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在洛陽的慶功宴上就曾說過這樣的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大傑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拎擒也。
劉邦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是全才,在很多方麵不如自己的員工。他之所以能打敗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一統天下,是因為重用了一些在某些方麵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而恰恰是在這一點上,劉邦表現出了一個統帥最值得稱道的品格和能力。
打天下如此,搞其他事業也莫不如此。
被譽為美國鋼鐵工業之王的卡內基說過,你可以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隻要保留我的組織和人員,幾年後,我仍將是鋼鐵大王。
卡內基的話反映了西方資產階級老板在管理思想上的一種反省,即他們認識到,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卡內基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這樣一首短詩:
這裏安葬著一個人,他最擅長的能力是,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組織到為他服務的管理機構之中。
更多的精心策劃、小心運作,機敏地捕捉商機、過人的勞心勞力、在焦慮中的等待、不斷的付出和犧牲,麵對挫折的冷靜和不屈不撓的執著,而成功之後的喜悅隻是短暫的一瞬,幾乎是在同時就又進入了新一輪的較量之中。這就是頂級老板。
路在腳下,人在財途
——頂級老板善於經營機會
頂級老板是行動力非常強的人。一旦有賺錢的念頭就馬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要付諸行動,敢於創,敢於闖,敢於碰,善於磨,隻有這樣才能抓住機會。
頂級老板善於創造機會
機會是成功的核心,創造機會就是創造成功。老板創造機會就是創造商業上的成功。
好好利用創造心
頂級老板要好好利用創造心。創造心有兩種:一是代替的創造心,另一是創造的想象心。
創造的想象心因為是屬於無中生有這種天才的領域,一般人很少有。通常情況下,代替的創造心較易活用,可以代替存在的概念、意見、計劃的組合,做出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新東西。這在實業家或百貨公司企業中已屢見不鮮。
勇於開拓的老板最容易成大器,也有失敗的經曆。開拓型老板的主要特點是勇於創新,敢冒風險。但絕不能與風險越大利潤越高的公式劃等號,因為抓準了商機,風險小利潤也大。
開拓型的老板思想活躍,經常以知識、智慧和經驗打造出具有創新意義的經營內容,幹出小企業大動作的事情,他們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
機會要成本
一天,正在哈佛大學念法律的比爾·蓋茨鄭重地對父母說,我想退學。我的軟件公司需要全力經營。
他對電腦的嗜好由來已久了。
他還強調了退學的理由:個人電腦已經問世,凡是想在個人電腦舞台上有所作為的人,麵對的都是均等的好機會。但是,看見機會固然重要,要抓住它才有決定意義——這需要勇氣和膽量,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更需要舍棄,沒有舍棄就沒有獲得。現在麵臨的是極為有利的創業機會,如果錯過,也許一輩子再也碰不上了。
1968年,比爾·蓋茨就讀的西雅圖湖邊中學作出規定:學生應盡早接觸當時還極為先進的電腦。比爾第一次走進電腦房,小心翼翼地在機器上輸入幾條指令,隨即以敬畏的眼光盯著屏幕看。他驚喜萬狀,啊,眼前出現的景象比科幻小說所描繪的更加神奇,更加美妙。從此,比爾·蓋茨迷上了電腦。他想了解的問題越來越多,可當時的許多老師對電腦也不甚了解,無法回答比爾·蓋茨的問題。他隻好四處尋找電腦說明書和電腦操作手冊,自己鑽研。不久,他寫出了第一個電腦程式,這引來老師和同學的嘖嘖稱奇。
1974年,一家名為MITS的小公司推出個人電腦,公司創始人羅勃士將它命名為阿爾它。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12月,比爾·蓋茨和好朋友艾倫在雜誌上看到介紹它的文章,兩人都十分興奮。他們打電話給羅勃士說,我們已經為阿爾它電腦發展了BASIC,你有沒有興趣?
當然有興趣。羅勃士在電話那頭激動地說,你快把新東西拿來給我看。
比爾·蓋茨和艾倫正式寫信給羅勃士,聲稱,我們有一套可在阿爾它電腦上使用的BASIC,願意通過MITS公司,以磁帶或磁片的方式銷售給電腦使用者。每份複製品,我們要抽取5角錢的權利金。
羅勃士的電話來了,熱情地邀請,快到阿布奎基城來,快到我這兒來,來展示你已經完成的BA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