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立誌在四川放蜂的地方就在小紅家附近。那地方是一處向陽山坡,滿坡盡是油菜。這裏住著幾戶人家,都住在半山坡上。在人家地盤上放蜂,首先要征得人家同意。安頓好後,還得備上禮品慰問人家。出門在外的人求個平安。於是,他與李叔來到了小紅家。小紅母親正被疾病折磨著。她父親前兩年過世,母女倆生活十分艱難。為此,小紅休了學。立誌聽了當時便覺心酸。回到住處後,他左思右想,決心幫小紅一把。第二天,他給小紅家送去一罐頭瓶蜂蜜和五百元錢。母女倆感激不盡,連稱他是好人。並說,永遠不會忘記他的滴水之恩,定會以湧泉相報的。
第二天,小紅就到立誌住的帳蓬裏,邀請他到她家吃頓便飯。立誌再三謝絕,小紅死活不依,後來就去了。小紅給立誌做了碗過橋米線,辣得立誌頭上直冒汗珠子,舌頭不住往外伸。他第一次領教到川味飯的辣勁。
這麼一來二往,他們就熟悉了。小紅便經常到立誌帳蓬來,他們在一起暢談。從生活到學習,從文學到新聞。他們有共同的話題,所以很談得來。漸漸地兩人親如兄妹。立誌聽說小紅母親害的是嚴重胃病。記得是吃了頓麵條後,總覺得心口堵得慌,胃裏很難受,常反胃、厭食,吃不下東西。成天也覺得渾身無力氣,人也漸漸消瘦。為此,他們沒少折騰,跑了好幾家大醫院,見過許多教授、專家。中藥、西藥,中成藥吃了無數,就是不見效。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後,隻能用身子熬著。立誌聽了,有些不忍。他安慰小紅說:我聽奶奶給我講過這麼一個故事。故事裏說,從前有個人,吃了一碗涼麵後,便覺得身體不適。總是感到心頭什麼東西堵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後來竟象得了癆病一般,渾身無力。一天,他來到幾裏地外的一個小村莊,見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那老人上上下下把他打量了很久,才對他說:“小夥子,是吃麵得下的病吧?”那人點了點頭。他又說:“這樣,你兩個月後來我這裏,我給你配一副良藥,保你藥到病除。”小夥子雖滿腹懷疑,但還是連聲道謝。兩個多月後,小夥子如約而至。老人讓他在門前台階上坐下,說:“稍等。”不一會端來一碗麵湯讓他喝。小夥子疑惑不解,問:“這不是麵湯嗎?”“不是,是我專為你配的藥。喝下去,保管藥到病除。”小夥子也是事急亂求醫,死馬當成活馬醫。將那碗麵湯喝了下去。喝完,老人讓小夥子回去。小夥子又帶著不解離開了小村莊。不料,剛走到家門口,腹痛裏急,想要大便。回家到了茅房,便痛痛快快拉了一回,大便是黑色粘稠物。從此以後,身體日漸康複。後來,他去問老人,到底給他服的是啥藥,有如此神奇療效。老人告訴他,那確實是碗麵湯,但是埋在地下兩個多月的麵湯。他又問為什麼,老人又告訴他,吃麵條必須喝麵湯,麵湯乃是克麵條形成之積食的良藥。尤其是體質差的人,吃麵條一要喝麵湯,不然麵條會積在胃裏,粘在胃壁上。所以,我想:你母親是否也是因吃麵條沒有喝麵湯,因而麵條在胃裏形成了積食。我也想用埋在地下的麵湯幫你母親治好病。不過,我隻是聽奶奶那麼一說,真有那麼神奇就難說了。我覺得不妨試試。你說呢?
小紅驚喜萬分,他攀住立誌胳膊連聲喊:“試試,試試,快試試。一定要試試。”
立誌又說:“一切都由我準備,到時再告訴你母親。”
“成,成。”
兩個多月後,立誌取出埋在地下的麵湯,溫熱後讓小紅母親喝下。從此,小紅母親便擺脫了病魔,身體日漸康複。
這真是天大的恩德。小紅母親自然感謝不盡,竟有將小紅許配給立誌之意,被立誌婉言謝絕了。但從此以後,小紅和立誌的來往更加密切起來。她常邀他去她家吃飯,有時做下好吃的又會送來。立誌勸小紅別這樣,他想疏遠小紅。小紅嘴上答應,來往卻有增無減。立誌常告誡自己這是正常交往,要注意分寸。他也這樣做了。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他們關係又拉近了一步。
一天,小紅下嘴唇上長了個血瘤子,雖說隻有莞豆般大小,但圓溜溜的十分惹眼。它不僅影響人吃飯,更重要的是影響人的麵容,使漂亮大打折扣。小紅為此十分苦惱,她曾狠心用剪刀去剪。不僅疼痛難忍,而且血流不止。過後,血瘤如青草一般,割掉不久又長了出來。讓小紅覺得痛苦極了。所以不願出門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