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帶鍾聲穿林去,月移塔影過江來。水府廟前,雙江彙流;資江南北,兩塔並峙;江流蜿轉,四橋飛虹;近水遙山,綠意蔥籠。第三屆湖湘三農論壇於2010年10月25至26日,在曆史悠久、人文濃鬱、秀麗天成的邵陽隆重舉行,論壇開幕式由湖南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會長龐道沐主持,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第三屆湖湘三農論壇組委會主任)黃建國致辭,中共邵陽市市委書記童名謙致歡迎詞,邵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萬千作邵陽市新農村建設情況介紹,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副部長王桂雲宣讀了湖湘三農論壇優秀論文表彰決定。湖南省社科院院長朱有誌主持了主題報告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作主題報告。論壇從10月24日晚開始,舉行了兩場主論壇和6場分論壇,來自國家部委、科研院所、高等學府、地方基層的200多名代表,對城鄉一體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學術探討,氣氛活躍,成果豐富。這對於湖南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將具有重要意義,對全國新農村建設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湖湘三農論壇是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的常設論壇。它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為底蘊,秉承“彙集三湘英才、凝聚八方力量、促進農村發展”原則,為全國農村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打造探討陣地、開辟展示窗口。第三屆湖湘三農論壇以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為指導,遵循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的精神,就農村金融發展、農業現代化、農村基礎設施、土地流轉、農村社會和諧、農民教育、農業科技服務、兩型農業建設等問題,圍繞“新農村建設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會者認為:
一、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是解決城鄉二元體製、縮小城鄉差別、實現統籌城鄉一體化的必由之路。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邏輯來看,農村和城市是相互聯係、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農村發展離不開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城市發展也離不開農村的促進和支持。因此,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才能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二、新型城鎮化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解決“三農”問題要走出農村、減少農民,城市化不僅涉及空間的擴展,更在於人口的增加。因此,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重點應該從過去的空間轉移向人口轉移轉變,要深入到鄉村社會的經驗邏輯中,通過經驗的比較分析及時發現問題,防止諸如被城鎮化、侵蝕基本農田、損害農民利益等不良問題的出現。同時要尋找不同地區城鎮化的動力,探索出適合不同區域農村發展的多元城鎮化道路,讓城鎮化成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主導力量。
三、城鄉一體化要防止大規模的造城運動。隨著城市空間的擴張,大量的農用地必然被轉為建設用地,產生人地矛盾。因此,城市化過程中不僅要防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更要防止地方政府在城市化道路選擇上的激進情緒,以免引發大規模的造城運動。中央應旗幟鮮明地製止當前某些地方政府激進的城市化舉措,采取穩健而更加安全的城市化戰略。
四、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要高度關注失地農民利益。失地農民由於工業發展、小城鎮建設或基於城市建設的需要,耕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但仍保持著農民身份,尚未真正轉為城鎮居民。由於當前的社會保障體係尚不完善,就業環境尚不成熟,農民一旦失去土地就等於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和保障,極有可能會淪為“種地無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收入無路”的“四無”人員。這樣會偏離城鄉一體化的目的,影響社會經濟發展與國家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