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部分 現代奧運會與科技(三)(3 / 3)

373.蛋白質的生理功能與運動需要有何關係?

答:蛋白質是生命的表現形態,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成分,其生理功能主要是細胞組織的生長、維持更新和修複。還參與體內物質代謝、血液的運輸、凝血免疫過程以及熱能供給。

在體育運動訓練中,運動員要承受較大的生理負荷,與其運動強度,性別,年齡等因素有關。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蛋白質1~1.5克。一般運動員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2克。若蛋白質攝入和補充不足,很容易使紅細胞再生能力下降,導致運動性貧血。但是,過多的攝人蛋白質不僅不會提高運動能力,反而有較大危害,這是因為蛋白質代謝時耗氧較多,在代謝和排泄過程中增加肝髒與腎髒的負擔。事實上沒有證據證明運動員比腦力勞動者需要更多的蛋白質。

蛋白質在體內儲存甚微,過多的蛋白質進人體內亦會在肝髒分解後經尿排出。故此,人體每天進食適量蛋白質,即可滿足生理要求。

374.人體需要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於何種植物?

答:主要來源於各種肉類,如豬、羊、牛、魚、雞、鴨、鵝等(包含奶、蛋),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質;各種豆類(以大豆為主)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穀物內蛋白質含量較低,但作為一日三餐中的主食,也可為人體提供一定數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的基本結構為氨基酸,而動物性蛋白質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齊全,故營養價值較高;植物性蛋白質除大豆外,其餘的含量偏低,故營養價值差。應強調指出的是在進食時,要重視食物的互補作用。因為任何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不可能含所有氨基酸。隻有注重食譜的多樣化,才能保證攝人齊全的氨基酸。

375.脂肪的生理功能與運動需要有何關係?

答:脂肪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主要分布於脂肪組織,以皮下、腎周圍,腸係膜、大網膜等處儲量最多,稱為脂庫。體內脂肪含量占體重的10%~20%,可隨機體的營養狀況和運動情況而增減,故又稱可變脂或儲脂。

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儲存能量和供給能量。脂肪是高熱能物質。當人體攝人過多時可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長胖同時供給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體內不能合成,對調節機體代謝有重要意義。脂肪對內髒器官起保護作用,尤在劇烈運動時使器官免受損害。脂肪還協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為滿足運動員對脂肪的營養需要,應注意提供量少、質精、發熱量高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運動時散熱快,對持續時間長的運動項目如滑雪、長距離遊泳的運動員來說,適當増添餐食中的脂肪含量是有益的。但切忌脂肪攝人過多,這對所有運動員都是不利的。因為脂肪必須在供氧充足時才被氧化放能,而多數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機體都會出現“氧俄”,必然使運動員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增多,最終導致體力下降,影響運動競技能力的發揮。此外,食物中脂肪過多還將影響蛋白質和鐵的吸收。故認為運動員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脂肪以不超過1.6克為宜,滑冰、遊泳運動員可略高於此。

376.人體需要的脂肪主要來源於何神物?

答:脂肪的主要來源包括動物性食油,如豬油、羊油、奶油、蛋黃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有芝麻、菜子、棉子、花生、茶子、玉米等油料作物。

動物性食油中脂溶性維生素及磷脂的含量較高,不僅富含維生素A和B,且易消化。植物性食物油中雖不含脂溶性維生素A和B,但其含有較多的必需脂肪酸,其營養價值也高。我們主張兩種食物油搭配進食較為有益。

377.糖的生理功能與運動需要有何關係?

答:糖又稱碳水化物,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食物中的糖類以澱粉為主,經消化形成葡萄糖吸收。我們日常膳食中80%以上是糖類。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應能量,一般情況下人體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氧化供給的。糖又是組織細胞的組成部分,特別是維持神經係統的功能。大腦重量雖僅占體重的29%,卻能消耗全身基礎代謝的25%。腦組織無能量儲備,全由血糖供給能量。糖還可促進蛋白質的吸收利用,有利於氨基酸活化與蛋白質合成。糖還參與脂肪在體內的正常代謝。

運動員在競技訓練中,對糖的需要有一定量的指標。一般人體內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其總量約為400克。許多運動項目如馬拉鬆跑、競走、足球賽等耐久力要求高的運動項目,其消耗是平時的2~3倍以上。因此,對這些運動員如若糖原儲備不足或補充不夠就會發生耐久力下降,動作速度或頻率放慢,動作協調性變差等現象。

顯然,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就應重視糖的儲備與補充。一般應在每公斤體重8~13克之間,一天總量為500~650克。但在休整期間的運動員則應適當控製糖的攝入量。

378.人體糖的供應主要來源於何種食物?

答:運動營養中食物糖的成分,主要來源於穀類和根莖類植物的澱粉,如大米、各種麥類、高粱、薯、土豆等;蔬菜和各種水果亦含有糖;動物性食物(肉類)幾乎不含糖。

379.維生素的生理功能與運動會要有何關係?

答:維生素種類很多,目前達30多種,分兩大類:類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等;另一類為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即等。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調節物質代謝,維持人體生命和正常功能運轉。

具體來說,維生素A在維持人體生長發育、保護視力、皮膚黏膜代謝方麵具有重要作用;維生素B族能促進體內物質代謝,保護神經係統和消化係統健全並可提高免疫力。維生素匸可提高人體組織的生物氧化過程,促進物質代謝和造血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和應激能力,參與解毒等生化過程。

許多運動醫學科研工作者指出,在競技運動訓練中維生素需要具有特殊的意義。維生素不僅有參與人體物質代謝、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同時在提高運動員注意力,提高運動效率,預防運動性疾病等多方麵都有重要價值。

380.人體需要的維生素主要來源於和種食物?

答:人體需要的各種維生素主要來源於以下的食物:

維生素B1:主要集中分布在穀粒的外膜和胚芽部分,以米、豆類、花生、核桃、芝麻等含量較多。綠色蔬菜含量也不少。動物肉類中以豬肉中維生素氏含量較高。

維生素吃:以動物的肝、腎以及蛋和奶含量較高。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和新鮮綠葉蔬菜為主。

維生素幾乎所有蔬菜和瓜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但維生素。昜受熱破壞,因此應保持新鮮。

維生素以小麥胚芽油和玉米油中含量最多。

維生素灰:以動物的肝髒含量較多,其次為魚肝油、蛋黃、黃油等。植物性食物中以胡蘿卜、韭菜、菠菜、雪裏紅、油菜和杏等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原。

維生素:穀類、豆類、肉類、核果中都含量較多。

這些都是運動員營養中必不可少的。

381.無機輪和水的生理功能與運動需要有傅關係?

答:無機鹽和水雖不能供給機體熱能,卻是機體生理調節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無機鹽總量約占體重的5%,而水則占成年人體重的60%~70%。

人體中鈣磷含量較高,占無機鹽總量的3/4。

鈣的生理功能主要參與骨骼、牙的構成,參與腺體分泌,肌肉收縮及凝血過程,促進心肌收縮等。

磷的生理功能亦主要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參與能量代謝,維持血液酸、堿平衡。

鐵的生理功能主要為構成血紅蛋白及參與血液中氧的運輸。

鉀的生理功能主要為調節細胞滲透壓的平衡,參與糖和蛋白質代謝,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水分出入量是平衡的,人體可排出濃縮和稀釋的尿液,使血漿滲透壓保持相對穩定。體內既不儲存多餘的水,也不能缺水。

運動員對無機鹽和水的需要量,常取決於運動量的大小及氣候、年齡、性別、環境等因素。在機體代謝過程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無機鹽和水攝人、排出,由於機體有較完善的調節功能,使體內液體總量、滲透壓和酸堿度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當運動員的訓練負荷過大或訓練的環境溫度過高時,水分必然損失較多,如補充不及時,就會造成脫水或酸堿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