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第三章 此去山險路途多(2 / 2)

身披甲胄的顧長亭瞧見殿下盯著那輛馬車沉默不語,心中唯恐殿下誤解其刻意怠慢,便解釋說道:“這是陛下聖旨督造天工院特為九皇子打造之物,木材中有國教七星院長親手銘刻符文陣法,看似樸實無華卻極為堅固牢靠,便是刀劍也無法刺穿。”

自幼聰慧的蘇寒山聽出顧長亭言語中隱藏的意思,他沒有過多解釋,徑直走向那輛出處非凡卻毫不起眼的馬車。

他推開車門,坐上馬車。

與天都金碧輝煌宮牆內的那些兄長貴族們相比,蘇寒山桃花山寺十五年平淡的生活早已養成諸事無大小皆自己動手的習慣,實在沒有理由去挑剔些什麼。

此舉倒是讓顧長亭與其屬下副將微微訝異,眼中不由流露對小皇子幾分讚賞。

馬車上,蘇寒山想起一件事:“顧將軍。”

“臣在。”

“此次歸途,諸事當以節儉便宜方為妥上。”

顧長亭麵露笑意:“殿下放心!前處驛站,臣等會換作尋常百姓裝扮,自稱帝國與南朝間往來的商旅車隊,不會驚動地方州府。”

蘇寒山微笑:“如此便好。”

蘇寒山欲掩上車門,忽聽後方有急切呼喊聲傳來。

周圍三十二精騎不愧是顧長亭從軍中百裏挑一的兵卒甲士,見有一騎自姑蘇城內絕塵而來,紛紛列開陣勢以防不測。

顧長亭按刀望去,見是南朝太子爺策馬而至,便揮手示意將士收去刀兵。

蘇寒山下了馬車。

一身白色幹練功服的李天下勒住韁繩,烈馬揚起前蹄長嘶。

他一躍而下,向蘇寒山抱劍說道:“此去山險路途多,不知九皇子殿下可需要貼身扈從?”

蘇寒山瞧著李天下一身奇裝異服,不敢置信地問道:“你也要去天都?”

李天下抱劍懷中,悠然說道:“你去得,我為何去不得?”

見對方模樣並不像是玩鬧,蘇寒山便認真問道:“你去蘇唐何事?”

“半年後,蘇唐道門廣招天下門生,本太子爺自然要去提前摸清門路,才便宜行事啊。”

蘇寒山仍是不解:“便宜,行何事?”

李天下躍身上馬:“棄佛求道!”

無論南朝太子爺尋找怎樣的借口隨行,沙場出身的唐將顧長亭都無法拒絕。

此處乃南朝佛國,李天下自有隨心所欲的資本,或許待日後離開南朝境內,顧長亭便有分道揚鑣的理由,可眼下並無合適立場舒達己見。

更何況九皇子殿下似乎並沒有抗拒的意思,深諳兵法不諳官道的顧長亭非愚昧之人,又豈會看不出來。

不過為保沿途順暢少生事端,全權負責皇子殿下北歸事宜的顧長亭認為有必要對這位久聞囂張跋扈之名的太子爺稍作提醒。

顧長亭抱拳望著馬背上白衣佩劍太子爺:“太子殿下既要同行,末將不敢言拒。隻是長亭領此差事,便要辦的周全。北歸路途遙遙豈止千裏,望太子殿下自加約束,莫讓長亭為難。”

承繼大將軍顧惜刀風範的顧長亭器宇軒昂。麵對虛免幾歲的李氏太子爺,一番言語即周全禮數又不失帝國威嚴,可謂恰到好處。

聽得李天下都沒有說不的理由。

馬背上,太子爺靜靜看了看腰配秋塘刀的顧長亭幾眼,忽而笑道:“誰說顧將軍一門心思隻在軍中刀上,這不挺能說會道的?”

李天下哈哈笑著。

率先打馬開道……

顧長亭頗為不解地望著白衣白馬。

蘇寒山也在望著那位玩伴,回味著李天下那句玩笑離言,心中似是默默複述了數遍,便靜靜轉身上馬車。

顧長亭亦不再多想。

沉喝聲出發,三十三騎圍繞著普通卻寬敞的馬車列隊,一行甲胄開道,向北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