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的選擇
人們的任何言語交際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環境,而環境又對人們的言語交際活動產生著製約和影響作用。但是,在通常情況下,言語交際活動是人們的一種在主觀意識支配下的自覺活動,無論是發送者還是接受者,為了實現自己的交際目的,都可能對交際的環境加以選擇。譬如對發送者來說,他可以考慮在什麼時間說或不能說,在什麼地點說或不能說,在什麼情況下說或不能說,哪些話可以說或不可以說。反之,對接受者來說,也要考慮聽或不能聽的環境條件。因此,環境選擇在人們的言語交際活動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環境選擇的方略
1.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環境
任何交際者都希望自己的交際收到效果、獲得成功。環境既然可以製約和影響交際活動,那麼在選擇環境時,就應當努力去選擇那些能夠產生好的影響、對自己的交際行為有利、能夠促進自己的交際目的實現的環境。而要竭力避開那些製約自己的交際行為,對自己的交際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的環境因素。
戰國時,一心想稱霸天下的秦昭襄王廣納四海人才。死裏逃生的奇才、魏人範雎被渴慕已久的秦王召見。可範雎老是不說話,隻以“唔、唔”相應,並以目示左右。秦王喝退左右,他還是不講。秦王跪在他麵前誠懇地說:“事無大小,上及太後,下至大臣,願先生悉以教我,不要有任何顧慮。”這時,他才吐露了一點點。因為他覺得交際環境於己是不利的,擔心“左右皆竊聽者;未敢言內,先言外事,以觀秦王之俯仰”。直到秦王拜其為客卿,參與軍國大事,後又屢建奇功,在秦國的地位相當穩固之後,他才向秦王指出:秦國的心腹之患不在外而在內;親貴把持朝政、擾亂朝綱,天下隻知有太後、穰侯、華陽君而不知有秦王。秦王這時已完全信賴範雎,對其所說奉為聖明。於是驅逐了穰侯和華陽君,讓太後退政,自己牢牢地掌握了中央政權,遂成帝業。
在選擇環境時,如果可供選擇的諸環境都不理想,那麼,兩權相害取其輕。如果自己被置於無法選擇、不容選擇的環境之中,那麼,就應如前麵“環境的創造與控製”一節中所說的那樣,要麼去創造環境,然後再作選擇;要麼對現存客觀環境進行控製。這些都不失為一種有利於己的環境選擇。
2.選擇適於對方接受或發送的環境
言語交際活動需要發送者和接受者雙方的配合才能進行。而發送者總是希望自己的發送能被接受者很好地接受,以使自己的發送收到預期的效果;接受者也總是希望發送者的發送能為自己很好地接受,以使自己從發送者那裏獲得需要的信息。因此,交際活動中的任何一方在對環境進行選擇時,都不能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要考慮對方的需要。對方能夠很好地接受或發送,事實上對自己也是有利的。
拿發送者來說,比如,一位順手拿了同學錢包的學生,班主任同其談話,就不能選擇人多嘴雜的教室或有人進進出出的寢室這樣的環境。而要選擇沒有其他人的、僻靜的環境,像單人的辦公室、校園的林蔭道、池塘邊的石凳等等。隻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拿同學錢包的學生才有接受老師教育、批評的可能,才會滋生承認錯誤的勇氣。
拿接受者來說,比如,一位廠長與一位熟人邂逅街頭,那熟人告訴廠長,他廠需要的那批材料已經有了眉目。廠長馬上說:“這裏不是談話的地方,走,到咖啡廳去找個座兒,你好好談談。”可見接受者也要考慮對方的發送環境。
一位下崗女工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金飾店當售貨員的工作。這天一早,剛開店門,一位中年男顧客走進店堂。電話鈴突然響起,正在擺放金戒指盒的女工忙去接電話,一不小心,將盒子碰翻,盒中的八枚金戒指全部撒落地上。女工慌忙地撿起其中的七枚,但另一枚卻怎麼也找不到。這時,那位唯一的顧客正在向門口走去。當他將揣在衣袋裏的一隻手伸出去拉門柄時,女工叫住了他:“對不起,先生!”那男子遲疑地回過頭來:“什麼事?”兩人四目相視,足足有一分鍾。終於,女工開口說道:“我不小心,把一枚金戒指掉在地上了……”那男子憤然道:“你在懷疑我?”女工趕緊說:“不,不是的。先生,我是說我的眼神不好,看不清楚。我想請您幫我找找。”女工態度十分誠摯。旋即又不無憂傷地補充道:“先生,這是我下崗一年後才頭一天上班,現在找個事做真難,你說是不是呀?”那男子注目審視著她,又足足有一分鍾。終於,一絲微笑出現在他臉上:“是的,的確如此。我幫你找找看。”他俯下身,在地上胡亂摸索了一會兒後,起身將手伸給了女工,詭譎地一笑:“嗬,還是我眼神好啊!”女工興奮地說:“謝謝您了!”男子微笑道:“不用謝了!”
在這一言語交際中,雙方都考慮了對方接受的社會環境、時間環境、話題環境與言辭環境。女工巧妙地搭好梯子,男子則就勢順梯下台。可謂兩全其美。
3.選擇可以促進交際效果的環境
在交際活動中,有的環境固然對自己有利,或者適合於對方的接受與發送,但是其影響麵較小,不能使交際的效果突出、顯著。而任何交際者都是希望交際的效果越突出、越顯著越好的,因而,選擇環境應力求達到這一目的。在1998年夏季長江特大洪水肆虐最凶的期間,除百萬軍民日夜奮戰在長江大堤上外,全國人民都在熱切地關注著大堤上抗洪搶險的情景。這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臨第一線,站在長江大堤上,手持話筒,麵對成千上萬的抗洪軍民發出了“萬眾一心,嚴防死守”的戰鬥號召,對廣大抗洪軍民的英雄氣概予以高度讚揚和極大鼓舞。既極大地調動了抗洪軍民的積極性,又讓全國上下知道了黨和政府戰勝洪魔的堅強決心。本來,江澤民完全可以在電視上發表講話,也可以召集有關領導人開會,可是他卻選擇了最關鍵的時間、最直接的地點、最迫切的話題、最鏗鏘的言辭這些重要的環境因素。原因就在於這一選擇能最大限度地擴大影響,交際效果最為顯著。
(二)環境選擇的要求
1.所選環境要為自己的主旨服務
環境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須服務於自己交際的主旨。任何人投入交際,都是有自己明確的主旨的,絕不會稀裏糊塗。因此,所選擇的環境應當成為自己交際活動的催化劑。如果所選擇的環境與自己交際的主旨脫節,這無異於瞎子點燈——白費蠟。有時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比如經人介紹,男青年小王與女青年小張相識。在彼此並無多少了解時,小王邀小張出來見麵。小王選擇約會的環境,既不能十分喧鬧,又不能過於僻靜。如果小王是住集體宿舍,當然不能選此環境;如果小王是住單身宿舍,也不能選此環境。他可以選擇鬧中取靜的咖啡廳、街心花園、河濱道旁等處。這種環境,既可竊竊私語,又不致令小張害羞。如此,小王交際的目的,庶幾可達。要是當時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小王選擇戶外環境與小張約會,也不太合適。這說明選擇的環境一般要服務於交際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