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不妨拿自己開涮--說話自嘲經(1)(1 / 2)

口才聖經--自嘲,顧名思義就是自我嘲弄,就是運用嘲諷的語言和語氣,自己戲弄自己,自己貶低自己,自己嘲弄自己。適時適度地“自嘲”會收到妙趣橫生、意味深長的效果。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溢於言表的是嘲弄自己,而言語的“潛台詞”卻另有韻味,具有表裏相悖、言此及彼的特點。運用自嘲往往能使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由大變小、由重變輕,並在別人會心的一笑中得以淡化。自嘲既是一種構成幽默的方式,也是一種優化自身性格魅力的獨特而有效的方法,它在交談中具有特殊的表達功能和使用價值。

想笑別人,先笑自己

幽默一直被人們稱為隻有聰明人才能駕馭的語言藝術,而自嘲又被稱為幽默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見,能自嘲的人必須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術,因為它要你自己罵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誤、不足甚至生理缺陷來“開涮”,對醜處、羞處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誇張、剖析,然後巧妙地引申發揮、自圓其說,博得一笑。沒有豁達、樂觀、超脫、調侃的心態和胸懷,是無法做到的。可想而知,自以為是、斤斤計較、尖酸刻薄的人難以說好自嘲的話。自嘲誰也不傷害,最為安全。你可用它來活躍談話氣氛,消除緊張;在尷尬中自找台階,保住麵子;在公共場合獲得人情味;在特別情形下含沙射影,刺一刺無理取鬧的小人。

自嘲是不可多得的靈丹妙藥,別的招不靈時,不妨拿自己來開涮,至少自己罵自己是安全的,除非你指桑罵槐,一般不會討人嫌,老狐狸的金科玉律便是:不論你想笑別人怎樣,先笑你自己。

1.自己胳肢自己笑

在人前蒙羞、處境尷尬時,用自嘲來對付窘境,不僅容易找到台階,而且多會產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自己把自己胳肢幾下,自己先笑起來,是很高明的一種脫身手段。

有個石學士,一次騎驢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會不知所措,可這位石學士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虧我是石學士,要是瓦的,還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語,說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自然這石學士也在笑聲中免去了難堪。以此類推,一位胖子摔倒了,可是他說:“如果不是這一身肉托著,還不把骨頭摔折了?”換成瘦子,可以說“要不是重量輕,這一摔就成了肉餅了!”一位矮個學者的妻子嘲笑丈夫身材太矮,這位學者笑眯眯地說:“我看還是矮點好,我如果不是一米五七,現在能夠著作等身嗎?如果不是我身短力小,我們的戰鬥你能場場取得勝利嗎?如果不是我矮,你能優越地說我太短嗎?”說畢,全場叫絕。

由此可見,自嘲時要對著自己的某個缺點猛烈開火才容易妙趣橫生,但就這份氣度和勇氣,別人也不會讓你孤獨自笑,而多少會陪你笑上幾聲的。

2.公眾人物更需要笑自己

身在高位者或明星大腕們,與人打交道讓人感到有架子。可能是因為他們過於緊張、有壓力,也可能是這些人還沒有摸著與普通人相處的竅門。通常而言,開開自己的玩笑,可以緩解壓力,還能讓一般人覺得有人情味,和普通老百姓一樣,從而讓人心裏會舒坦。

此類例子多得很,一些相聲演員、笑星或節目主持人常以此贏得觀眾的好評。

我國著名電視製作人、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曾經應邀主持一個晚會的演出。晚會進行到中途時,楊瀾不小心在下台階時摔倒了。出現這種情況確實令人尷尬,但楊瀾非常沉著地爬了起來,憑著她特有的主持人的口才和智慧,對台下的觀眾說:“真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呀。我剛才的獅子滾繡球節目滾得還不熟練吧?看來這次演出的台階不是那麼好下啊!但台上的節目會很精彩的,不信,大家瞧他們。”

楊瀾這段自我解嘲式的即興演講非常成功,不但為自己擺脫了尷尬,更顯示出了她非凡的口才。以至於她話音剛落,現場就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力求個性化、形象性並學會適當的自嘲,可以使自己說話變得有趣起來。幽默力量能認同幽默的事物。因此老狐狸會笑自己,也鼓勵別人和他一起笑。你也能做到!

3.嘲笑自己也能讓他人臉紅

凡幽默之人往往不會處處與人為難,時時跟他人過不去,更不會無事生非。他總是遇事退避三舍,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遭到令常人難以忍受的冤屈,也不會怨恨得咬牙切齒,憤怒得破口大罵。但是,他也不是窩囊廢,他會以他獨有的寬容的方式做出反應,也許帶一點嘲諷,當然更少不了自嘲。這樣,他成了更高層次上的勝利者。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是個潑婦,常對他發脾氣,而蘇格拉底總是對旁人自嘲道:“討這樣的老婆好處很多,可以鍛煉我的耐力加深我的修養。”一次,老婆又發起脾氣來,大吵大鬧,很長時間還不肯罷休,蘇格拉底隻好退避三舍。他剛走出家門,那位怒氣難平的夫人突然從樓上倒下一大盆水,把他澆得像隻落湯雞。這時,蘇格拉底打了個寒戰,不慌不忙地說:“我早就知道,響雷過後必有大雨,果然不出我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