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一個耐心等待時機的人,他常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對一隻股票進行研究分析。1966年,他看中了白銀市場,他了解到白銀並不等同於其他金屬,其他金屬都是通過專門挖掘練就而得,隻有白銀是采掘其他金屬時的副產品,可是它的實用程度在生活之中最為廣泛。於是,他直覺白銀的價格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所提升,隻要在采掘其他金屬時沒有了白銀這種副產品,白銀一定會供不應求,可這需要時機,更需要等待。
這一等就是30年,巴菲特一直關注著國際上白銀的供需情況,可沒有看到好的時機。終於在1997年的時候,他發現了白銀在經濟用途上非常普遍與穩妥,越來越多的人收集銀飾,喜愛銀質物品勝過金子。於是,他果斷買下了超過2.8萬噸的白銀,成為世界上擁有白銀最多的人。不出所料,市場上的銀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銀價直線上漲。
巴菲特就是如此不可思議,漫長地等待都不會磨損他對一件事物的看好,也不會讓他在等待之中失去耐心盲目投資。他隻是客觀看著市場,看準時機的時候就勇敢下注。就像一隻躲在暗處覓食的獵豹,即使肚子再餓,獵物已經到了離最有把握的距離隻有一厘米,他也會先忍住。待到獵物已經成功走入自己有把握獵住的範圍,就猛撲而下,一瞬間,獵物就成為了其囊中之食。
聰明的投資人都是如此,也許很少出手,可時機一對,瞄準了,就是大手筆。那些因為自我懷疑、或是稍有遲疑而錯過最好的交易時機的炒股者非常愚蠢的。要知道,那錯失不僅僅是一分一秒,更是一萬十萬的鈔票。
其實,生活之中的成功機遇也同股票交易一樣都是限時的,就如同天上一瞬即逝的流星,當你正在考慮要不要許願時,你早已錯失了可以許願的機會。年輕人做事就是要果斷,看中了就要勇敢下注,千萬不要猶豫不決。猶豫不決的人隻會在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的時候永遠背離成功。
巴菲特也有過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的良機。九十年代的時候伯克希爾公司本可以有權認購房地美公司,這是一家聯邦住房抵押貸款的機構。巴菲特說,“本來我們可以收購100家儲蓄貸款協會,吞並房地美。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當時幹了什麼,猶豫之中,竟然錯失了這麼的賺錢機會。”
猶豫不決是成功的一個無形殺手,看似不起眼,但其偏偏是成敗最關鍵之處。做過銷售的人都知道,當你推銷一個產品,由最開始顧客不願意看,被你說服到去聽你解釋,再到問相關的問題時,你已經成功了第一步,可是要顧客買還需要你的努力。在這個階段,聽得最多的就是顧客一句“我會考慮的”,這個時候如果你猶豫著自己還有沒有必要繼續說服顧客的時候,顧客已經離開了物品現場。可如果你沒有想那麼多,而是進一步的介紹產品,更是說出生活中用了它的好處,顧客本離踏出的雙腳收了回來,你這筆單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