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環境的創造與控製(2 / 3)

一位到一個課堂秩序一向較差的初中班上課的教師,當他走進教室,站到講台上後,發現講課的環境十分不利:學生仍然唧唧喳喳,甚至串動不停。這時,教師憤然離去,當然不妥;勃然大怒,亦屬欠佳。怎麼辦呢?可以靜靜地站一會兒。過不多久,那些唧唧喳喳的聲音和串動的行為便會打住,呈現出適於教學的良好環境;也可以用一兩句詼諧的話語加進去:“嗬喲,什麼事情讓你們這麼興奮呀?說出來聽聽,讓我也樂樂啊!”同學們會在一陣“哈哈”之後立即安靜下來。

3.改造型

當客觀環境不能很好地適應自己的發送或接受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客觀環境加以改造,使之成為發送和接受的有利因素,促成交際目的的實現。當然,這種改造不能矯揉造作、生拉硬扯,需要改造者根據實際情況,合情合理地把握,做到自然渾成,恰如其分。

4.選擇型

有時發送者的發送和接受者的接受所麵臨的環境可能不止一種。而哪一種是自己的發送和接受所需要的,這就給發送者和接受者提供了選擇的餘地。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環境同時存在時,無論是發送者還是接受者,總要選擇那種對自己的發送和接受最為有利的、最能實現交際目的的;而對那種不利的環境,則要理所當然地排斥。

比如,你在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時,突然看到你已多年不見又有許多話要向其敘說的另一位朋友,你會立即湊過去,將其邀到隔壁、陽台、走廊等處,讓其能夠不受幹擾地聆聽你的發送。因為在你看來,婚禮現場的那種鬧哄哄的環境是不利於你的發送和對方的接受的,所以你對環境作了另外的選擇。

二、環境的控製

交際者不是被環境牽著鼻子走的機械物,為了交際的順利進行,不僅可以創造環境,而且可以控製環境。控製,就是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超出範圍。環境控製,就是指交際者在交際活動中,按照一定的意圖和標準去把握各種環境狀況。發現偏差,找出原因,並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采取有效措施,調整交際活動,使其按照預定的目標、計劃進行。

(一)環境控製的要求

1.把握控製的實質

環境控製的實質,是使交際活動按照預定的目標、計劃進行。因為任何一種言語交際活動,都不可能是盲目的、無序的。正確的環境控製,就是要通過控製措施排斥不符合預定交際目標和計劃的環境因素,把偏離的交際活動拉回到正常的環境軌道上來。如果把握不住控製的實質,交際就無法按預定目標和計劃進行。

2.控製要自覺進行

交際者對環境的控製,不是外力強加的被動應付,而是一種有意識的、能動的自覺行為。它要求投入交際活動的各方,根據交際的需要去發現各種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積極地、主動地采取相關措施來加以調整。對有利的環境,充分把握,合理利用;對不利的環境,化害為利,為己所用。

3.控製要不斷接受各方麵的信息

控製雖然是按照預定的目標和計劃而進行的,但並不等於說,任何言語交際活動都是完全按照預定的目標和計劃而進行的。在交際過程中,會臨時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自然的環境、社會的環境、時間的環境、話題的環境、言辭的環境,其現狀怎樣,交際者當然知曉。可是它們不是孤立的、靜止的,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而怎樣變化,誰也無法作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全憑交際者在交際之中去察言、觀色、聽解、琢磨。因而,要想對環境進行有效控製,就要注意隨時地接受各方麵的信息。

“不斷地接受各方麵的信息”的要求與“把握控製的實質”的要求並不矛盾,它們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不斷地接受各方麵的信息之後,就要根據所接受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活動,這就可能導致確立新目標、新計劃的行為。這時,按照新目標、新計劃去進行交際,同樣也是把握控製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