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對上對下說話要把握好分寸(3)(1 / 3)

與員工交談後,如果發現員工還有不良行為的傾向,則要設法轉送給公司特約心理輔導專家,或者提供心理治療的機會,讓員工自行選擇。不良行為來自各方麵:容易生氣、悲哀或恐懼,感到孤單、憂鬱、情緒不穩,酗酒或吸食藥物。親朋好友的去世,高度的壓迫感,無法專心,容易失眠,有自殺的想法,有體重肥胖的煩惱,缺乏自信,害羞,對工作、對自己或對這個世界感到悲觀,人際關係不目良,缺乏激勵自己的欲望,家庭及經濟的困擾。

雖然,把有個人問題的員工轉給心理專家之後,主管也應該負起追蹤至底的責任。在第一次麵談之後的兩個星期之內,主管與員工必須再度溝通鼓勵員工表明自己的想法、感覺與意見,甚至建議解決問題的辦法。

隻有經過坦誠的交流,純粹的上下級關係才有可能向朋友關係靠攏,而一旦建立起這樣的朋友關係,你的領導手段會一下子豐富很多。這一過程中,領導者以怎樣的方式和內容與下屬說話交流就成為很重要的一環。

首先需要上屬掌握下級對什麼感興趣,並想從你這學到什麼?到底部下對哪方麵的問題感興趣呢?首先是工作問題。彼此應就直接相關的工作問題坦率地交換意見。如果是在歐美的話,僅憑占用八小時以外時間談工作一條,就可以訴諸法律。當然在日本就不必有這種擔心,但也不能在談話中隻圍繞這一話題。

其次是有關公司的情況。這不光是本部門本科室之內的情況。如果公司業務廣泛的話,大概部下都會想了解有關其他部門的問題。好容易才進入了一家大公司為什麼要做個井底之蛙呢?然而,有太多的上司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完成自己部門的生產指標上,完全不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職能,患上了自閉症。做部下的都想了解自己所在公司今後的發展方向,非常感興趣公司將怎樣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而很多上司卻每天為完成生產指標而搞得頭昏腦漲,自然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導致交流難以進行。

第三是公司之外的事。不會進行這方麵交流的公司是把公司等同了社會。他人的眼睛看不到外麵的世界。這樣的上司,怎能成為部下的老師與朋友?外麵的世界遠比公司要大,不了解社會,意味著個人能力的欠缺。換言之,如果上司無法就社會話題與下級交流則表明其社會生活能力的低下。年輕人常會認為工作狂類型的上司平淡無味。他們希望看到上司在工作以外的另一麵。那些連周末都隻知辛辛苦苦加班,到了退休茫然無措的人,確實很難讓人感受到其個人魅力。

對於上司所渴望實現的夢想,人生觀的變化等等,也是部下想知道的。如果上司不能就什麼是生死,什麼是愛恨與部下交流的話,兩者之間的距離勢必會加大。

如果彼此之間就以上內容進行很好的交流與溝通,在上下級之間肯定能產生信賴,下級就會以得到朋友而滿足,即使有點兒意見,也會礙於朋友的麵子而照吩咐去執行。

說話也不妨一手軟一手硬

不管是用什麼方法批評,都別忘了巴掌要打,但不能不給個甜棗吃,這才是一個有真正能力和有水平的領導者。

馬戲團裏的馴獸師最拿手也是最有效的馴獸方法是一隻手拿著鞭子或電棍;另一隻手拿著野獸們愛吃的東西,西方人把這種方法叫胡蘿卜加大棒。

我們中國人不這麼說,中國人有句俗話叫“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吃”。但不管胡蘿卜加大棒也好,還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吃也好,其意思是一樣的,即對於下屬每個人都有兩手。一方麵要批評;另一方麵要做好批評後的善後工作,以減少負麵效應。

某公司一位在職的幹部介紹說:某次他犯一個錯誤而惹怒了董事長,當他一進辦公室,就見董事長氣急敗壞地拿起一支火鉗死命地往桌麵拍擊,一麵對他破口大罵,他被罵得十分不是滋味,正欲悻悻地離去時,突聞董事長說道:

“等等!剛才因為我太過於生氣,不小心將這把火鉗弄彎了,所以麻煩你費點力把它弄直好嗎?”

他在無奈之下隻好拿了把鐵錘拚命地敲打,而他的心情也隨著這敲打聲而逐漸平靜,當他將敲直了的火鉗交給董事長時,董事長看了看便說:

“嗯!比原來的還好,你真不錯!”然後就高興地笑了起來。氣氛馬上緩和下來,兩人的情緒得到了控製。

事情發生後不久,董事長便悄悄地撥了電話給這位幹部的妻子說:

“今天你愛人回去時,可能臉上顯出不高興,希望你能好好地照顧他。”

本來這位幹部在受了上級的責備後,便想即刻辭職不幹,但董事長的做法,反而使他十分感動,而且決心好好工作。

領導在批評了下屬時,常常會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以至於批評得有些過火,嚴重挫傷了下屬的感情。此時,領導就要做好善後的安撫工作,盡量及時地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並當麵采取措施暗表歉意和鼓勵,以便緩和對方的反感情緒。尤其是等到下屬心懷不快地離去後,領導更應該在下屬的同事、家人、朋友等身上作作文章,通過他們之口傳達自己的歉意之情與關愛之意,讓下屬感到領導心裏真正裝著他們,而自然而然地消去怒氣審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