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就如同小鷹一般,擁有翱翔天際的夢想。但這些偉大的夢想往往就在周圍人的一句“不可能”聲中消失破滅。這就是我們缺乏希望的原因,如果因別人的議論而放棄自己的理想,那麼,又怎麼能撐起自己的一片天呢?
31
進步就是不讓一日閑過
齊白石小的時候,家裏生活艱難。讀了半年書後,他隻得輟學打柴放牛。他從小愛好繪畫,但由於家境的貧苦,買不起紙墨,便用廢賬簿和習字紙練習繪畫,常常是練習到深夜。12歲後,因體弱無力耕田,他改學雕花木工,為了尋求雕花新樣,而與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有一年,他偶然得到一部殘缺的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喜不自禁,反複臨摹起來,逐步摸到了繪畫的門徑。
齊白石27歲那年正式從師。從此,他數十年如一日,幾乎沒有一天不畫畫。據記載,他一生隻有三次間斷過:第一次,是他63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七天七夜昏迷不醒;第二次,是他64歲那年,他的母親辭世,由於過分悲慟,幾天不能畫畫;最後一次,是他95歲時,也是因為生病的原因。三次輟筆的時間加起來僅一個多月。
他一生作畫四萬餘幅,吟詩千首。他自稱“三百石印富翁,”其實,他治印共計三千多方,被著名文學家林琴南譽為“北方第一名手”,與他的畫齊名。
齊白石直到60歲前畫蝦還主要是靠摹古。62歲時,齊白石認為自己對蝦的領會還不夠深入,需要長期細心觀察和寫生練習。於是就在畫案上放一水碗,長年養著幾隻蝦。他反複觀察蝦的形狀、動態。然而,這個時期的功夫,依然還是側重在追求外形。畫出的蝦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還不能表現出蝦的透明質感。65歲以後,齊白石畫蝦產生了一個飛躍,蝦的頭、胸、身軀都有了質感:這以後他開始專攻蝦的某些部位,畫蝦不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歲達到了形神兼備的程度,到了80歲,齊白石老人筆下的蝦簡直是爐火純青了。但他仍是非常勤奮。
85歲那年,他一天下午連續畫了四張條幅,直到吃飯時,仍然要堅持再畫一張。畫完後題道:“昨日大雨,心緒不寧,不曾作畫。今朝製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1953年,白石老人已是93歲高齡,一年中仍畫下了600多幅畫。
正因為他一日也不“閑過”,在繪畫、篆刻方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世界文化名人。他90壽辰時,國務院文化部授予他“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人生哲理
但丁說:“最聰明的人是最不願浪費時間的人。”齊白石老先生就是連一天時間也不願浪費的人。62歲的齊白石仍然認為自己對蝦的領會還不夠深入,因此堅持每天觀察和寫生練習,直到65歲後,齊白石畫蝦上升了一個層次,80歲則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堅持每天作畫,每天進步,因此才成就了榮譽的一生。
成功是靠一天天的進步儲備而來的,儲備的東西越充足,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作為小學生,我們也不能讓一天閑過,這樣每天儲備一點,就進步一點,儲備得越多,進步得越大,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大。
32
把小的成功看做進步的第一步
為了給父母分憂,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10歲時,進了一家紡織廠當童工,周薪隻有1.2美元。後來,他又幹起了掙錢稍多一點的工作:燒鍋爐和在油池裏浸紗管。油池裏的氣味令人作嘔,灼熱的鍋爐使他汗流浹背,但卡內基還是咬著牙堅持幹下去。當然,他並不甘心如此潦倒一生,而是奮發圖強,積極進取。
卡內基在白天勞累一天後,晚上還參加夜校學習,課程是複式記賬法會計,每周3次。這段時期他所學的複式會計知識,成了他後來建立巨大的鋼鐵王國並使之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1849年冬天的一天晚上,卡內基上完課回家,得知姨父傳來話,匹茲堡市的大衛電報公司需要一個送電報的信差。他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卡內基抓住機會,謀得了這個差事,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這時,他年僅14歲。憑著自己的紮實肯幹,一年後,他已升為管理信差的負責人。
卡內基每天都提早一小時到達公司,打掃完房間後,他就悄悄跑到電報房學習打電報。他非常珍惜這個秘密學習機會,日複一日地堅持著,很快就熟練掌握了收發電報的技術。後來他被提升,成了電報公司裏首屈一指的優秀電報員。
當年的匹茲堡不僅是美國的交通樞紐,而且是物資集散中心和工業中心。電報作為先進的通訊工具,在這座實業家雲集的城市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電報、滴滴答答拍電報的生活,使卡內基就像進了一所“商業學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稱和特點,了解各公司間的經濟關係及業務往來。日積月累之中,他熟讀了這無形的“商業百科全書”,這使他在日後的事業中獲益匪淺。因此,卡內基在回顧這段時期時,稱之為“爬上人生階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