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繞了許多彎,繞來繞去的都是在給唐僧貼金。
為什麼設計一個愚僧?就是一個強烈的反差對比。
為什麼找蕭瑀?因為現階段蕭瑀尊佛,要是換成傅奕,沒準就把菩薩抓起來了。
為什麼免費送了呢?就是怕唐王貪圖袈裟的名貴,收藏起來不送出去,同時也怕唐王不送給唐僧。
如果是給了錢的,那唐王就可以隨意處置了。花錢買得,怎麼處置心安理得,沒人管得了。可是沒花錢得來的,那就會想想了,這麼貴的東西別人白送的,送得還不是李世民本人,是給得道高僧的,這要不往出給是不行的,唐王還要臉呢。
果然白得了袈裟錫杖,唐王馬上讓魏征去請唐僧進宮,很快就把這兩樣東西給了唐僧。
給完之後急切的讓唐僧穿上。唐僧哪敢不從,直接就穿上了。
穿上之後作者用這樣一段詩總結了唐僧的扮象。原文:玄奘法師大有緣,現前此物堪承受。渾如極樂活羅漢,賽過西方真覺秀。錫杖叮噹鬥九環,毗盧帽映多豐厚。誠為佛子不虛傳,勝似菩提無詐謬。
看到最後兩句了嗎?從這裏開始唐王也開始對唐僧的能力深信不疑了。
這不算完,唐王還送了儀仗隊,讓唐僧穿著袈裟拿著錫杖在大街上晃一圈。看到的所有人都誇唐僧是活菩薩下凡,而那一千二百個僧人是怎麼誇的呢?原文:玄奘直至寺裏,僧人下榻來迎。一見他披此袈裟,執此錫杖,都道是地藏王來了,各各歸依,侍於左右。
寺裏的僧人都深深的了解李世民的心意,所以誇唐僧為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是管什麼的呢?管六道輪回的,這說明唐僧才是能解李世民心願的人,才是能開水陸大會度鬼的高僧。
過了七天,菩薩跟木叉說要來看看唐僧,看他有沒有福份穿住袈裟。
從這句話分析,袈裟應該是有負作用的,如果是無德無福之人,穿在身上應該會出什麼負麵的問題。
唐僧是高僧,穿上自然沒有負作用,菩薩過雲一看,點點頭說道,就是你吧。
就這樣取經的人選終於定了下來。
人定下來,讓唐僧去西天幹什麼也得定下來吧。幹什麼去呢?去取大乘真經之度鬼卷。
菩薩先在一旁聽唐僧說法,聽到關節的時候,大聲斥責唐僧講的是小乘佛法,度不了亡魂,大乘佛法才能度。
李世民在場呢,這一聽心裏咯噔一下,度不了鬼可不行啊,開水陸大會是幹嘛的啊,就是想度鬼的,度不了不白忙活了嗎。
隨後李世民趕緊問菩薩,大乘佛法記得嗎?
這時菩薩賣關子了,嘴上說記得,然後一點佛法沒講,登上講台現了原身飛走了。記得到是說兩句啊,菩薩真調皮啊。
隨後天上飄下一個小紙條,原文:頌曰:“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裏,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觀音菩薩一顯聖,可李世民樂壞了,趕緊找吳道子畫了菩薩像。
看到天上的小紙條後,立即暫停水陸大會,等取來大乘經再接著開。
隨後問一下周圍誰願意去取經,原文: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僧百般無奈終於假自願的領命上西天取經。
其實從這裏可以看出,菩薩是先斷了唐僧的所有後路,再逼著他不得不去取經。
對於由唐僧主辦水陸大會度鬼超生這件事,李世民心裏是沒有底的,他不知道唐僧能不能完成任務。所以菩薩用贈袈裟的方式確立了唐僧的形象,唐僧就是有道的大法師。同樣的有道的大法師取來的經才有可能是真經。
緊接著菩薩又說唐僧念的經,不能度鬼超生。
本來李世民對唐僧就不是完全相信,這一下更加的不相信了,那還要唐僧幹嘛?這唐僧還有命在嗎?
李世民心情一不好,把唐僧抓起來殺頭是太有可能了。
唐僧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嗎?所以不管有多艱難他都得去,雖然外麵有妖魔鬼怪,但總比在家呆著強,在家呆著就是死,出去還有一線生機。
唐僧去西天取經,一是拿人家手短,二是要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寺裏的人再怎麼說路上難行,唐僧都不得不去取西經,這都是被菩薩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