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方案:適用於35歲以上或卵巢儲備功能較差者(卵泡數目少於5個)。月經周期第2天開始注射達必佳0.1mg/d,第3天或第4天注射FSH/HMG2~4支,至應用HCG日。
2)超短方案:適用於卵巢反應不良的患者。月經周期第2天開始注射達必佳0.1mg/d,用3天後停藥,第3天注射FSH/HMG2~4支至應用HCG日。
3)超長方案:適用於重度PCOS、高LH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月經周期第1天使用GnRHa,第28天視患者病情加用第2支GnRHa,直到達到完全降調節,即E2<20ng/ml,內膜厚度<4mm時,開始用FSH/HMG促排卵。監測過程同前。
GnRH拮抗劑(GnRHantagonist)GnRH拮抗劑可與垂體GnRH受體緊密結合而不引起促性腺激素釋放,可迅速阻斷GnRH受體,抑製天然GnRH的作用。使用拮抗劑後可維持雌激素水平,以避免激素降低所導致的症狀,治療中止後,性腺功能恢複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時間取決於治療周期的長短。由於GnRH拮抗劑不會導致垂體脫敏,垂體細胞可以很快對刺激產生應答反應。
用法:在促排卵的第5天或第6天(開始促性腺素治療的4~5天)每天注射Cetrotide0.25mg直至誘發排卵,注射時間可選擇早上或晚上。如果選擇在早上,則最後一支Cetrotide應在誘發排卵當日早上注射,如果選擇在晚上,則最後一支Cetrotide應在誘發排卵前一日晚上注射。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於HCG具有類似LH作用,注射HCG作為模仿LH峰值,啟動卵子最後成熟與黃體形成。確定HCG注射時間的根據是:①1~2個主導卵泡平均直徑達16~18mm,發育卵泡超過10個且卵泡直徑達14mm。②宮頸黏液豐富、透明,宮頸口瞳孔現象明顯。③患者既往月經周期長短可作為參考。④每個大卵泡E2平均水平至少為1110pmol/ml,應停止注射HMG,注射HCG。確定注射HCG時間必須合適,若卵泡不成熟不具足夠LH受體,HCG不能啟動最後成熟過程,且注射HCG過早,卵丘小而緊附卵泡壁,取卵時抽吸卵泡不易,回收卵子少且不成熟;注射HCG過遲,由於內源性LH峰的增加,過早黃素化對卵子受精不利。使用HCG劑量存在個體敏感性差異,這些差異與所用FSH/HMG對排卵前期卵泡LH受體生成數量及功能有關。通常使用的劑量為5000IU或10000IU。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藥物治療
(一)概述
1.簡介卵巢過度綜合刺激征(OHSS)是促排卵治療最嚴重的並發症,幾乎都是醫源性的並發症,主要與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有關,偶見於使用克羅米芬促排卵者。由於卵巢對促性腺激素刺激正常反應與過度刺激反應之間的差異十分接近,因此在超刺激用藥過程中必須嚴密檢測,以防卵巢過度刺激征出現,通常在給藥第4天開始直至取卵之前均行B超監測。常見卵巢過度刺激反應的高危因素有:①卵泡期開始就使用大劑量的促性腺激素,募集大量的卵泡,易發展為卵巢過度刺激的高危因素。②每千克體重使用促性腺激素劑量過大。③對藥物反應過度。卵巢過度刺激征的發病機製認為是由於卵巢產生過多的卵泡,導致過量的雌激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被激活,造成毛細血管的損傷,血管通透性改變,血管內體液丟失導致低血容量、血液濃縮、腎灌流量減少、低血容量休克、電解質紊亂、血黏稠性增加、凝血障礙、血栓形成。臨床上表現為胃腸道不適、腹水、胸水、少尿、卵巢增大,一旦妊娠,症狀將會持續2~3個月。
2.OHSS的監測和處理原則
(1)臨床、超聲、實驗室和心電圖監測:HMG-HCG誘發排卵者應於注射HCG第一次劑量的第3~5天開始隨訪,對消化道症狀進行性加重,特別是腹脹、體重增加的中、重度OHSS應收住院。超聲對OHSS的監測主要了解卵巢增大及腹水、胸水。臨床監測包括每天測體重、腹圍,記錄腹水征、出入量及生命體征,並根據情況進行係列血液化學測定,包括血細胞壓積、尿素氮、肌酐、電解質、總蛋白/白蛋白、血凝、尿鈉、尿鉀等。心電圖用於隨訪及評估高血鉀。
(2)處理:①一般處理:OHSS者應臥床休息、多飲水、高蛋白飲食,因卵巢大而脆,易發生破裂或扭轉,應禁止盆腹腔檢查、重壓和劇烈的運動;輕症一般不需特殊處理。②糾正血容量:適當補充5%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有助於維持病人的能量平衡及改善循環。中、重度OHSS的治療主要針對血管內液體外滲造成的低血容量,維持體液滲出期的血容量和及早糾正低血容量,是防止各種循環障礙並發症的關鍵。可根據病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或血漿蛋白等擴容劑,一般每日輸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根據腹水量及低蛋白血症補充白蛋白或輸入血漿,25%的白蛋白溶液200ml靜脈滴注,50ml/h,持續4小時以上,每4小時測一次血細胞比容,重複靜脈滴注白蛋白,直至血球壓積恢複至36%~38%。靜脈滴注白蛋白必須緩慢,因為快速滴入可能會過快逆轉血液濃縮而發展為血液稀釋,在腎濾過功能恢複以前,造成遊離的水又漏回到血管間隙。③胸腹水處理:胸水及腹水引起明顯腹脹及呼吸困難者,可通過腹腔或胸腔穿刺引流緩解症狀。減輕腹壓還有助於改善靜脈回流及心輸出量。穿刺應在B超引導下進行,以免損傷增大的卵巢,一次腹水引流量一般為1000~2000ml。利尿劑不能使胸腹水減少,反而進一步減少血管內容量,加重循環障礙,促進血栓並發症。④少尿:及時使用血漿擴容一般能維持正常尿量。病情嚴重有腎損害發生少尿者,可采用甘露醇利尿。血細胞比容小於38%時,可靜脈給予速尿10~20mg,以評價腎髒的反應。使用利尿劑前必須增加血液白蛋白濃度,複查血細胞壓積,血容量恢複正常前過度速尿有增加血栓形成,導致低血壓的危險。⑤高凝: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疏通微循環的作用,如果及時采用血漿擴容,通常不需要肝素抗凝治療。重度OHSS患者立即給予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兩次,直至出院。⑥根據生化結果適當補充碳酸氫鈉及電解質,糾正酸堿平衡紊亂及電解質紊亂。⑦糖皮質激素:以往認為有阻止液體向腹、胸腔滲透的作用,可用強的鬆5mg,一日3次,但近來有觀察認為效果不肯定。
(二)常用藥物
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血漿、糖皮質激素(潑尼鬆、強的鬆、去氫可的鬆)、肝素、抗生素、速尿、甘露醇。
輸卵管造影常用藥物
(一)概述
目前,國內外子宮輸卵管造影均用含碘造影劑,分為油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
1.油劑優點:①密度高,黏膜塗染均勻,攝片效果良好;②有滑潤及鬆解輕度粘連的作用;③過敏少,刺激性小。缺點:①攝片時間長,需24小時後再攝第二張片;②在腹腔停留時間長,分解出來的脂肪酸會刺激組織,形成肉芽腫、粘連等,亦可在輸卵管狹窄部形成異物肉芽腫,使管腔完全阻塞;重者可在肺部形成散在的小肉芽腫,較少見;③油栓,若造影時子宮或輸卵管內有創麵,距月經期過短,注射壓力過大,操作損傷或原有潰瘍性病變,碘油可進入血管內,量少時無症狀,量多則碘油可進入肺、心、腎,而致呼吸困難、胸痛、發紺,引起刺激性咳嗽或術後血尿,重者休克、死亡。
2.水劑優點:①檢查時間短,注入造影劑15分鍾後即可攝第二張片;②可通過較狹窄的輸卵管;③被組織吸收快。缺點:①子宮輸卵管邊緣部分顯影不好,細微病變不易觀察;②有的患者在注藥時有刺激性疼痛。
碘過敏試驗:①皮膚劃痕試驗:將2.5%碘酊塗布於前臂屈麵,直徑2~3cm,在其上做劃痕,20分鍾後觀察有無紅腫反應。②眼結膜實驗:於一側眼球結膜滴注造影劑,15分鍾後觀察結膜是否充血、紅腫,與未滴藥側對照,如出現充血、紅腫則為陽性;③靜脈試驗:30%同批號造影劑1ml靜脈注射,15分鍾後若無反應則為陰性,如出現蕁麻疹、打噴嚏、胸悶、口內金屬味、喉頭水腫等,均為陽性。
(二)常用藥物
主要用於支氣管及子宮、輸卵管、瘺管等的造影檢查。也可用於尿路、腎盂、心血管、腦血管造影,子宮輸卵管造影:導管直接導入:①注意使用者有無碘過敏史。②碘遇高熱和日光照射易遊離析出,故本品不宜在日光下或空氣中暴露過久。③甲狀腺功能亢進、老年結節型甲狀腺腫、甲狀腺癌患者及有發熱、過敏體質或有心、肝、肺疾患者,禁止使用泛影葡胺。
用後有惡心、嘔吐、眩暈、流涎、蕁麻疹等反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活動性結核、甲亢及對碘過敏者禁用;注後有過敏性休克及低血壓時,可用腎上腺素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