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隋現在並非天災橫行的明末,大隋的糧食產量和糧食儲量還是相當豐富的。
剩下來,還沒有完全平定的勢力,隻有更加北方的區域,以及關中了。
其他的地方,包括巴蜀在內全都被楊廣收複。
整個天下,真正成氣候的反隋勢力也隻剩下李閥一家了。
宋閥無力出嶺南,而且宋缺是多麼精明的一個人,楊廣不死,他豈會輕易反隋。
宋缺帶領的宋閥,靜坐釣魚台,因為無論誰勝了,宋閥的地位都不會有所改變。
楊廣終於率領著大軍,踏過函穀關,親征李閥。
李世民率領李閥軍隊與楊廣決戰,最後七戰兩勝五敗,敗走長安,損兵折將。
楊廣輕聲感歎一句:“不愧為李世民,果然有一套,可惜就是太年輕了一些,而且李閥的高手並不多。”
李淵見李世民戰敗而刀,心中慨歎,不得不對外求援,他派人去突厥求援兵。
東突厥頡利可汗,心知若是楊廣重新一統天下,大隋在休養懲處之後,必然比前更加強大,這對突厥的利益不利,強大的中原王朝,往往是草原種族的噩夢。
所以,必須要讓中原繼續亂下去,越亂越好,打得越久越好。
頡利可汗最終還是做出了出步幹涉的要求,並且提了不少有利於突厥的條件。
在條件達成之後,頡利可汗敢是頗有魄力之輩,親自率領著三十萬大軍,同下中原。
玉門關前,原本緊閉的玉門關關門大開,門口就坐著一個年輕人,他正悠閑地在門口喝著茶,最讓人案幾前擺放著一把沒有劍鞘的寶劍。
“籲——”頡利可汗揮手停住了大軍。
隻見弓馬嫻熟的突厥精銳大軍真的做到了令行靜止。
―――――――――――――
“閣下是何人,為何攔住去路。”頡利可汗自然不認識楊盤。
李閥特使,魔相宗的長孫晟卻是認識楊盤的。
“回可汗,此人乃中原第一富商,楊盤。聽說此人乃諸子百家輕重家的傳人。”長孫晟回答道。
楊盤放下了茶杯開口說道:“此關過去便是九州地界,如今中原爭龍,怎麼打那都是自家的事兒,外人插手卻是不行。”
沒見楊盤怎麼大吼,但他的聲音卻是傳遍整個玉門關口。
“突厥可汗是外邦可汗,不可入關。”楊盤輕聲說道。
“可惡,就憑你一人也想攔住我們三十萬大軍入關?”突厥可汗身邊的一名大將站了出來吼道。
“楊某自出道以來,隻殺過一個人,自此之後,修身養性,不輕易動殺戮之念。今日為天下蒼生計,來此攔路,還請突厥可汗不要逼迫楊某出手。”楊盤淡淡地說道。
“我發起火來,我自己都害怕。”楊盤開口警告道。
“閣下敢一個人攔住我三十萬大軍,果然乃勇士也,本汗最敬重勇士,閣下可願意來我突厥效力,我以國士待之。”頡利可汗招攬道。
“嗬嗬!”楊盤輕笑兩聲,再無下文。
雖然沒有說話,但那種不屑的意思表露無疑,這讓在場的所有軍士皆感到一陣憤怒。
頡利可汗也算是極有氣度,他雖氣憤,卻並沒表露出來,雲淡風清地述說道:“看來先生是不願意了,不過本汗也不勉強。先生應該明白,螳臂擋車的道理。先生若是一直攔著,那本汗也隻能抱歉了。”
“頡利可汗,楊某奉勸你一句,帶著你的人退吧,不要逼我出手,否則悔則晚矣。我麵前的這把劍,名為誅仙劍。你問一問你身旁的長孫晟,可曾聽說過這把劍?”楊盤笑問道。
“長孫先生,這誅仙劍有何來頭?還請先生指點。”頡利可汗問道。
――――――――――――-
“據一些話本記載,此劍乃神話傳說中的寶劍,傳說: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誅仙利,戮仙亡,陷仙到處起紅光;絕仙變化無窮妙,大羅神仙血染裳。”長孫晟不愧為出身世家,文化底蘊果然非同一般。連如此生僻的神話傳說都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