人離院。

(2)按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3)通暢術後2周內禁性生活和盆浴。

第五節 經陰道後穹隆穿刺術

陰道後穹隆穿刺術指在無菌條件下,以長穿刺針經陰道後穹隆刺入盆腔獲取標本的穿刺方法。

由於直腸子宮陷凹是盆腔最低部位,與陰道後穹隆接近,腹腔中遊離血液、滲出液、膿液、腫瘤破碎物或腹水等常積聚於此。陰道後穹隆穿刺術是婦產科臨床常用的輔助診斷方法,也可由於某些疾病的治療。

【適應證】

1.凡是婦科檢查發現子宮直腸陷凹飽滿,疑有積液,可作後穹隆穿刺抽取液體送檢。常用於可疑宮外孕、卵巢黃體破裂等有內出血病人,若抽出不凝固的血液,即可確診。

2.個別盆腔膿腫或其他炎性積液者,也可經後穹隆穿刺放液衝洗或注入抗生素治療。

3.在B型超聲引導下經後穹隆穿刺取卵,用於各種助孕技術。

【物品準備】

窺陰器1個,彎盤1個,宮頸鉗1把,18號穿刺針1個。治卵圓鉗1把,10ml一次性注射器1具,療孔巾1塊,紗布2塊,標本瓶1個。

【操作方法】

1.讓受術者自解小便後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後鋪孔巾。

2.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與陰道後穹隆,局部再次消毒。

3.用宮頸鉗夾持宮頸後唇向前牽引,充分暴露陰道後穹隆,用碘伏棉球重新消毒後穹隆部陰道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