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心態決定人生的成敗(1)(1 / 3)

成功與否的秘密

心態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失敗,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心態並付諸行動的人所取得的。失敗是由那些抱有消極心態並意誌消沉的人所獲得的。

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人與人之間有著這樣的區別:有些人擁有一份十分不錯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每天都生活得快樂無憂,看起來比其他人的生活都過得好;而有些人卻整日奔波在外,辛苦地忙碌也最終隻是維持家庭的生計,甚至更有些人生活得一團糟,在他們看來這是因為上天的不公平,於是整日哀歎自己的命運。

其實,人與人之間在本質上並沒有很大的差距:成功與否的秘密就是人的心態。

因為積極的心態,能夠激發人自身潛藏著的聰明才智;而消極的心態就如同蜘蛛網纏住昆蟲的翅膀和腳足一樣,束縛他們發揮本身的才能。

有一個準備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同學,老師為他安排的任務是每天做兩道數學題,並且把做好的答案在第二天早上交給他。

有一天,這個學生回家後,像往常一樣拿出作業,卻發現老師今天竟然給了他三道題,而且最後一道好像十分難。想想以前的幾天裏,他都能順利地完成兩道題目,從沒有出現過錯誤,是該增加些作業的難度了。這樣想著,他便覺得這是應該做的事情。

於是,他很輕鬆地完成了前麵的兩道題,可到了第三道題目,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是他又想到這是老師對他的肯定,相信他能夠完成這道題,所以才為他增加難度的,對此他誌在必得,便充滿信心地沉入到解題的思路中……

他一會兒沉思,一會兒計算,反複數次,直到天亮時分,他終於把這道題做完了。但他還是心裏有些難過,他認為他辜負了老師對他的期望——這道題竟然做了一夜。

當他把這三道已解的答案一起交給老師時,老師卻驚呆了。原來,最後那道題目竟是一道在數學界流傳百年而無人能解的難題。老師把它抄在紙上,隻是出於好奇心想自己解出來,結果卻不小心將題放在了學生的本子裏。

沒想到,這個學生卻在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意外地把它給解決了。

從上麵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出,這個學生的成功,自信是最大的功臣。他不知道這是一個連自己的老師都解決不了的百年難題,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出來,結果就真的做了出來。

這便是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區別。成功者習慣積極思考、樂觀對待、胸懷自信和經驗支配以及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恰恰相反,他們的人生永遠都被過去的種種失敗和疑慮牽著鼻子走,最終一事無成。

事實如此,生活中人們通常都會在自己失敗後為自己找借口,認為是客觀環境的問題,認為是別人的問題,所以自己才無法改變世界,改變結果。但是,殊不知自己所處的境況絕對不是因為外部條件和環境所導致的,而是由自己的思維和行動來決定你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支配人生。

因此說,擁有一個好的心態,你便擁有了成功的一半,這也是成功者製勝的秘密。

心態是命運的騎手

一個人的心態就是一個人真正的主人,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將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手。

生活中,為什麼會有許多人能夠獲得成功,敢於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而有些人卻為失敗而沮喪,一無所成?這個問題,一直是人們想要追尋的答案。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個答案就是人的“心態”。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而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手全都取決於你所擁有的心態。

在一個家庭中有一對雙胞胎,哥哥消極內向,弟弟積極外向。在他們過生日的時候爸爸為他們準備了兩份禮物,一份是一輛自行車,一份是一塊馬糞。

生日當天,哥哥得到了自行車,但是他卻很不開心。他說:“我又不會騎車,為什麼給我這沒用的東西?”弟弟得到了馬糞,卻十分高興地問:“是不是我擁有了一匹馬,快告訴我,我的馬在哪裏啊?”

這就是關鍵時刻的心態力量。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麼樣子,就真的會成為什麼樣子。

40年前,南非一個貧窮的村子裏,住了兄弟兩人。為了擺脫窮困的環境,他們便一同離開家鄉,被賣到外麵。幸運的是,大哥被奴隸主賣到了富庶的舊金山,弟弟卻不幸地被賣到極為貧窮的菲律賓。

40年後,兄弟倆又幸運地相聚在一起。這時的他們,已今非昔比了。哥哥當上了舊金山的僑領,擁有兩間餐館、兩間洗衣店和一間雜貨鋪,而且子孫滿堂。弟弟也成了一位享譽金融界的銀行家,還擁有東南亞相當分量的山林和橡膠園。

事實證明,他們都取得了成功。兄弟相聚,難免談起分別以來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