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完善標準化法規體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結合湖南實際,組織製定《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辦法》,進一步完善《湖南省地方標準管理辦法》、《湖南省企業產品標準管理辦法》等地方法規,製定標準化自主創新的激勵政策及標準化的專項規劃。
(二)完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標準體係。
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標準體係建設研究。到2020年,建立比較完善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標準體係,完成地方標準製修訂100項。針對關鍵耗能產品、耗能設施、耗能工藝等製定節能技術標準;針對關鍵耗材設備、耗材設施製定節材技術標準;針對關鍵耗水產品、耗水設備、耗水設施等製定節水技術標準;針對場館設施、土建工程、道路建設等製定節地工程規範;針對工業、生活廢棄物、尾礦等製定綜合利用的技術標準。針對冶金、有色、煤炭、電力、化工、建材、造紙等重點行業的工業汙染物製定排放標準;針對固體廢物、汽車尾氣、持久性有機物、電磁輻射等汙染源(物)製定排放總量標準;針對工業、生活廢棄物製定廢物利用和處理等方麵的技術標準;針對城市汙水排放和湘江流域、洞庭湖汙染等製定防治技術標準。
(三)完善湖南工業產業技術標準體係。
到2020年,建立完善湖南省重點和優勢工業產業技術標準體係。全省工業產品標準覆蓋率達到10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標準體係達到100%,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達到20家。圍繞湖南省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航天製造、太陽能等優勢產業,突出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加強核心技術研發,研製一批對產業升級有明顯帶動作用的重大技術標準。依據全省產業振興規劃,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針對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製定一批技術標準,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體係。
(四)完善公共安全領域標準體係。
到2020年,完成公共安全領域標準製修訂100項。主要包括食品藥品質量、消費品安全、特種設備、煙花爆竹、安全生產、公共交通、災害預防、減災救災、生物化學毒物監管、核放射源控製、危險化學品、信息安全、人防工作、社會治安、公共場所監控等公共安全方麵的基礎標準、技術標準和監測標準。建立快速、有效的安全預警機製,完善安全監測體係。
(五)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體係、農業監測體係、推廣實施體係,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到2020年,完成製修訂省級農業地方標準500項。重點圍繞蔬菜、稻米、生豬、家禽、茶葉、柑橘、水產品等產業發展需要,以有機、綠色、無公害、出口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為突破口,建立健全優質、特色、生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係和市場準入規範。加強農產品市場準入政策研究,開展農業投入品風險評估、環境和動植物安全風險評估等工作;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並完善企業標準體係;積極開展良好農業規範認證(GAP認證),到2020年,通過良好農業規範認證企業達到250家。
(六)推進現代服務業標準化建設。
加快服務業標準化建設步伐,構建比較完善的服務標準體係。到2020年,完成製修訂服務業地方標準100項。重點圍繞文化、現代物流、旅遊、餐飲、房地產、社區服務、醫療服務、商貿、衛生、金融、信息服務、會展、基礎公益等領域的實際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批服務標準。重點抓好旅遊、現代物流、文化等產業的標準化試點和示範工作。
(七)推進國際標準化工作。
加快采用國際標準的步伐,努力提高全省產品質量整體水平,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重點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交流,積極舉辦國際標準化論壇,建立中部地區標準化論壇交流中心,推動全省優勢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參與ISO、IEC、ITU等國際標準化組織及相關活動,爭取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的話語權。積極申報組建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跟蹤和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製修訂工作,及時將自主知識產權融入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開展出口產品的標準研究,積極采用和轉化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
(八)加強標準的實施與監督。
加強標準在湖南省的推廣與實施工作力度,廣泛開展標準化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圍繞“世界標準日”、新農村建設、食品安全、資源節約、旅遊服務等專題,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多渠道開展標準化宣傳活動,強化企業和整個社會的標準化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標準化工作的局麵。
建立實施標準的約束機製,積極推動標準化試點示範。建立“長株潭”標準化示範區及洞庭湖“湘、資、沅、澧”水汙染防治標準化示範工程,扶持100家節能、減排標準化示範企業。建立500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點),其中20個國家級、390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點),50個農產品標準化批發市場,40個標準化農產品出口示範基地;建立70個服務業標準化示範區(點),其中旅遊業40個、現代物流業10個、文化產業10個、餐飲業4個、房地產2個、醫療服務2個、社區服務2個;建立100個循環經濟標準化示範區(點),其中90個園區、10個縣市區循環經濟試點;通過產學研結合,依托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和高新技術園區,建立自主創新企業30個,創建A級以上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500家。
完善標準實施監督機製,健全市場準入和退出製度,加強質量監督、認證認可和生產許可等工作。創新監督手段,建立信息反饋機製和企業誠信體係,促進標準的有效實施。加強對強製性標準實施情況的監督,加大對違反強製性標準行為的處罰力度,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九)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
加快標準化高級人才隊伍建設,出台湖南省標準化人才培養政策,建立標準化人才培養基地,創立標準化工程師製度,建設標準化專家庫和人才信息交流平台。製定針對性強、適應不同需要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政策,建立人才選拔、績效評估等激勵機製;充分發揮標準化人才培養基地作用,實施標準化“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培養100名國家級標準化專家、標準化科研帶頭人以及應對WTO/TBT—SPS規則的專門人才,培養1000名標準化高級工程師、10000名標準化專業人才。建設標準化專家庫和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充分發揮好標準化專家“智囊團”的作用。
(十)加強標準化支撐服務體係建設。
加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公益性標準化科研機構建設,完善標準資源與服務體係建設,搭建標準服務平台和公共檢測服務平台,建立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製,支持標準化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加快全省服務、質量安全、信息技術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步伐,承擔國家和行業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或工作組的數量達到40個以上;加快全省公益性標準化科研機構建設,以公益性標準化研究機構為基礎,加快收集適合湖南省經濟發展需要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館藏標準資源總數達到80萬冊以上,構建涵蓋國內外標準信息資源的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社會提供準確、便捷的標準化信息服務;增強標準化科研與服務谘詢能力,強化標準實驗驗證平台和符合性測試環境建設,建立實驗室研究數據的共享機製,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數據和成果,提高標準研製水平;針對外向型企業的實際需要,加快建立海關、檢驗檢疫、商務、質監等部門參加的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協調機製,建立快速、有效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平台和應急反應係統;支持標準化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支持標準服務的市場化運作。
四、標準化主要領域和發展方向
(一)標準化主要產業和領域。
工業標準化重點:裝備製造、鋼鐵、有色、卷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食品、石化、建材、紡織、造紙、新能源、汽車製造等。
服務業標準化重點:旅遊、物流、文化、基礎公益等。
農業標準化重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範、農業環境和原產地保護、檢測和儲存方法、農業標準化試點示範等。
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標準化重點:節能、節材、節水、節地,新能源與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減排,水汙染、粉塵、噪音、重金屬治理,廢舊產品及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清潔生產等。
公共安全標準化重點:食品藥品質量、消費品安全、特種設備、煙花爆竹、信息安全、安全生產、危險化學品、動物防疫控製等。
(二)主要項目方向。
1、工業標準化主要項目方向。
(1)裝備製造。主要研製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新能源裝備、環保設備和產品、航空設備、數控加工裝備等產業關鍵技術或產品標準。
工程機械標準:主要研製新型土石方機械、水上工程機械、起重機械、路麵施工機械、露天礦綜采設備、混凝土機械、起重運輸機械、挖掘機械、節能環保型工程機械、軍事工程機械等設備的關鍵零部件技術標準。
軌道交通裝備標準:主要研製大功率電力機車、高速重載機車、交流傳動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大型養護機械裝備、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列車網絡控製係統、高速輕軌列車等產品和設備的核心技術標準。
輸變電裝備標準:主要研製大型火電站配套流泵、超高壓輸變電設備等關鍵零部件標準,高壓電瓷、互感器、斷路器、交流直流變壓器、隔離開關、預裝式變電站、特種電纜等產品標準。
新能源裝備標準:主要研製兆瓦級風力發電成套設備、核電泵閥設備、太陽能光伏電池製造設備及生物資源利用設備等技術標準。
環保設備和產品標準:主要研製電站除硫除塵設備、熱電聯產設備、垃圾處理設備、水處理設備、城市環保設備以及新介質節能鍋爐、節能型變頻電機、環境監測儀器等環保設備和產品技術標準。
航空設備標準:主要研製通用航空設備、中小型航空發動機、航空減速傳動係統等航空裝備技術標準。
數控加工裝備標準:主要研製高檔數控磨齒機床、數控銑齒機床、數控雙端麵磨床、高速高精數控曲軸、臥式加工中心、凸輪軸磨床、數控插床和高檔數控機床等數控加工裝備的關鍵技術標準。
(2)鋼鐵、有色。主要研製優質精品板管線鋼材、高檔硬質合金、其他特殊產品的技術標準。
優質精品板管線鋼材標準:主要研製寬厚板、薄板、無縫鋼管等產品的關鍵技術標準。
高檔硬質合金標準:主要研製高檔硬質合金材料、稀土合金材料、銅鋁鈦板帶箔、鉛鋅技術等產品的關鍵技術標準。
其他特殊產品標準:主要研製矽鋼片、稀土納米材料、熱鍍鋁鋅板、彈簧鋼、高強度寬厚板、冷軋深衝板、光遠銅鋁管等產品的關鍵技術標準。
(3)卷煙製造。主要研製煙葉複烤與卷煙製造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技術標準。
(4)電子信息。主要研製電子產品零部件、數字電視、信息技術的重要技術標準。
電子產品零部件標準:主要研製高清晰度顯像管、等離子顯示器、有機發光平板顯示器、熒光顯示器、微型多功能電子元器件等產品的關鍵技術標準。
數字電視標準:主要研製數字衛星電視、數字有線電視和數字化家庭信息網絡係統等產品的關鍵技術標準。
信息技術標準:主要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計算機終端、金融電子板卡、打印機等設備的技術標準;研製應用係統、網絡管理係統、信息安全、嵌入式構件等軟件標準;研製動漫、網絡遊戲產品標準;研製電子政務基礎信息標準。
(5)新材料。主要研製高科技、高性能材料技術標準;研製高科技電池材料關鍵技術標準;研製高純、超細、納米金屬材料的技術標準;研製玻璃纖維、UV樹脂、連續SIC纖維、新型化工以及軌道交通複合材料等技術標準。
(6)生物醫藥。主要研製新型防治疫苗、基因診斷試劑、抗體藥物、新型抗生素等產品標準;研製化學藥物新品種和關鍵中間體技術標準;研製幹細胞、基因藥物、納米生物的產品標準;研製中藥材種植、中藥提取、藥品生產等技術標準;研製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理活性物質產品標準;研製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的技術標準。
(7)食品。主要研製食品生產加工過程標準、產品標準、檢測方法標準。
食品生產加工過程標準:主要研製糧、油、調味品、森林食品、蛋、蜂蜜、茶、蔬、糖、肉、乳品、食用菌、水產品等產品的加工技術規程、通用技術條件等標準。
產品標準:主要研製茶、檳榔、酒等特色食品產品標準。
檢測方法標準:主要研製農獸藥殘留、有害重金屬、生物毒物、食品添加劑等的檢測方法標準。
(8)石化。主要研製石油煉化、鹽化工、精細化工、支農化工的技術標準或產品標準。
石油煉化標準:主要研製環氧樹脂、苯乙烯、丁辛醇、鋰係聚合物等產品的生產技術標準或產品標準。
鹽化工標準:土要研製岩鹽加工、鈣芒硝加工、螢石加工的技術標準。
精細化工標準:主要研製汽車塗料、導電聚苯胺防腐塗料、氧化鐵係列顏料、包裹顏料、金屬基耐腐蝕一次塗搪釉、光敏引發劑、新型交聯劑等產品標準。
支農化工產品標準:主要研製氯氟草酯、多菌靈、草甘膦等原藥產品標準;研製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水性化農藥製劑、水稻漂浮劑、除草劑和生物農藥等製劑產品標準;研製合成氨、尿素、硝銨等化肥標準。
(9)建材。主要研製環保、節能、新型建材標準;研製竹木、石材、陶土等產品的使用規範;研製家具材、裝飾板材、石料、建築陶瓷、改性瀝青、建材製品等產品標準。
(10)造紙。主要研製高檔膠印書刊紙、白卡紙、包裝紙和紙製品等產品加工技術標準;研製高檔印刷紙、包裝紙、特種紙、工業技術用紙和生活醫療用紙等產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