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要學會傾聽(1)(3 / 3)

(3)引申話題

通過對某些談話內容的重複和對談話對方情感的重述,或通過提出某些恰當的問題,表現出對談話內容的理解,同時幫助對方完成敘述,從而使話題進一步深入。

(4)欣賞

在傾聽中找中對方的優點,顯示出發自內心的讚歎,給予總結性的高度評價。欣賞使溝通變得輕鬆愉快,它是良性溝通不可缺少的潤滑劑。

傾聽可以打消別人的怒火

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注意傾聽的人。要使人對你感興趣。那就先對別人感興趣。

最成功的商業會談的秘訣是什麼?注重實際的著名學者依裏亞說:“關於成功的商業交往,並沒有什麼秘密——專心地傾聽那個對你講話的人最為重要,沒有別的東西會令他如此開心。照此下去,合作成功是自然的了,也再沒有比這更有效的了。”

實際上,即使那些嗜好挑剔別人毛病的人,甚至一位正處於盛怒的批評者,也常會在一個具有包容心與忍耐力且十分友善的傾聽者麵前妥協,即便那氣憤的找事者像一條大毒蛇張開嘴巴吐出毒信的時候,也一定要沉著,克製自己。

以紐約電話公司應付一個曾惡意咒罵接線員的顧客為例:這位顧客態度刁蠻,滿腹牢騷十分不容易對付,他甚至威脅要拆毀電話,拒絕支付他認為不合理的費用,他寫信發給報社,還向消協屢屢投訴,致使電話公司引起數起訴訟案件。

最後公司中的一位經驗豐富的“調解員”被派去訪問這位不近情理的顧客。這位“調解員”靜靜地聽著,並對其表示同情,讓這位好爭論的仁兄盡情發泄他的滿腹怨言。

“我在他那兒靜聽了幾乎有三個小時,”這位“調解員”講述道,“以後我再到他那裏,仍然耐心地聽他發牢騷,我一共訪問了他四次,在第四次訪問結束以前,我已成為他在天上創辦的一個團體的會員。有意思的是,就我所知,除這位先生以外,我是這個地球上它的惟一的會員。”

“在這幾次訪問中,我耐心傾聽,並且同情他所說的每一點。我從未像電話公司其他人那樣同他談話,他的態度慢慢變得和善了。我要見他的真實目的,在第一次訪問時沒有提到,在隨後的兩次也沒有提到,但在第四次我圓滿地解決了這一案件,使他把所有的欠賬都付清了,他也撤銷了向消協的投訴。”

毫無疑問,這位仁兄自認為在為正義而戰,在為保障公眾的權利而戰。但實際上他需要的是自重感。他試圖通過挑剔、刁難來得到這種自重感,但在他從公司代表那裏得到自重感後,他所謂的滿腹牢騷就化為烏有。

與此類似的還有一個故事。多年前的一個早晨,有一位怒氣衝衝的顧客,闖入德迪茂毛呢公司創辦人德迪茂的辦公室內。德迪茂先生說:他欠我們十五美元,卻不承認這件事,我們的財務部堅持要他付款。在接到我們財務部職員的好幾封催款的信以後,他收拾行裝來到芝加哥,衝進我的辦公室,告訴我說,他不但不付那筆賬,並且永遠禾再準備買德迪茂公司的東西。

我耐著性子聽他說話,幾次幾乎要中止他,但我知道那對他沒有用處,我要讓他盡量發泄不滿。等他終於冷靜下來,可以聽進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平靜地對他說:“謝謝你到芝加哥來告訴我這件事,你幫了我一個大忙,因為如果我們財務部惹惱了你,他們也準會惹惱別的好主顧,那樣就太糟了。真要謝謝你告訴我這一切。”

他似乎有點措手不及,萬沒料到我會說出這番話。我想他當時肯定有點失望,要知道他到芝加哥來是要向我找事挑釁的,但我在這裏反而感謝他,而不與他爭論。我真心實意地告訴他也許是記錯賬了,我們打算在賬中取消那筆十五美元的賬款並將此事忘掉。我對他說,他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又隻需照顧自己的一份賬目,而我們的員工卻要同時料理數千份賬目,所以他會比我們記得更準確。我告訴他我十分了解他的感受,如果我處在他的位置上,我也會有類似的舉動。由於他說不想再買我們的東西,所以我還向他推薦了幾家別的公司。

在那之前,他來芝加哥時,我們常一同用餐。那天我照舊請他吃飯,他似乎不太好意思地答應了,但當我們回到辦公室的時候,他馬上訂下了很多的貨物,然後他心情舒暢地回去了。為了表示自己的坦誠,他重新檢查了他的賬單,結果發現有一張放錯了地方,接著便寄給我們十五美元的一張支票,還誠懇地道歉了一番。

如果你甘願使人當麵回避你,背後笑你,甚至輕視你,這裏有一個最好的辦法:決不傾聽別人說話,並且不斷地向他談論你自己。如果別人在談話時,你有自己不同的意見,別等他說完,他沒有像你一樣的伶牙俐齒。為什麼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去聽他人無謂的閑談?即刻插嘴,在他一句話還沒說完時就打斷他。噢,接下來你的目的就實現了。你很快就會變得人見人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