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蘇格拉底有些無可奈何,但他帶有自嘲意味的譏諷,使他從窘境中超脫出來,顯示了極深的生活修養。
能夠“含沙射影”地讓對方感到臉紅,既解不快,又可起訓誡作用,何樂不為。
自嘲能產生七大積極效果
適時適度地自嘲,不失為一種良好的修養,一種充滿魅力的交際技巧。自嘲,能製造寬鬆和諧的交談氣氛,能使自己活得輕鬆灑脫,使人感到你的可愛和人情味,有時還能更有效地維護麵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自嘲能產生以下七大積極效果。
1.擺脫窘境
在交談中,當對方有意無意地觸犯了你,把你置於尷尬境地時,借助自嘲擺脫窘境,是一種恰當的選擇。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總統杜魯門會見十分傲慢的麥克阿瑟將軍。會見中,麥克阿瑟拿出煙鬥,裝上煙絲,把煙鬥叼在嘴裏,取下火柴。當他準備劃燃火柴後,停下來對杜魯門說:“抽煙,你不會介意吧?”
顯然,這不是真心征求意見,在他已經做好抽煙準備的情況下,如果對方說他介意,那就會顯得粗魯和霸道。這種缺少禮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魯門有些難堪。然而,他看了麥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將軍,別人噴到我臉上的煙霧,要比噴在任何一個美國人臉上的煙霧都多。”
由此可見,當令人難堪的事實已經發生,運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並且,還能體現出你的大度胸懷。
2.解決難題
廣東一家蔬菜公司的副科長到郊區調運鮮菜,賣方想趁機撈一把,索價很高,雙方僵持不下。眼看城裏市場蔬菜供應嚴重不足,快要脫銷,心急如火的科長卻擺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充分使用公關藝術中的幽默法來自嘲:“其實,你們把我看高了。我不過是個小科長,還是副的,我手裏能有多大的決定權?再說,夏天這麼熱,我花大價錢買一堆爛菜幫子回去,能擔當得起虧損的責任嗎?”賣主們聽了他的這番話,望望酷暑的太陽,知道蔬菜多積壓一天將腐爛不少,不禁大為泄氣,動搖了索要高價的決心。並且,賣主對科長的“苦衷”與“難處”還產生某種同情心,開始妥協。最後終於降低了菜價,達成了協議,該科長則順利地完成了蔬菜調運任務。
3.寬慰自己
人們在有些時候因某些事不盡如人意而煩惱和苦悶,運用自嘲,既可寬慰自己,又能讓人刮目相看,一舉兩得。
1958年,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問世不久,便遭到陳伯達之流的點名批判。有人憤憤不平地對馬老說:“你的逆耳忠言,竟遭人潑冷水。”馬老風趣地回答說:“我最不怕冷水的,近50年來,我洗慣了冷水澡,天天洗,一日洗兩次,冬夏不分。因此,冷水對我來說非但無害,反而有益健康。”
4.融洽氣氛
鋼琴家波奇是一位幽默家。有一天他到美國密歇根州福林特城演奏,開場前發現上座率很低,不到五成。他雖然很失望,但並沒有因此影響自己的情緒。為使場內觀眾不感到空寂,他便走向舞台的腳燈,笑著對觀眾說:“福林特這個城市的人們一定很有錢,因為我看到你們每個人都買了兩三個座位的票。”立刻,空蕩的劇場被笑聲充滿了,為他的演奏做了情緒鋪墊。
5.消除尷尬
置身於難堪境地時,如果過分掩飾自己的失態,反而會弄巧成拙,使自己越發尷尬。而以漫不經心,自我解嘲的口吻說幾句取悅於人的話,卻可以活躍氣氛、消除尷尬。
作家傑斯塔爾是個大胖子,他卻不以胖為恥。他對朋友自嘲說:“我是個比別人親切三倍的男人,每當我在車上讓座給女人時,我的一個座位中可以坐下三個人。”輕鬆愉快的自嘲,正是傑斯塔爾信心十足的有力表現。
6.增添情趣
美國文學家歐文年輕時常向人們吹噓自己是位好獵手,沾沾自喜地談論自己高明的槍法。一天,他同朋友去打獵,朋友指著河裏一隻野鴨請他開槍。歐文瞄了一下扣動扳機,但沒有打中,野鴨飛走了。朋友感到難為情,他卻毫不介意,對朋友說:“真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死鴨子能飛。”這是一句自嘲的話。正是這句話,歐文才給自己解脫了窘境。多麼巧妙,多麼有趣。
7.增加人情味
笑自己的長相,或笑自己做得不很漂亮的事情,會使我們變得較有人情味,並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一次,陳毅到親戚家過中秋節,進門發現一本好書,便專心讀起來,邊讀邊用毛筆批點。主人幾次催他去吃飯,見他不去,就把糍粑和糖端來。他邊讀邊吃,竟把糍粑伸到硯台裏蘸上墨汁直往嘴裏送。親戚們見了,捧腹大笑。他卻說:“吃點墨水沒關係,我正覺得自己肚子裏墨水太少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