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女孩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就不在了。兄長和他相差近十歲,代她亦兄亦父,兩人親近非常。然而即便如此,每次讀到《詩經》中的《桃夭》,她總忍不住覺得有些惆悵,遺憾早去的父母未能如給他取名時所期望地那般看到她成長為一個如斯美好的女兒。
女孩的家住在陳州,世代經商,雖算不上大富大貴,支撐兩人生活卻還有餘。然而兄長卻不願意坐吃山空,待她稍稍長大,就命了家中忠仆打理煩瑣之事,置辦了貨物隨與父親交好的歐陽世叔去了外地經商。兩人的父親當年就是因得遇上賊人而死,娘親也是沒多久就鬱鬱而終,跟去了。
女孩年紀小的時候尚好,她本性乖巧,不過是因著兄長不在略感寂寞。然而等懂事後想到兄長在外行走的危險……即便每次兄長都拍著胸脯保證自己會注意安全,會雇傭得力的鏢師護著車隊貨物,卻依舊無法讓桃夭安心下來。可是兄長堅持說他一個大男人不該鎮日無所事事,且定要為妹妹掙下一份豐厚的嫁妝……終究無法阻攔,女孩隻好每逢兄長出行,就和歐陽師伯的女兒,閨閣好友明珠一起到城外湖心島的千佛寺燒香,初一十五不敢相忘。
數年下來,總算父母在天之靈保佑,雖偶有遇上打劫之人,丟失些財物,卻還一直都算平安。偏偏此次出門,拖延了兩月行程,甚至傳聞說是遇上了妖物……
“小姐,少爺吉人自有天向,定然會安然無事的。何況不都傳信回來說被人救了嗎,會帶救命恩人回來了嗎!您就放心吧!與其在這裏發愁,倒不如想想該怎麼安排那位貴客。”
少女知道忠仆的話沒錯,是以盡管煩躁,她還是強按耐下來吩咐下人打掃房間布置陳設,等著兄長帶著那位恩人回來。
終於到兄長信箋上說回來的那日,少女天還沒亮就起了身,坐力不安得在正堂等待。兄長此行究竟如何,是遇上了賊人,還是當真如傳聞所說碰到了妖怪,甚至有沒有受傷,那信上隻簡單地報了平安,根本沒有訴說清楚。此刻眼看能相見,少女心中期盼之外是又急又怕。
“夭夭!”
看見兄長微笑著朝她招手,少女終於控製不住撲進對方的懷抱。直到聽到兄長拍著她的背道歉說失禮及一個陌生的聲音回話,她才急急反應過來,擦去淚花向客人行禮。
淚眼中隱約看到對方腰係長劍,少女忙拜下。
“桃夭失態……多謝大俠救命之恩,請受小女子一拜!”
“不必多禮!”她才剛曲身,一說手已攔住了他的動作,身旁兄長噗嗤一笑。
“斬妖除魔本是我輩份內之事,當不得如此擺謝。何況陳兄已為我好友,又何來大恩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