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在這個教訓裏學到的道理非常簡單:“長大後,我見識了人類許多行為,認識到,許多人買哨子都付出了太多的錢。簡而言之,我確信人類的苦難,相當一部分產生於他們對事物的價值作出了錯誤的估計,也就是,他們買哨子多付了錢。”

托爾斯泰娶了一個他非常鍾愛的女子,他們在一起非常快樂。可是,托爾斯泰的妻子天生嫉妒心很強。常常窺測他的行蹤,他們時常爭吵得不可開交。她甚至嫉妒自己親生的兒女,曾用槍把女兒的照片打了一個洞。她還在地板上打滾,拿著一瓶鴉片威脅說要自殺,嚇得她的孩子們躲在房間的角落裏直叫。

如果托爾斯泰跳起來,把家具砸爛,我倒不怪他,因為他有理由這樣生氣。可是他做的事比這個要壞得多,他記一本私人日記!這就是他的“哨”。在那裏。他努力要讓下一代原諒他,而把所有錯都推到他妻子身上。他妻子如何對付他呢?她當然是把他的日記撕下來燒掉。她自己也記了一本日記,把錯都推到托爾斯泰身上。她甚至還寫了一本小說,題目就叫《誰之錯》。在小說裏,她把丈夫描寫成一個破壞家庭的人,而她自己則是一個犧牲品。

結果,他們把唯一的家,變成了托爾斯泰自稱的“一座瘋人院”。這兩個無聊的人為他們的“哨子”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0年的光陰都生活在一個可怕的地獄裏,隻因為兩人中沒有一個有頭腦說“不要再吵了”;隻因為兩人都沒有足夠的價值判斷力,能夠說:“讓我們在這件事上馬上告一段落。我們是在浪費生命。讓我們現在就說‘夠了’吧。”

不錯,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內心平靜的秘訣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

所以,要在憂慮毀了你之前,先改掉憂慮的習慣,第五條規則就是:

任何時候,我們想拿錢買東西或為生活付出代價,要先停下來,用下麵三個問題問問自己:

(1)我現在正在擔心的問題,和我自己有何關聯?

(2)在這件令我憂慮的事情上,我應在何處設置“到此為止”的最低限度--然後把它整個忘掉。

(3)我到底該付這個“哨子”多少錢?我所付的是否已超過了它的價值?

所以說,要想改掉憂慮的習慣,你就要遵循第五條規則:

為憂慮劃出“到此為止”的底線。

讓憂慮告別你的生活

就事業而言,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天必須親自處理各種各樣的日常工作,這些工作不僅滿足我們生存的需要,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快樂,但在相當多數情況下我們其中的一些人卻享受不到工作的快樂,而是痛苦於由工作壓力帶來的種種憂慮。

我曾參與過一項名為“壓力下的家庭健康”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20000人中有近85%的人認為,絕對需要學習如何處理壓力。根據過去10年美國家庭醫師協會(AmericanAcademyofFamilyPractitioners)的調查估計,一般的病人中,有近3/4具有與壓力有關的問題。這樣的調查和其他類似的調查統計,引起許多公司機構與企業界領導人的關切,因為在過去的1年裏,怠工以及與壓力相關的疾病而造成的生產效益低下,已使得他們的公司損失了500億美元。而且他們相信在兩年以內,這種花費會增至750億美元。而且他們平均每位美國工人要花750美元。家庭與婚姻是受壓力影響最嚴重的領域。一般來說,壓力是婚姻問題與人際關係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艾柯森博士在他的一篇醫學報告中為我們總結了一些關於工作壓力帶來的憂慮症狀。他說,壓力是精神與身體對內在,外在事件的生理反應與心理反應,具有下列特征:

主觀性--同樣的事件有人覺得有壓力,有人卻覺得不怎麼樣;

評價性--同樣的壓力有人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然而有人卻認為對自己有副作用;

活動性--壓力會因為對每一個人造成的嚴重性不同,從而產生程度不同的壓力。

艾柯森仔細地觀察他的病人,發現80%的人因為工作的壓力產生憂慮,而煩躁和憂慮致使他們的身體經常呈現如下這樣一些症狀。

情緒:緊張,敏感,多疑,不穩定,焦躁不安,憂慮煩惱,難以放鬆等。

生理:口幹舌燥,心跳急速,異常出汗,肌肉緊繃僵硬,便秘,頭痛,失眠,血壓升高,全身酸痛,疲勞,精神不濟,消化係統不良,新陳代謝失調等。

行為:抱怨,爭執,挑剔,責備,暴力,濫用藥物,生活作息混亂,坐立不安等。

不錯,工作的壓力是憂慮的主要來源,但憂慮最能傷害到你的時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動的時候,而是在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之後。你曾否注意到,當你在工作出現過失或者差錯的時候,你害怕別的同事或者上司會發現這事時,你心中有著一股怎樣強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因為我們都曾經或多或少地在工作中出現過失誤。

我在得州舉辦的成人教育班上,一個叫瑪麗蘇伊曼的女士講述了她一段至今難忘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