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波譎雲詭(1 / 3)

所有人麵對即將到達京城的消息都是非常喜悅的,裴芾也覺得輕鬆了不少,好在連日行船並未遇到什麼**煩,不過時下他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當然,整艘船上最開心的自然是小蘭英了,蕭墨琤早早地就看見她在船頭蹦蹦跳跳地,這是她初次進京,對於京都繁華的憧憬不是一日兩日,想來今日終於可以一睹為快。

與所有人不一樣的是,沐簫和卻有些許緊張…些許悲傷….不過這次,他並未讓這樣的情緒左右自己太久,他腦子裏浮現出昨夜燭光下蕭墨琤那堅毅的眼神,“你我攜手,你信我,我定會還雲家一個真相與公道!”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既然選擇了,就要堅定地邁出腳步,不再遲疑。

下午申時六刻,船隻終於抵達建康城外寬闊的江邊,“到了,到了!”裴蘭英歡呼雀躍起來,除了久待京城的蕭墨琤、裴暉、蘇譚、謝廷林等,其他人均已出船遙望。

遠遠望去,一座高大的峭壁巍峨矗立於江頭,它正如建康城的天然門柱,一波波巨浪席卷而上,激起滔天的浪花,仿佛彰顯著天家的威嚴。

能讓人有莊嚴肅穆又雄渾壯闊之感的必為建康城西著名的軍事要塞——石頭城,石頭城環山築造,周長七裏,依山傍水,夾淮帶江,險固勢威,城上旌旗飄飄,衛士森然不動,城下古木幽幽,綠色成蔭,又有一派寧靜深沉之氣韻。

整個石頭城如猛虎般地雄踞在大江之濱,再加上建康城東有以鍾山為主的如蒼龍般蜿蜒蟠伏的群山,也難怪諸葛孔明有“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讚歎。

船隻慢慢靠近石頭津,渡口處早已林立著兩排氣度森嚴的衛士,“陛下遣虎賁中郎將婁強婁大人前來接九皇子,可見陛下愛重之心!”謝廷林望著岸上那從容淡定的身影,悠悠說道。

虎賁中郎將乃皇帝親信侍衛,是蕭帝身邊的近衛首領,能出動婁強,可見今上對九皇子遇刺之事震怒非常。

船隻一靠岸,婁強便上船給立在前頭的沐世子行禮:“沐世子安好,陛下派我接殿下和世子進宮。”

“婁大人辛苦了,九殿下還在主艙休息,殿下傷勢很重,不方便行走。”簫和溫和回禮。

“強省得,強早已安排好軟轎。”話說著,身旁的衛士已將軟轎抬來。

蘇譚等三人雖是高門子弟但官職均在婁強之下,況且他是皇帝近衛,身份尤重,於是也都向婁強見禮,婁強自知出身不高,眼前三位公子都是一流大族子弟,將來也將出任高官要職,因此不敢有絲毫怠慢,遂一一回禮。

婁強最後將視線落在一身官服的裴芾身上,“裴大人一路辛苦,還請裴大人與某一起進宮麵聖。”婁強聲音鏗鏘有力,沉穩而淡定,立在一旁的沐簫和卻是暗暗讚賞:真不愧是禦前的人。

“諾!”裴芾回道,隨即引他去主艙見九皇子。

婁強進艙後,立即向九皇子行禮:“殿下,婁強前來接駕!”

“還讓婁大人親自來接,墨琤深表慚愧。”蕭墨琤斜躺著溫和說道,

“臣不敢,殿下遇刺傷重,陛下和娘娘寢食難安。”婁強看他麵色蒼白,氣息不穩,,眉頭緊鎖心下深為擔憂。於是乎毫不遲疑地扶他上軟轎。

婁強顧及九皇子傷勢,將九皇子安頓在寬大平穩的牛車裏,沐簫和與裴芾自是緊隨其後,婁強遂領著眾人一道進西籬門,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皇宮。

至於其他幾家士族公子則各回各家了,蘇家、裴家和謝家早已派人等候在渡口,蘇家和謝家住在皇城南邊的烏衣巷,而裴家則住在皇城東邊靠近青溪的貴族園區,眼下三家均已安排好小舟,從渡口進秦淮河,溯流往東。

秦淮河發源於建康東部山麓,蜿蜒於建康城南部,最終彙入長江,河岸商肆林立,商賈雲集,樓台閣榭應接不暇,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區。不僅如此,秦淮河岸兩側更是名門望族聚居的地區,中州散亂、桓室南移之後,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甲與海內。

當然,此地也素為“當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因此遷客騷人、文人墨士多在此流連忘返。

秦淮河不僅承載著建康最為繁華的水運之任,更與青溪、運瀆和潮溝分別從南、東、西、北四麵包圍著皇城,四水既是建康宮的護城河更是城內運輸通達之要道。

此時,他們四人正乘坐著小船搖曳在秦淮河上,裴蘭英眨著那清澈的大眼睛,望著岸邊鱗次櫛比的商鋪嘖嘖稱讚,要不是天色已晚,看那貪玩的模樣,想必定是要跑上街上去遊玩一番的。

船頭的蘇譚倒是頗曉她心意,遂輕笑道:“蘭英妹子,你先歇息幾日,過兩天我來裴府,定帶你把這秦淮風光賞遍。”

“謝謝蘇公子,那蘭英在叔父家等著。”

忽的她睜著個大眼睛,指著前方一威嚴聳立的門坊道,驚詫道:“那是什麼門?”

謝廷林看著她驚奇的樣子,笑道:“此門名為朱雀門,是皇城禦道的最南端,它正對著宮城正南門-宣陽門,那邊的浮橋是朱雀航,秦淮河上有二十四座浮橋,這一座是最大的,所以朱雀門才是如此高大莊嚴。”

裴暉也隨即接話道:“朱雀航南邊便是長幹裏,長幹裏是秦淮河岸商業最為繁華的所在,再晚些時辰,這裏便是燈火通明,那是來看才真是建康盛景呢,回頭一定帶你來玩!”

“好啊,好啊,建康的繁華和氣象還真不是夏口城能比的呢”蘭英紅撲撲的小臉稚嫩地像個孩子般。

“你個傻丫頭,所以說這是帝都啊!”蘇譚嗔怒道,隻是眼神裏卻滿是寵溺。

小船過了朱雀航後,便到了烏衣巷附近,蘇譚和謝廷林便下船了,而裴氏兄妹則繼續前行,再過半個時辰,船隻便到了青溪中橋,此處也是貴族聚居之地。

經過一個時辰的顛簸,裴暉終於帶著好奇的裴蘭英回到了裴府。早早收到消息的裴府下人都在門口等候,待見到二人後,便立即進去通報,過一會便有一大幫子人出來相迎了。

當裴蘭英跟著裴暉踏入大門後,便看到一群丫頭婆子簇擁著一位中年美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