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單人隻劍堵玉門(3 / 3)

“傳說此乃誅仙四劍之一,威能無窮,可毀天滅地。”長孫晟有一種三觀重塑的差異感,這種神話傳說的寶劍,竟然真實存在不成?

“頡利可汗,我中原傳承之深遠,根本不是你等外邦所能想像的,五胡亂華之景象有一次就足夠了,此乃天命,要讓中原漢族在苦難之中,極盡升華,融百族之精華,誕生全新的民族意識。但五胡亂華,也使得我中原傳承有不少都失傳了,這是我等始料未及之事。此時,中原爭龍之關鍵時候,我若不出世,也由得你等入中原。但我現在遇上了,就恕難袖手旁觀。”楊盤一本正經地述說道。

長孫晟真的長見識了,難道在他所不知道的另一個層麵,真的有諸子百家隱世嗎?魔門本身就是諸子百家的殘留。

“長孫先生,這傳說是真是假?”頡利可汗不怎麼相信,因為這就好像草原所信仰的長生天,忽然之間出現在眼前一樣,這給人的感覺真的是三觀盡毀,難以置信。

“這個,可汗大人,你要知道我中原傳承源遠流長,幾千年的傳承下來,上古時的傳說是真是假,現在還真的很難做個結論。”長孫晟並沒有把話說滿,不管是真是假,他的話都沒有毛病,說了等於沒說。

頡利可汗也明白,這上古傳說的真與假,還真的很難去考究。現在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試一試那把誅仙劍是真還是假了。

―――――――――――――――

楊盤行事,從來都是有他的目的,而且目的性相當明確,那就是對自身有利。

誅仙劍養劍己成,卻未開鋒。

要想將此劍開鋒,隻有用敵人的血才能夠做到,而一般的敵人沒用,甚至數量少了也不行。

所以,楊盤便隻身來到這玉門關封門了。

頡利可汗不管怎麼說也是外邦可汗,也算得上是九五命格,再加上這裏三十萬大軍,足夠讓誅仙劍開鋒了。

誅仙利,這個“利”,便是用敵人的鮮血來洗練出來的,殺的人越多,劍鋒便越鋒利。

所以說《誅仙劍訣》修的乃是殺戮之道,走的是殺盡蒼生之路。此道與《血海真經》相同,道路相同,法門各異。

前者更擅攻堅,後者更擅保命。

楊盤之所以要在這裏廢話,還不是要巔峰因果。所謂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楊盤也一樣,他不懼果,也懼因。

因果很難修煉,但有的時候因果卻非常簡單。

你打我,是因為我打你。反過來,我打你,是因為你先打我的。

楊盤現在的行為,用一個專業術語形容,那便是“釣魚執法”。

首先,楊盤把自己放在執法者的位置上,執法者嘛,自然不能濫用職權。但是如果是對方先違法呢?那正好名正言順地執法。

楊盤在玉門關堵門相勸,甚至恐嚇頡利可汗撤兵。

如果成功,那楊盤自然會青史留名,有莫大功德,能夠積累自身氣運。

如果失敗,對方硬要殺過來,那對不起了,你要殺我,我隻好正當防衛了。因果很明確,起因在你不在我,有什麼後果自然由你自己承擔。

縱觀楊盤武道初成,離家曆練以來,行事作風大多如此,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神話傳說太久遠了,也太超乎大家的想像之外,所以哪怕算得上半個旁觀者的長孫晟,實際上他也是不相信的成份居多。

“我乃突厥可汗,頂天立地,從來不信鬼神,隻信我手中的刀。勇士們,舉起你們的手上的刀,我們要進中原,占領它!”頡利可汗這話是用突厥話說的,情緒高昂。

三十萬大軍齊聲應喝,高聲大喊,聲威震天。場麵壯觀又雄壯,強勢的軍隊氣勢衝向四麵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