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培訓激勵法——培訓是激勵員工進步的階梯(2)(2 / 3)

如何才能達到有效的培訓目的呢?有效的培訓,對個人與企業都會有很大助益:它能挖掘出員工的潛能,能利於企業進步;它強化了企業體的完整性;它加強了隸屬於該企業文化的傳播。

它可驅使我們經由對現狀的一種健康的不滿,來達到更高的成就。

因此,認同教育培訓的企業,非常相信對個人的注意及認可,是改進工作表現的有力工具。所以,“培訓”換言之就是肩並肩工作、扮演教練的角色及檢定工作技巧的過程。培訓是每個人的工作,任何時候,它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企業體中的每一階層均會發生,同時也是使企業保持活力,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訓練,需靠個人與企業雙方共同努力。而人員接受培訓的質與量則影響了兩件事:工作表現的結果及員工離職率。因為適當的培訓對員工的留職有正麵的影響:接受適當訓練的人員,能以更多的信心、熱心及驕傲去從事他們的工作。這些良好的感覺除了可提高個人工作品質,同時使公司更進步,成果更好,也更容易管理。較低的員工離職率與高度的工作表現,對一個成功的企業是十分重要的。

有效訓練應該如何設計,以達預期目標?主要有以下培訓原則。

員工對第一次學的東西,自然是記得最清楚的。你肯定聽過這樣的話:“惡習難改”,這是真的。如果第一次就教導人員如何正確地做,比事後再回來糾正他們更容易。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成功的企業,會再三強調職前培訓程序。

(1)員工經由各種不同的活動、新的事物,可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在培訓過程中,使用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及觸覺)的次數愈多,則會愈快獲得新的技巧。

因此在培訓中若能同時使用錄影帶、資料、示範,及實習的方式,效果更佳。

(2)員工在學習新事物時,如果內容和他們已經知道的事有關的話,學習效果較好。因此若使用階梯式的培訓方法,逐漸增加其知識與技巧,效果更紮實。

(3)員工對他們所做的事需要回顧。良好的工作表現需要正麵認可,而不好的工作表現,必須盡快更正。在成功的培訓係統中,追蹤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4)員工在一個有趣及刺激多的環境中學習效果最好。所以你可以經常組織一些有意思的團隊活動,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讓每個員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一份熱量。

培訓成為一種信仰——摩托羅拉的培訓激勵法

在全球知名大公司中,摩托羅拉公司甚至將培訓奉為信仰,為之孜孜以求。為提高員工的競爭力,培訓員工的應變、適應和創新能力,而開展一項雇員“終身學習”的活動。其根本目的是培養一支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思想的勞動力隊伍。不僅使他們成為運轉良好的機器,而且使他們的知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得到豐富,唯其如此,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穩操勝券。

對雇員的培訓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摩托羅拉公司向所有雇員提供了每年至少40小時的培訓時間,並且逐年增加。他們甚至在公立學校推廣公司的培訓方法,為公司準備和培養下一代雇員。

摩托羅拉熱衷於培訓,源自曆屆高層的重視。他們認為,“如果知識更新和淘汰的周期越來越短,我們就別無選擇,隻有在教育上投資。誰說這就不會成為一個競爭武器呢?”和麥當勞大學一樣,摩托羅拉大學反映了公司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學校課程由“輔導工程師”製訂,內容包括批評式思維、解決難題的方法、管理、計算機、英語補習和如何使用機器人等。學校還大力倡導一種組織嚴密、高效率和主動進取的公司文化,課堂教學僅是培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現場操作或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