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抑鬱症康複的簡易自我療法(3 / 3)

(4)相信自己的直覺。如果你感到自己或親人的抑鬱病情在惡化,或者停藥太早,你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方式或表示自己的看法。

(5)在遇到像產後抑鬱症這樣極為嚴重的病例時,最好是叫她住院治療。這樣做並非表明你的努力失敗了,而是為了保障產婦和寶寶的安全。

(6)幫助患者處理一些具體而實際的事情是很有價值的。比如:幹一些家務瑣事,做飯、給寶寶洗澡、購物等。最好設法讓患者也和你一起做這些事,以使患者有參與感。

(7)告訴你的同事們家中所出現的問題。這樣,如果有必要,你可以早點下班或者請假,以便取得諒解,可以更好地照顧病人。

(8)向親朋好友或專業心理人士說出內心真情實感。同時,對暴露出來的一些可怕念頭不要害怕會被批評。

(9)做患者的“保護人”,這是因為你周圍的人可能會不理解患者的病情,從而對你所照顧的患者抱有批評態度。

(10)盡量不要讓朋友及親戚過於頻繁地來家裏做客。人多的社交場合也不適於患者。共度休息時光,比如散散步,到戶外活動一下等。

(11)對抑鬱症患者,在夜間最好不要吵醒他們,以保證他們的睡眠質量。

(12)不要忘記對你所關心的人說:“我愛你!”

7.情感的釋放與調節

情感可以像催化劑一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當我們感到幸福時,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可是當我們心情沮喪時,易如反掌的事情也會顯得棘手。心理學家說:恐懼可以使我們避開危險,傷心則會開啟我們的同情心。可是對於現代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無法控製的情感才是產生焦慮和壓力的最大原因之一。隻有當我們學會將自己的情感牢牢控製住,才能做到把握自己,在生活中才會遊刃有餘、揮灑自如。

比較有建設性的做法是把我們的消極情緒過濾掉,讓那些積極情緒自由地傳遞到外界。這好比在你的家園裏有一群野馬,每一匹都桀驁不馴。在情緒強烈的時候,你似乎可以聽到馬欄的門“砰砰”作響,裏麵的馬想奪門而出。你要學會在它們一開始撒野時就製止住它們,然後采用正常的渠道,將它們有效地釋放出來。

(1)情感釋放的方法

以下是三種最常見的消極情緒釋放的簡單方法,對於預防抑鬱和焦慮具有益處。

憤怒的釋放:對憤怒的自然反應之一是握緊拳頭。為了學會在生氣的時候放鬆,你可以找一塊小的、堅硬的物體例如一塊石頭,將它放在手掌裏,用盡全力握緊它,然後再放鬆,在手裏輕輕地擺弄它,似乎與它講和。

憂傷的釋放:伴隨著憂傷而來的還有無精打采,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所以當你感到傷心時,不妨出去走一走。把精力集中在你所經過的事物上。你散步的地點以及是否曾經走過這條路都沒有關係。想象隨著自己邁出的每一步,你都在走出憂傷情感的包圍。要盡量對周圍的景物、聲音和氣息做出積極的反應。

忌妒的釋放:當我們忌妒時,我們的反應與恐懼時的反應類似(忌妒其實就是對損失的恐懼)。這時我們的本能是抵抗的,但這時不要失去理智,用你的一隻手的手指輕輕地滑過另一隻手的手指,好像為了安慰而撫摸一個孩子的手一樣。每一次撫摸都會幫你削弱這種情感,你就可以做出更冷靜的反應了。

(2)情感“特赦”四步法

責備人是一種消極情緒的表現,如果我們讓責備跟隨於我們,它就會淹死我們,從而會破壞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當緊張需要緩解時,也不要完全指望責備,因為責備的基礎並沒有完全根除。我們必須學會怎樣消除責備,宣布“情感特赦”,通過它排除敵對或牢騷的情緒殘渣,同時又保留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平和的狀態,來消除情感方麵的消極因素,我們內心的不平衡就會得以調整。以下是消除責備,情感“特赦”的四步法。

第一步:列出一份影響你放鬆、導致消極情緒的十個人或十種場合的清單。采取下列步驟,對這份清單上的每個目標花上一定的時間,可能每個目標要花幾個晚上的時間。不要為了追究誰對誰錯而花費過多時間。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

第二步:在晚上給自己留出一定時間。坐在椅子上放鬆,閉上雙眼,排除雜念,將心頭牽掛的事情一件件忘掉。想象一個漆黑的夜晚,把這段時間視為生活中的分水嶺,人生階段的休止符。

第三步:歸納出自己遇到問題的本質。如果可能的話,把問題在腦海中以視覺電影的形式表現出來。告訴自己以後將不帶任何情感地看待這個場景。

第四步:與這個場景講和。它不再是焦慮的原因了。想象顯示屏上一個不規則的光點正被拉成一條直線。

(3)擁有幽默與滑稽

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小醜一進城,勝過一打醫生。”

盡情大笑可以刺激身體產生有益的甚至是終生良性的化學物質。笑的短期效果也很顯著:緊張得以化解,憂慮也煙消雲散,我們積極思考的能力有所加強,再次找到某種滿足感。笑和幽默,是治療抑鬱症的最好的藥。

我們經常不由自主地笑,換句話說,幽默與滑稽能打破內心障礙,戰勝嚴肅,使我們對喜悅的抵抗心理土崩瓦解,隨之而來的解脫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試著用以下三種招式來讓自己幽默起來:

第一招:觀看喜劇。喜劇是以稀奇古怪和無法預料的因素為基礎的,它可以成為解決某些困境的方式。事情有時會違背我們的意誌,我們隻能接受,嘲笑自己無能為力,甚至享受眼前的窘迫。笑也是一劑保持清醒、去除抑鬱的預防針,可以防止我們對掌握局勢的能力感到悲觀自責。

第二招:發現笑料。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逸聞庫,裏麵盡是些讓人忍俊不禁的笑料。我們可以利用它們,通過愉悅別人來“逗自己樂”。想想你最近做的心不在焉的事,可能你在削蘋果的同時還在等著沏一壺茶,可是當茶煮好了,倒進杯子後,你卻把蘋果當成茶葉“放”進了茶水裏。

第三招:自我解嘲。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典型的”滑稽性格就是朋友們所說的最能代表我們的麵部表情或動作。這些東西可以成為愉快的、誇張的自嘲基礎:“你了解我,如果我老公不深刻檢討,我總是大喊大叫。”這些特性減輕了我們“做人”的負擔,使我們能夠嘲笑自己,更重要的是,能讓他人和自己一起笑。

8.瑜伽的層次

瑜伽是梵語“統一”的意思,從字麵意思上說就是“連接”。瑜伽曾經是印度哲學信仰中的一個單一的正統體係,後來發展成四種主要形式。氣功瑜伽是為了將身體與心靈通過姿勢的訓練統一起來,使身體為承受精神的活動做好準備;褐磨瑜伽將做善事與身體的放鬆結合起來;誠信瑜伽將練習者通過祈禱與一個奉獻的目標結合起來;而拉甲(意思是“皇家的”或“君主的”)瑜伽則是瑜伽的最高形式,主要是提升精神能量,激發創造才能。

瑜伽的練習者必須放棄一切私心雜念,抵禦各種感官傳遞來的誘惑,將意識從“虛幻世界”中拉回來。一旦以這種方式實現自我,意識的心靈就能體會到自我的精神或靈魂的潛在力量。但這隻有通過精力高度集中才能實現,即所謂的“心如止水”。一旦與“精神的源泉”重新結合,練習者就會體會到極大的喜悅與幸福。

坐禪經常與瑜伽聯係在一起,也是瑜伽最顯著的特點。坐禪能幫助練習者淨化身體,使它經曆重生,讓人進入一種能夠接受精神愉悅的境界。

拉甲瑜伽有八個層次。前五個層次是為了訓練身體,使之準備接受靈魂;最後三個是為了創建完美的自我。以下的練習可以帶你去體會這八個層次中的六個層次,盡可能有計劃地不間斷地練習它:

(1)第一層和第二層是製約和守規層。通過實踐良好的操行來獲得放鬆。要求做到誠實、忠誠和自律。

(2)坐姿層。在一間靜室中舒服地坐下,你不必刻意地選擇一個傳統的瑜伽姿勢,隻要找一個能讓你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靜止的坐姿就可以。

(3)調息層。平穩地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慢慢地呼氣,使身體和心靈平靜下來。

(4)製感層。把注意力從周圍的景物上收回來,讓你的感覺回到內心去內省。

(5)禪定層。想象一個五顏六色的圓圈或螺旋,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麵一會兒。

(6)等執層。想象你的能量流入這個形象中,把冥思的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麵(禪定層)。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等執層是一種類似於入迷的狀態,練習者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正在進行冥思,但卻完全意識到精神的自我存在)。

9.音樂療法

音樂具有激勵情緒的作用,旋律優美和諧的樂曲對於緩解抑鬱和焦慮具有莫大的作用。當我們在聆聽音樂時,我們的腦外皮質神經元會受到良性的刺激,然後調節大腦邊緣係統的情感中樞。音樂安撫人們的心靈,把人類的精神從世俗的煩囂中釋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聆聽優美的音樂,是在接受音“藥”療法。

以下是幾種簡單的音樂療法遊戲活動,供你參考練習。

(1)製造音響效果

材料:尋找一些簡單的樂器或玩具樂器,以及其他任何能發出聲響的物體。

說明:用樂器或其他發聲物體來創造出你想象的音響效果。以下是幾個例子。

·模仿各種水聲——流水聲、拍水聲、滴水聲或水擊時的聲音。想象一下自己是在海邊、河邊或是湖邊聆聽。

·機器聲——大多數機器工作時都發出有節奏的聲響。用鼓、鈸等樂器製造出種種聲響,來模仿機器在不同速度下運轉的聲音,零件破裂的聲音,或是機器開動的聲音。

·偵探故事——用一些顫抖的聲響,來製造詭秘緊張的效果。

·雷雨聲——用鈸、鼓或鍋等製造出雷聲,再用手指在桌麵敲擊;或打開水龍頭,讓水滴在鍋蓋上,就有了雨點聲。

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你還可以製造出更多不同的聲響效果。

(2)一個人的樂隊

材料:家中能用來發出聲響的物件有“鈴鐺、珠子、牛奶瓶蓋、自行車鈴或喇叭、口琴、匙羹、鏈條、玻璃瓶、哨子、鼓”等。看看你能找出多少東西來!

說明:帶上或戴上你的小玩意,你自己就成了一件最美妙的樂器。舉手投足、彎彎膝蓋、搖搖頭、跺跺腳,隨便怎麼一動,全身上下動聽的音樂就會隨時響起。

·嘴巴——吹口琴、哨子、玻璃瓶、喇叭等;

·脖子——掛上鈴鐺、用繩子吊一麵鼓、木琴或其他什麼;

·胳膊——在胳膊下麵係個自行車喇叭,用胳膊壓一下,喇叭就會發出聲響;

·腰——把鼓、木琴、小飯鍋或其他金屬製品係在腰間;

·肘部和手腕——係上小鈴鐺;

·手——搖搖撥浪鼓、拍拍手鼓;

·膝部——鈸、鍋蓋或裝有幹豆子的小罐頭盒等,係在膝上撞來撞去;

·腳踝——係上鈴鐺、撥浪鼓等。

(3)欣賞自製的風鈴

取圓形或方形的塑膠蓋或硬紙板,不同尺寸的釘子或鐵片等,準備繩子和剪刀。

說明:把釘子或鐵片等吊在一起,風一吹就會互相碰撞發出悅耳的叮當聲。先用繩子把一根釘子拴起來,用剪刀在塑膠蓋或硬紙板上戳一個洞,把繩子穿進去,然後再戳一個洞,再把繩子穿出來,在繩子的這一端也係上釘子。按照這個方法,把所有的釘子都係起,係好釘子後,把塑膠蓋或硬紙蓋用幾段長度相等的繩子吊起,一個風鈴就製成了。把它掛在通風處,你就可以邀人一塊欣賞美妙的音樂了。

(4)歐洲古典音樂“進補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