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人是靠人拾起來的(2)(1 / 3)

在社交中,常會進行一些帶有比賽性、競爭性的文化活動,比如棋類比賽、球類比賽等。盡管這是一些娛樂活動,但大家都希望成為勝利者。有經驗的社交者,在自己“實力雄厚”、能絕對取勝的情況下,往往不使對方失敗得很慘而狼狽不堪,反倒是讓對方勝一兩局,既不妨礙自己總體上的獲勝,又不使對方太失麵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連贏幾盤棋後,往往會有意走錯幾步,讓對方最後贏一兩盤。與人處事正像下棋,隻有那些閱曆不深的人,才會一口氣贏對方七八盤,對方已漲紅了臉,抬不起頭,他還在那兒一個勁地喊“將”。

其實,作為社交活動,並非正式比賽,對輸贏不必那麼認真,主要目的還是交流感情,增進友誼,滿足文化生活的需要;否則,計較起來,會給對方造成不佳的心情。

社交中,不但要盡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別人下不了台,而且要學會在對方可能不好下台時,巧妙及時地為其提供一個“台階”。否則,很可能會由於方法不當,本來是想幫對方下台,結果反而弄得對方更尷尬。

這裏有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1)既能使當事者體麵地“下台階”,又盡量不使在場的旁人覺察,這才是最巧妙的“台階”。

(2)要注意用幽默語言作為“台階”。幽默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一句幽默語言能使雙方在笑聲中互相諒解和愉悅。據報載,作家馮驥才在美國訪問時,一位美國朋友帶著兒子到公寓來看他。談話間,那位朋友的調皮孩子,爬上大馮的床,站在上麵拚命蹦跳。如果直截了當地請他下來,勢必會使其父親產生歉意,也顯得自己不夠熱情。於是,大馮便說了一句幽默的話:“請你的兒子回到地球上來吧!”那位朋友說:“好,我和他商量商量。”結果既達到了目的,又顯得風趣。

(3)要注意盡可能地為對方挽回麵子。有時遇到意外情況使對方陷入尷尬境地,這時。在給對方提供“台階”的同時,如能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時為對方麵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那是最好不過的了,會使對方更加感激你。1953年,周恩來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慰問駐旅大的蘇軍。在我方舉行的招待宴會上,一名蘇軍中尉翻譯總理講話時,譯錯了一個地方。我方代表團的一位同誌當場作了糾正。這使總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場的蘇駐軍司令大為惱火。因為部下在這種場合的失誤使司令有些丟麵子,他馬上走過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領章。宴會廳裏的氣氛頓時顯得非常緊張。這時,周總理及時地為對方提供了一個“台階”,他溫和地說:“兩國語言要做到恰到好處的翻譯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講得不夠完善。”他慢慢重述了被譯錯的那段話,讓翻譯仔細昕清,並準確地翻譯出來,緩解了緊張氣氛。總理在講完話同蘇軍將領、英雄模範幹杯時,還特地同翻譯單獨幹杯;蘇駐軍司令和其他將領看到這一景象,在幹杯時眼裏都含著熱淚,那位翻譯被感動得舉著酒杯久久不放。

為什麼在社交場合要特別注意為對方留麵子,注意給對方“台階”下呢?這是因為在社交場合,每個人都展現在眾人麵前,因此都格外注意自己社交形象的塑造,都會比平時表現出更為強烈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在這種心態支配下,他會因你使他下不了台而對你產生比平時更為強烈的反感,甚至與你結下終生的怨恨。如果你為他提供了“台階”,使他保住了麵子,維護了自尊心,他同樣會對你產生更為感激更為強烈的好感。這些,會對今後的交往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些恰恰是人們,特別是自恃才高的人常常忽略或明知故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