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也是人精,什麼不懂,原文: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為了達到找場子的目的,玉帝傳旨,即著雷部眾神,分頭請各界神仙。原文:“不一時,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鬥星君、三官四聖、九曜真君、左輔右弼、天王哪吒,玄虛一應靈通,對對旌旗,雙雙幡蓋,都捧著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佛前拜獻。”
看看多氣派每個人都拿一件禮物,跟隨份子一樣,但是都沒細說獻的是什麼,到底獻的什麼呢?
重點來了,接下來出現了三個人,同樣也隨了一份子,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這三個人獻的什麼物說的非常仔細。
第一位是王母,獻了她親自摘的大蟠桃。第二位是壽星,獻了紫芝瑤草,碧藕金丹。第三個是赤腳大仙,獻了交梨二顆,火棗數枚。
好家夥湊個果籃……。然後如來讓阿儺、迦葉收了果籃就跟玉帝告辭了。
按常理,詳細說的禮物都是重禮。比如有人收別人送的份子錢,都會挑最多,最貴的高喊,某某送元寶五百,貴客裏麵請……。
可是如來收的這個果籃裏還真沒什麼天才地寶,可以說都是非常寒酸的東西。那些沒詳述的禮物就更不用說了。
寒酸到什麼程度呢?後文比丘國那一回,豬八戒管壽星要火棗吃,壽星說改天給他幾斤……。
這麼寒酸佛祖也要嗎?為什麼呢?我分析有可能是地域關係,也有可能是佛祖比較摳門。
先說如來降妖從來不用什麼法器,遇到妖精都是直接用手抓。
在第五十五回的時候,觀音還講了一個段子,原文:“本身是個蠍子精。他前者在雷音寺聽佛談經,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紮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即著金剛拿他,他卻在這裏。若要救得唐僧,除是別告一位方好,我也是近他不得。”其實蠍子精也不怎麼強,被二十八星宿的昂日星官秒了,想當年二十八個打孫猴一個都打不過……。
從這些看來,佛祖也確實符合印度王子的形象,可能是手抓餅,手抓飯吃習慣了。
那麼說如來真沒有法器嗎?怎麼可能,從他的櫃子裏隨便拿出一件法器都是絕世神器。第八回如來還拿自家花盆裏結的奇珍異果,開了個宴會。
但是如來為什麼不用法器呢?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丈六金身的法力加成太強,根本用不到法器。第二個就是如來比較吝嗇摳門,舍不得用。
如來有多摳門呢?看看給唐僧的都是什麼東西,如來給觀音五件寶,一件袈裟一根錫杖還有三個圈。原文:對菩薩言曰:“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回;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這句話純粹是瞎掰,袈裟是以前如來穿剩的,輪回地獄那裏是如來和玉帝置辦的,地藏王菩薩就歸如來管。而且唐僧拿著錫杖也常叫妖怪抓去。
若肯堅心這四個字用的最妙,不好使就是因為不堅心。這裏最寒心的是觀音菩薩,跑著腿受著累,什麼也沒得到。所以觀音就為自己家用了兩個箍。
話題回來,正因為如來小氣,所以他在玉帝那裏的形象是窮和尚,要不然為什麼佛家弟子總去要飯呢?可玉帝不知道啊,現在要飯的才是土豪。
就拿佛祖來說,寶庫裏放發毛的東西都比剛才的果籃要強,換個要麵子的神仙一定會挽拒,會笑著說“謝各位美意,我吃果籃過敏。”
可佛祖不一樣,不管什麼照單全收。就好像農村親戚進城,給他們什麼都要,這不是送禮,更像是救濟。
如來看不出來嗎?當然看的出來。整部西遊記裏情商最高的就是佛祖,堪稱社交高手,這叫藏拙,雖然天界的這些神仙像打發要飯的一樣,但如來本身就是苦行僧,化緣的時候什麼臉色沒看過?
先謙虛一下,然後把果籃什麼的都收了,最後向玉帝謝宴,心裏感謝玉帝他們八輩祖宗。這時如來又弄了一個手段,就是讓孫猴差點折騰出五行山,嚇玉帝一嚇,看他怕不怕。
再說剛剛大鬧天宮,無人能擋的孫悟空,這時候一定是不服的。還沒正麵剛,就莫名其妙被秒了,還沒看到如來放大招,就直接被大山壓住了,這怎麼能行呢,被壓住也要折騰。
如來怕孫悟空從山底下折騰出來,就在山上貼了一道便利貼,隱晦的告訴孫猴別折騰了,以後有人救你。
氣頭上的孫悟空沒看明白這些,繼續折騰。然後如來又做了一件事,原文:如來即辭了玉帝眾神,與二尊者出天門之外,又發一個慈悲心,念動真言咒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押。但他饑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看看喂孫猴吃喝的東西,鐵丸子和銅汁。這東西不消化啊,聯想一個成語叫鐵石心腸,什麼意思呢?肯定是想用這種方法讓孫猴收收心,也有可能怕他上廁所不好解決。還有種可能,就是如來在保護孫猴,彌補孫猴身體上的不足,猴屬金,缺鐵。
再想想吃了這些不消化的東西,再被山壓一壓,是不是就長個了呢?這是我佛如來發的一個慈悲心。
同時招了許多人來看守孫猴,也是如來怕山頂的便利貼年久失修,或者被哪個冒失鬼扯掉。所以找了土地山神建了個看守所看著孫猴。
在看守所裏的這幾位神仙也不能天天幹瞪眼,沒事的時候就閑扯蛋。不光他們扯,還在孫猴身邊扯,這一來二去就完成了他們的隱藏任務,這任務就是說服孫悟空加入佛教,並且告訴孫悟空以後要幹什麼。
雖然如來出場的次數並不多,但辦的事不是耍心機,就是施報複。並不是宣傳那樣幹善事,更多的是幹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