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升值才能加薪——讓自己升值的十個關鍵9
每天進步一點點,自我升值“核聚變”
“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自我升值是不能速成,製訂一個計劃,每次讓自己提高“一厘米”,時間長了,必定會發生自我升值“核聚變”。如果你對自己的要求是一次到頂,那麼你便再也沒有了緩步前進的空間。每次隻把目標提高“一厘米”,就可以輕鬆上陣,從而讓自己的成績穩步提高。
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隻要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終有到達成功的那一天。
紐約的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國公司兼並了,在兼並合同簽訂的當天,公司新的總裁就宣布:“我們不會隨意裁員,但如果你的法語太差,導致無法和其他員工交流,那麼,我們不得不請你離開。這個周末我們將進行一次法語考試,隻有考試及格的人才能繼續在這裏工作。”散會後,幾乎所有人都擁向了圖書館,他們這時才意識到要趕快補習法語了。隻有一位員工像平常一樣直接回家了,同事們都認為他已經準備放棄這份工作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當考試結果出來後,這個在大家眼中肯定沒有希望的人卻考了最高分。
原來,這位員工在大學剛畢業來到這家公司之後,就已經認識到自己身上有許多不足,從那時起,他就有意識地開始了自身能力的儲備工作。雖然工作繁忙,但他堅持每天提高自己。作為銷售部的一個普通員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國客戶很多,而自己卻不會法語,每次與客戶的往來郵件與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譯幫忙,有時翻譯不在或兼顧不上的時候,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下來,因此,他早早就開始自學法語了。同時,為了在和客戶溝通時能把公司產品的技術特點介紹得更詳細,他還向技術部和產品開發部的同事們學習相關的技術知識。
這些準備都是需要時間的,他是如何解決學習與工作之間的矛盾的呢?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隻要每天記住10個法語單詞,一年下來我就會3600多個單詞了。同樣,我隻要每天學會一個技術方麵的小問題,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就能掌握大量的技術了。”
這個故事說明,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就會發生“核聚變”。那些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就是最後獲得成功的人。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去做,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個人如果能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是1%的進步,試想,有什麼能阻擋得住他最終的成功?
眾所周知,日本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向來以品質卓越著稱,不論是電子產品、家用電器還是汽車,日本的產品品牌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日本為何對於企業品質有如此高的重視程度呢?
二戰結束後,一位美國的品質大師戴明博士到了日本,對日本企業界提出“品質第一”的法則。他告訴日本企業界,要想使自己的產品暢銷全世界,在產品品質上一定要持續不斷地進步。
戴明博士認為:產品品質不僅僅要符合標準,而且要無止境地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時有不少美國人認為戴明博士的理論很可笑,但日本人卻完全照做。今天日本企業的產品在世界上取得了輝煌成就,他們將功勞歸於戴明博士,甚至將頒發給先進企業的獎項稱為“戴明獎”。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一年虧損數10億美元時,他們邀請戴明博士回來演講,戴明仍然強調要在產品品質上每天進步一點點,持續不斷地進步,一定可以使公司起死回生,振興發達。結果,福特汽車公司按照這一法則貫徹3年之後,便扭虧為盈,一年淨賺60億美元。
洛杉磯湖人隊前教練派特雷利在湖人隊最低潮時,告訴球隊的12名隊員說:“今年我們隻要每人比去年進步1%就好,有沒有問題?”球員們一聽:“才1%,太容易了!”於是,在罰球、搶籃板、助攻、攔截、防守五方麵每人都各進步了1%,結果那一年湖人隊居然得了冠軍,而且奪冠的過程很輕鬆。
有人問派特雷利教練,為什麼能這麼容易得到冠軍,教練說:“每人在五個方麵各進步1%,則為5%,12人一共60%,一年進步60%的球隊,你說能不得冠軍嗎?”
其實,隻要你保證每天進步1%,就不必擔心自己不成功。
一桶新鮮的水,如果放著不用,不久就會變臭;一個經營良好的公司,老板和員工如果不時刻進行更新和改進,這個公司的經營也必定會逐漸地衰退。一個積極的成功者,每天在工作之中都會要求自己有所改變、有所進步。他們害怕退步,恐懼落後,因此,他們總是自強不息地力求讓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有所進步,因為他們都明白這是一種“自我升值”的修煉。